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如题所述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通常,学生早在幼儿阶段就不断接触图画,对于读图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概念。进入小学以后,数学教材则会将丰富的信息通过完整的图画表现出来。例如,一年级教材上册一单元“数一数”中,用色彩丰富、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三条凳子等。在教学中,教师要诱导学生数数的兴趣,借助图片挖掘插图的思想性和趣味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穿插图片以外的数学知识,扩大课容量,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
二、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低年级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他们读图的目的性弱,随意性很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清晰、简练地表达对学生读图的要求,让学生养成以数学眼光读图的思维,有效提取图画中的信息,进而解决问题。仍以教材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的图片为例,教师可指导学生从画面的整体出发,完整、有序地进行图片信息的采集和表达,并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简明、扼要的提问:“图中有几棵树?有几面红旗?有几只小鸟……”这样可指引学生通过解读画面信息结合计数得到最终答案,理解自然数的概念。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用嘴读图、用手数数,不仅使学生感知了数量特征,还达到了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数感的教学目的。
三、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
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可以将读图和表达的简单“模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读图,进而学会用自己的话将图中的信息表达出来。例如,在进行和为7的加法教授时,我通过以下方法教学生读图:右边两只蝴蝶,左边两只蝴蝶,画面中一共有多少只蝴蝶?或者两只蝴蝶在玩耍,这时候又飞过来五只蝴蝶,那么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在进行8的减法授课时,我经常启发学生这样读图:右边有5颗草莓,一共有8颗草莓,那么左边有多少颗草莓呢?对于已知部分数以及总数,求另一部分数的减法运算,学生的思维难处在于不清楚要求的是什么,经常会出现见到大括号就惯性思维为5+3=8,所以说明大括号的用途及问号的位置和含义十分重要。对于要求更高的连减、连加运算,教师可用“有……拿掉……再拿掉……还剩……”以及“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的模式来读图。在进行问题解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我先算……后算……”或是“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的思路进行表达。经过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读图思维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
(一)读单一的主题图
主题图是通过创设趣味的故事情境来进行数学目的表达的,当中有很多数学信息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一年级教材二单元中“比多少”的问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兔子要盖新房子,朋友们都来帮忙,小兔搬砖头,小猪抬木头,主题图片中包含了胡萝卜比苹果多、小猪比木头少、小兔和砖一样多等数量信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主题图更多地是呈现故事情境的模式,而不是包含数学信息的蓝本,于是我经常用诱导的设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1.一共有几个朋友来给小兔帮忙?2.砖头的块数和小兔的只数一样多吗?3.三只小兔一共搬了几块砖头?这些问题将课程中“比多少”的内容形象地传达出来,使学生意识到了“同样多”的数学含义,最终得出砖头数量和小兔数量“一样多”的结论,进而我又设计了以下问题:1.来帮忙的小猪有几只?2.需要抬的木头有几根?3.木头和小猪的数量哪个多?引导学生将木头和小猪进行一一对应,看最后剩余的是木头还是小猪,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认识到了“比多”“比少”的概念。教师若能在教学中长期坚持这种训练,就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读信息量大的主题图
对于所含信息量较大的主题图片,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仔细地进行观察和综合分析才能深刻理解图片意图。例如,图片上有三只小花猫,六只小白狗,十只仓鼠,要求提问并回答。这类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理清各数量之间的大小逻辑关系,并依据这些关系进行简单问题的设问,然后通过运用已经学会的计算方法解答提出的问题,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观察判断能力的目的。当学生通过观察已知“公园里有六只小白狗、三只小花猫”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小白狗和小花猫的数量一共有多少”“小白狗比小花猫多几只”,再引导学生模仿这一思路进行设问,例如“公园里有六只小白狗,十只小仓鼠,那么小白狗和仓鼠的数量一共有几只”等。
(三)读图文并茂的主题图
伴随着学生识字量的上升,低年级数学中图文并茂的图片逐渐增多,但很多学生依旧只习惯于看图画而忽视文字内容。比如,一年级上册中的一道题,图上描述的是画面左边有9个小朋友堆雪人,右边树旁又跑来了一群小朋友,文字叙述为“又来了9人”,很多学生没有认真读文字,仍然按人头数人数,数到5人(有4人被遮住),就想当然地列出“9+5=14”,未注意到文字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读图再帮助他们认识文字,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将文字和图片信息联系起来,最终使学生理清了图和文之间的联系,清晰了表达图意,得出了正确结论。
总之,小学生数学读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要努力打好学生读图的基础,为将来中、高年级的画图及应用题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和运用图片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