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历史的历史名词和解释,谁帮忙总结一下,谢谢。

如题所述

  必修1的主要名词解释
  学习要点:
  历史是由社会多个角度构成的,因此对三个模块的学习要相互贯通融合。
  必修1主要名词:
  1,禅让制:在生产力水平落后、土地财产共有的原始社会,血缘部落管理权的更替制度。它以传位以贤为主要特点,以保证“公天下”,促进整个部落的共同发展。

  2,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是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的基本政治制度。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渐提高,经济上形成了私有制,部落成员分裂为贵族和平民。贵族为了维护其私有财产和权力时代不受侵犯,在政治上形成了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的本质特点是“家天下”,即以王为核心,维护王、诸侯权力继承的王权专制制度。它经历了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形成: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禹死后,启继承了王位,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
  发展:商朝发展了王位世袭制,最终确立为传子制。
  完善:西周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基本上成为了以后封建社会地位继承的正统规定。

  3,分封制:是奴隶社会(西周)时期巩固奴隶制王朝统治的主要政治制度之一。
  在奴隶社会(周朝),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王。为了对周朝实行有效的统治,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被分封的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诸侯在封地内可以是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造成了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封君中的下一级要对上一级承担义务与责任,而且,如果越级实施有关义务和责任,并不符合礼制的规定。
  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逐步形成全国的交通网络,有利于促进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井田制的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建立,诸侯的实力逐渐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了破坏。
  分封制所造成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而且贯穿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之中。如,大夫以上食肉,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4,宗法制:宗法制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二来,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它通过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制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同支的嫡长子、嫡长孙称为大宗,次子、庶子被称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从而形成庞大的宗族网。
  分封制就是宗法制作用于国家地方政治制度的重要表现。天子是全国的大宗,通过分封的诸侯是小宗。在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通过分封的卿大夫是小宗,卿大夫再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
  宗法制的推行一方面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另一方面,使我国古代形成了“尊祖、敬宗”的观念,影响深远。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又称为君主专制或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是封建社会时期,封建地主为维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和权力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广泛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小农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生产的主要方式。因为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有三大要素:(1)形成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2)形成一套中央行政制度;(3)建立一套地方行政制度。皇帝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核心,体现的是专权,中央和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的分权,通过分权实现专权。
  秦朝首创中央集权制度,一直延续至清朝,约计两千多年。这一制度初步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朝。封建社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秦、西汉、东汉、(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魏晋南北朝(其中晋包括了西晋和东晋)、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蒙(其中宋包括北宋和南宋)、元、明、清。发展历程: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明清达到顶峰。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给当时的社会和后世有极大的影响。在当时:(1)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3)建立了以皇帝为核心的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造成了不可根本解决的阶级矛盾;对后世而言,(4)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但是,到了明清之际,随着君主的权力达到顶峰,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达到了顶峰。它给社会的发展带去了极大的消极作用:(1)经济上,进一步促进了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停滞不前,成为了近代科技的落后的根源,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社会;(2)政治上,政治腐败,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农民起义不断;(3)思想文化上,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压抑和僵化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严重阻碍了我国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6,三公九卿制:秦汉时期的中央行政管理制度(中央政权组织)。
  三公九卿制是在皇帝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即皇权至高无上,所有官员都是由皇帝任免。三公是指: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其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正式,受御史大夫的牵制;御史大夫负责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国家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其中秦朝不常设)。
  在汉朝时,由于三公的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加强皇权,汉武帝起用布衣(非贵族)为相,同时任用亲信侍从为尚书令(后发展成为尚书台),两者共同形成了称为“中朝”的决策机构,原来的三公九卿发展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九卿:三公之下设置九卿掌管各项事务。
  三公九卿制的特点是分权与相互制约(制衡),最后实现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

