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的故事

点石成金的故事

相传在晋朝时,有个县官叫许逊。许逊平时不读书,不办案,整天闭门不出,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百姓有事找他,县衙里却不见他的人影,东寻西找,总算在小屋里找到了他。

他正在神灵台前焚香叩头,嘴里不停地念着咒语。原来,他是一个道士,正在装神弄鬼。百姓不知是假,请他施福作法,祛灾驱邪。

一次,由于年成不好,农民缴不起赋税。许逊便叫大家把石头挑来,然后施展法术,用手指一点,使石头都变成了金子。这些金子补足了百姓们拖欠的赋税。

扩展资料:

“点石成金”出自汉·刘向《列仙传》:“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

翻译:许逊,南昌人,晋朝初年的时候任旌阳县令,可以把石头变成金子,为了补齐老百姓所交赋税。

点石成金旧谓仙道点铁石而成黄金,今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也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也指对人稍作指导,就可以让他幡然醒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2

点石成金:

晋朝的旌阳县曾有过一个道术高深的县令,叫许逊。他能施符作法,替人驱鬼治病,百姓们见他像仙人一样神,就称他为“许真君”。一次,由于年成不好,农民缴不起赋税。许逊便叫大家把石头挑来,然后施展法术,用手指一点,使石头都变成了金子。这些金子补足了百姓们拖欠的赋税。



扩展资料

成语出处:

汉·刘向《列仙传》:“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

成语寓意:

点石成金旧谓仙道点铁石而成黄金,今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也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也指对人稍作指导,就可以让他幡然醒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点石成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30

一个人特别贫穷,一生虔诚地信奉吕祖,吕祖就是吕洞宾,是道教全真道派的先祖。吕洞宾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一天忽然降到他家,看见他十分贫穷,不禁怜悯他,于是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他庭院中一块厚重的石头。

一会儿,石头变化成了金光闪闪的黄金,吕洞宾对那个人说:“你想要它吗?” 那个人拜了两次回答道:“不想要。”吕洞宾非常高兴,说:“你如果能这样,没有私心,可以传授给你成仙的真道。” 那个人说:“不是这样的,我是想要你的那根手指头。” 吕洞宾忽然就消失了。

启示:其人贪得无厌,结果反而一无所得。

扩展资料

吕洞宾道号纯阳子,在弃官出走之前广施恩惠,将万贯家产散发给贫民,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中国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拜之为师。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为百姓解除疾病,从不要任何报酬。

他一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百姓敬仰。在飞升之后,家乡百姓为他修建了“吕公祠”,以示纪念。到了金代,因吕洞宾信奉道教,于是将“祠”改成了“观”。

元朝初年,忽必烈得知吕洞宾信奉的道教在群众中颇为流传,于是打算利用宗教和吕洞宾的声望巩固自己的统治,随后派国师丘处机管领道教,拆毁“吕公观”,大兴土木,修建了“永乐宫”。从修建大殿到绘完几座殿堂的壁画,历时110年,几乎与整个元朝共始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7

相传,在晋朝事情,有一位得道高人,名叫许逊。他能呼风唤雨,运符作法,并且经常运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普通百姓,因此在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望,被尊称为“许真君”。

有一年,晋朝境内的年收成不好,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许多农民因为缴不起赋税,而被迫流离失所。

许逊看到这种情形,他便告诉农民将石头堆起来,许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还是照做了。石头堆起来后,许逊便开始施展法术,只见他用手一指石碓,那些石头竟然都变成了金子。百姓有了这些金子,交上了赋税,也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扩展资料

成语解释:点石成金旧谓仙道点铁石而成黄金,今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也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也指对人稍作指导,就可以让他幡然醒悟。

成语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点睛之笔、神来之笔、画龙点睛、如有神助

反义词:画蛇添足、多此一举、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点石成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1-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