acyl anion equivalents在有机合成上有何用处

如题所述

acyl anion equivalents就是酰基负离子等价体。
羰基化合物中的羰基中,受电负性影响,通常碳原子为正电性(亲电性),氧原子为负电性(亲核性),常规的合成子即酰基正离子合成子。极性转换可以使碳原子变为合成子,产生一系列的亲核性酰基负离子等价物,为其他羰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途径。羰基在反应中可以保留也可以不保留,分别看作是“未掩蔽”或“掩蔽”的羰基。这些反应中,最为熟知的羰基极性转换方法,恐怕要数1,3-二噻烷(缩硫醛)与安息香缩合反应。
醛(如乙醛)可以和1,3-丙二硫醇形成二噻烷。由于硫对碳负离子具有特殊的稳定性,故邻位的碳有酸性,用正丁基锂在低温四氢呋喃中处理,得到相应的亲核性碳负离子()。该锂化的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可以和卤代烃(溴化苄)、其他羰基化合物(环己酮)以及环氧乙烷衍生物(苯基环氧乙烷)等合成子发生亲核取代,生成的产物水解,又得回羰基,因此产物是另一个羰基化合物。常用的水解试剂有氯化汞、氧化汞/水、双(三氟乙酰氧基)碘苯、硝酸铈铵和三丁基锡烷,它们的水解机理各有不同。此法可以由甲醛合成高级醛,由醛合成酮。如果以类型的烷基化试剂,经过两次反应,可以很方便地得到4-7元环酮。
安息香缩合是羰基极性转换另一类方法的代表,也是人们最早知道的极性转换的例子。反应物苯甲醛中的羰基碳原子是亲电性的。首先发生氰离子对羰基碳的亲核加成,然后质子由碳转移到氧上,形成一个碳负离子,其中的碳发生了极性转换,是亲核性的。然后该碳原子亲核进攻另一分子的苯甲醛的亲电性羰基碳,质子转移,氰离子离去,得到产物安息香。
受以上反应中氰基对负电荷稳定性的启发,人们又研究了其他腈类,结果发现形成α-氰醚与α-氰胺的反应对脂肪醛适用,是相应的酰基负离子等价物,可以有效弥补安息香缩合反应无法应用于脂肪醛的缺点。反应中的羟基常采用三甲基硅基或1-乙氧基乙基进行保护。

具体可以参见: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E%81%E6%80%A7%E8%BD%AC%E6%8D%A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