  7,郡县制:秦汉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由于在西周末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王权衰落,诸侯实力的提高,周天子已经不能凭借分封制有效地管理地方,从而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地方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秦朝统一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经商鞅提议,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在汉初(刘邦),地方在实行秦朝的郡县制的基础上,同时又实行分封制,历史上称为“郡国并行制”。结果地方王国坐大,形成了汉初的“七国之乱”。后来,汉武帝肯定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点,为皇权的加强奠定了理论基础,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解除了王国的军政大权。
  汉武帝后期,在郡县的基础上,把全国分为13个州,州作为监察区,设置官吏刺史为监察员。东汉时期,刺史逐步拥有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州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机构正式由郡县制发展成为州、郡、县三级制。

  8,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指形成于汉代,正式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的一种古代中国中央政府机构设置制度。这个制度中的三省在元朝灭亡之后,被明朝废除,而六部制沿用至清代。
  唐朝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小农经济高度发达,在小农经济的推动下,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发达,国力强盛;政治上,唐朝统治者吸取东汉末年相权过大危及皇权的历史经验,注重加强皇权的集中,分散相权,以保证政治上的稳定。
  三省是指三个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负责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负责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都是宰相,三省的设置使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间相互牵制和监督,实现君权的独尊。
  六部是指为了更好在各部门执行政令,在尚书省下设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负责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负责人口户籍、赋税财政等;礼部负责典礼、科举、教育等;兵部负责军事,防卫等;刑部负责司法刑狱;工部负责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给封建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①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标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9,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55~762年)结束,前后达七年之久。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1)经济上,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至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
  (2)政治上,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3)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
  (4)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5)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随着唐朝均田制的破坏和政治的腐败,中央统治的实力削弱,为巩固唐朝统治,镇压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地方军阀(节度使)的实力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生灵涂炭。人民是战乱的最大受害者;第二,标志唐王朝自盛而衰,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地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第三,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形成唐中叶农民起义的高潮。第四,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

  10,藩镇割据:中国唐代中叶后,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与唐廷抗衡的政治局面。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为控制和防御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边兵,并创设节度使制,节度使以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之权。这些节度使统掌的军镇有藩卫(即保卫)唐廷之责,故又称藩镇。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府的实力严重削弱,无力监管地方,导致地方藩镇的进一步坐大,形成了割据叛乱,或藩镇相互兼并的现象。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以后,在宋朝建立的初期,这种现象才被解决。它给唐朝社会带来严重的恶果:(1)导致唐朝的灭亡,引发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2)北方战乱,经济重心南移;(3)藩镇多为胡人,不重文教,不知收揽人才,中国北方文化降低。

  11,宋朝的强杆弱枝政策:“强干弱枝”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所谓“干”是指中央,尤其是皇帝;“枝”则指地方。
  宋太祖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拥兵自重,中央无力控制,造成割据局面。为强化中央统治,加强皇权,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实现宋朝的长治久安,故采取中央集权政策。
  强干弱枝政策之原则:中央集权,使中央各项权力如军事、行政、财政、刑法等权都超越地方。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
  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
  (1)分割相权:中央设“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称宰相;“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于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2)设置监察机构“御史台”;(3)改革地方管理制度: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由中央(皇帝)任命文臣做地方官,防止武将掌权,并设立地方监察机构“路”(唐朝时称“路”)。
  宋太祖中央集权政策的影响(优点和缺点):优点:(1)加强了皇权和中央集权,分散了相权,削弱了地方的实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2)由于宋初推行重文轻武,造成学术发达。儒家思想迅速发展,推向高峰,形成了两宋的程朱理学。缺点:地方贫弱无权,行政效率低下。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宋朝国力衰弱。

