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辍学后想复读高考可以吗?

我06高三由于一些原因辍学,本来可以上本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现在想复读,参加高考,可是不知道能不能上,通过什么途径?

  可以的,复习的时候好好听课,一般都可以进入好大学的
  高考复读就是高考之后再读一年,通常是指应届考生不能如愿考上自己满意的学校,再复习一年功课重新参加高考。复读往往在高考补习班进行,也有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在家复习。
  高考是对中国学生高中三年学业水平的一次总结,复读是对高考成绩再次提高的方式。
  2010年高考政策对高考落榜复读生影响有多大?对于2010年高考复读生来说,这个夏天注定不会平静。据了解,2010年高考制度再次发生变革,由以往实施的“3+X+文科基础/理科基础”改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同时设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策的改变给复读带来了巨大的变数,复读与否,成了两难的抉择。新政取消“X”科,设学业水平考试根据教育考试院下发的《调整方案》。
  心态很重要。心态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我们高考复读生应该怎么调节自己的心态呢?
  (一)高考复读生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法,树立自信心。
  有人说“自信来源于成功的心理暗示,自卑来源于失败的心理暗示”,这话是有道理的。心理暗示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思想的发生部分与潜意识的行动部分之间的沟通媒介。它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它会告诉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因而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你鼓起信心和勇气。抓住机遇,采取行动,去获得成功;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排斥和失去成功。而我们的某些学生常常妄自菲薄,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经常接受“我不会”“我很笨”“我这个人什么都很失败”等消极的心理暗示,产生事事不如人的自卑感。这只会引起并加重胆怯和紧张的心理反应,使自己卷入一种螺旋般的加速的惧怕反应中。与其让消极的心理暗示伤害自己,何不让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护自己、激励自己呢?要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发现自身的优势,看到自己的优点,正确评价自己,然后用积极的言语暗示自己,坚信自己一定能行!
  (二)平常心对待成败得失,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做到心安神泰,心境平和。
  “只有不悲不喜的人才能经得起大喜大悲,也只有无所谓得失,不等待回音的人,才能攀上人生的巅峰。”奥运射击冠军陶璐娜的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心如止水,笑对人生。
  学习是一件清苦的事情,就像僧人修行,对于高考复读生更需要一份来自内心的沉静,而容不得悲观失望,心浮气躁。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挫折,适当地自我安慰,不要让心情起伏太大,守住那份平静,一颗沉静的心会带你在学海书山中畅通无阻,会为你的大脑打开一片辽阔的思维空间,任你纵横驰骋。当然,以平常心看待成败得失并不是说对失败一笑了之,对成功不屑一顾,而是把对成功的渴望和对失败的解脱融于一颗平常心中,这样,在坎坷的求学路上,无论成败,无论得失,你的眼里都只有前方的目标。[2]
  (三)做综合测评
  高考估分结束后,对于一些考试不理想的学生,复读是否是最佳的选择,青年人网有多年带复读学生经验的老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作参考:选择复读的学生必须具备心理抗压能力,能够承受再来一年的压力;有提升的空间,能够通过测评明确自己高中三年的学习状态、知识掌握程度及漏洞,准确判断个人能力以及持之以恒的耐力。
  (四)短期旅行,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高考之后,由于考试结果不理想,学生心理负担比较重,主要是因为一些学生主观上比较爱面子,觉得复读是丢脸的事,客观上觉得父母都很不容易,自己没有考上大学还来复读,在心理上和经济上对父母都是一种打击。其实,复读本身是有风险的,它是对学生勇气的一种锻炼,也是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的一种锻炼,但是如果选择了复读,就要做好承担这种压力的准备,就要全心全意、全力以赴。

  心理困境

  本身原因

  自我效能感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知识、技能成功完成工作、任务的自信程度。它受个体过去行为结果和成败经验的影响。复读生缺乏自信,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在学习和考试上的自我效能感不高。
  情绪情感因素
  经常波动的消极的情绪情感容易使人心境压抑、焦虑、注意力分散,不利于学习和考试,同时由于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还会使他们产生关于自己的消极评价。
  思维、认知方式因素
  复读生对于自己过去的失败经历、现在面临的不利处境及将来可能出现的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等消极情况的认知往往表现出以偏概全、绝对化、孤立化的特点,并产生一些不合理的信念。
  如只有考取大学才有价值,别人肯定会在背地里评价自己等等。

  客观原因

  家庭因素
  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复读考取大学,于是对子女寄予了更高的期望。然而,这种期望会使家庭气氛紧张、压抑,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
  学校因素
  主要包括学校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对复读生的态度,复读生与其他同学的关系。在一些学校,管理者往往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分配给应届毕业生,而没有给他们以正常的待遇。还有不少任课教师对复读生存在偏见,很少把他们与应届毕业生同等看待。此外,许多插班就读的复读生很难发展与所在班级同学的正常关系,可能双方都存在一定的戒备和敌意心理。
  社会文化因素
  人们对于高考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认识或信念,似乎考取大学是衡量学生学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尺。此外,媒体对于一些高考成功者的过分夸大的报道无形中给人们灌输这样一种价值观念:上大学是最好的成才模式。这种不合理的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五项原则
  在坚持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时候,需要牢记5项原则:
  1、简洁有力。如:“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要考入名校!”
  2、意向必须积极。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说“我不要考专科”,这看似积极实则消极的语言会把“自己只能考个专科”的观念印在你的潜意识里,使你难以重新自我描述。因此,你要从正面说:“我要战胜一切困难,进入名牌大学深造。”
  3、信念坚定,目标明确。暗示的语句要有相信能成的可行性,不能在心理上产生矛盾与抗拒。如果你认为自己考入名牌本科大学不大可能的话,那就选择一个切实可行而又比较理想的目标,如:我一定要考上本科。
  4、想象具体的情景。默诵或说出你自己定下的语句时,你要通过想象在脑海里清晰地看到自己变成大学生时的模样和情景,越具体越真实越好。
  5、贯注感情,激发热情。目标,是一个有限期的梦,自我暗示,是为了激发热忱,促成行动。尽管机械式的自我暗示也会有一定效果,但是,你越是信念坚定、倾注感情,收效便越显著。如果你的身体、理智、感情都一致渴求一样东西,你就会不怕困难,敢于冒险,甘愿付出代价。这样,你当然会美梦成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02
能的,
我这个学校收复读生,有一个是已经在外面参加工作了的,现在回来复读,照样收。
只要交钱就能上,
有公办的学校,
也有专门的复读学校。
具体就看他们要收多少钱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0-03
可以滴,复读生嘛,交点钱,你成绩好更好了,学校希望能提高那个上线率
第3个回答  2009-10-02
成人高考,在百度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