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描述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是哪篇

如题所述

《朝花夕拾》中描述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是《狗·猫·鼠》

《狗·猫·鼠》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远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

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此文运用反语和曲笔,以动物喻人,以议论为线索,夹叙夹议,寓意深厚。 

扩展资料:

人物形象:

1、猫,是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有时又是一副媚态的暴虐者。

2、鼠,就是是遭到压迫的生活于社会最低层的劳苦大众。

3、狗,就有两层含义,一是“多管闲事”的或者说是不愿与猫作对的狗,另一个就是与猫打了擂台,和猫争抢压迫群众权利的人。

创作背景: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也就是鲁迅的往事。《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

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

作者简介:

作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祖籍河南省汝南县,他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民主战士,其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还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伪自由书》,《鲁迅传略》,等,《狗·猫·鼠》选自《朝花夕拾》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

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李霁野先生评论其为;“它是对作者所经历的真实生活典型的提炼和醇化,是有高度艺术成就的别具一格的回忆散文。”

鲁迅汲取古今中外的文学营养,开拓了现代散文创作的道路,《朝花夕拾》成为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

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

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狗·猫·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狗•猫•鼠》
《狗·猫·鼠》取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猫和鼠的描述来比喻某些人的秉性和行为。鲁迅先生在文中阐述他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其实这些原因与一类人的行为,性格很相像,例如写猫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就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地折磨别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够,就不甘心一样,如果别人犯了什么错,受到批评,说不定那种人就会在某个角落里偷偷地奸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0-17
《狗·猫·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