  12,明朝的内阁制度:明朝时皇帝的顾问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明朝统治,实行了两大政策:(1)分散地方权力。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分管地方的行政、军事、监察的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合称三司。(2)彻底取消中央丞相的权力,废除丞相制度,以六部分管全国事物,直接对皇帝负责。
  在丞相制度废除后,皇帝的政务繁重。因此,明成组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文渊阁)参与机密事物的决策,标志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官员替皇帝批复奏章的票拟权,但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了明中期“部权尽归内阁”的现象,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内阁官员的任免、职权由皇帝决定,票拟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因此内阁只是皇帝的辅助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13,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满洲人的议事制度。
  满洲人按照部落贵族共同议事,八旗旗主共治国事,清王朝建立后,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和六部。票拟权由内阁负责,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高于内阁和六部之上。甚至皇权也无法干预。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14,南书房:康熙帝时的中央行政机构。
  面对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康熙帝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置南书房,参与机要事物,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15,军机处:雍正帝时为皇帝服务的办事机构。
  雍正帝时,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军机大臣拟写奏章,经皇帝审批后,再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官员执行。随着军机处的建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和南书房形同虚设,全国的军政大权通过军机处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建立标志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16,出超和入超:在对外贸易中,买卖成交额的对比名词。
  出超:在对外贸易中,出口金额大于进口金额,称为出超。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由于长期处在自然经济之中,对外国进口商品需求不大,因此中国处在出超地位。
  入超:在对外贸易中,进口金额大于出口金额,称为入超。在鸦片战争前夕,英法等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因此向中国无耻输出鸦片,从而使大量金银流出国外,中国处在入超地位。鸦片战争后,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外贸易长期处在入超地位。

  17,虎门硝烟:鸦片战争前夕,由于鸦片走私严重,危机清政府统治。18,《南京条约》:1840年6月,中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输给了以英国为代表的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1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20,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称为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
  21,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侵略者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从1858~1860年发动了第二次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22,《马关条约》1895年,在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3,资本输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为获得高额利润,对国外的贷款和投资叫做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在甲午战争以前是以商品输出为主,以后则以资本输出为主。《马关条约》就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
  24,义和团和扶清灭样口号:甲午战后农民阶级掀起的一场自发性的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25,闭关锁国:明清时期外交的基本国策。
  2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奋起抗战。
  28,《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太平天国革命前夕,地主豪强兼并土地十分严重,农民没有土地。
  29,《资政新编》: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0,天京变乱:天平天国的内部权力斗争。
  34,同盟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6,辛亥革命: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被称为中国20世纪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3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根据美国、法国的法制原则,颁布了《临时约法》。
  39,巴黎和会: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发展分赃会议。
  一战的爆发,公开了帝国主义国家对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巴黎和会表面上是实现一战后和平。实际上它是英、法、美和日本等国借以从战败国中夺取领土、殖民地和榨取大量赔款的分赃会议。会议在美、英、法三国操纵下进行。各大国为了自身利益,出卖了中国,日本接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外交上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40,五四运动:工人阶级领导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前,(1)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独裁,长期混战,对外卖国,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政治根源;(2)中国的民族工业利用战争间隙得到发展,促使产业工人队伍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经济根源;(3)苏俄十月革命后,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根源;(4)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以后,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
  41,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
  在领导工人运动过程中,分析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中共二大提出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1)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2)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意义:(1)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初步明确了中国革命分两步——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
  42,国共合作:1924~1927年和1937~1945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族民主革命而进行的政治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目的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和统一中国;第二次国共合作,目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国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它使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共同进行了八年的艰苦抗战,打败了日本法西斯,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4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识到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起义不符合中国国情,决定以农村包围城市。为此,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和经济建设,使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壮大,为此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它的指导下,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
  44,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45,遵义会议:中共在长征中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2)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3)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问题;(4)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5)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6,抗战期间根据地建设:
  抗战相持阶段,日本加强了对根据地的扫荡,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封锁,造成了根据地的严重困难,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中共进行了根据地建设:
  (1)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实行三三制,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2)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和大生产运动;(3)思想建设,在党员内部开展整风运动。
  47,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春天,在解放战争取胜利的前夕,中共即将从在野党变为执政党,为解决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中共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主要内容:一个“炮弹”: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两个“务必”: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艰苦奋斗。三个转变: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为社会主义革命。大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

参考资料:百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01
没有书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