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高几分文理科?

我们老师说一般是高三分班的
只是学校要求升学率,就在高二分了
不知道上不是真的啊

高二。

1977年,恢复高考制后,为分类选拔人才,高中文理分科才开始,一般是在高一进入高二阶段进行的。

虽然实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科都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所分的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扩展资料:

文理分科这种制度源于对苏联模式的照搬。二战使苏联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因此战后重建急需以分科教育来快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各行业百废待兴,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很迫切,所以开始了文理分化的步伐,并且最先在西安、南京、重庆等地成立了8所外语学校,紧接着在50年代开始了对各大高校的合并。

当时实现工业化是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为了适应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自1952年起,将同类专业院校合并为专业学院,建起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校体制。

之后经历了文革的十年动荡,步伐停滞,直到1977年后正式开始了文理分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5

文理分科一般是在高一进入高二阶段进行的。

虽然实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科都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所分的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必修科:语文、数学、外语

文科综合: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

但现行的制度要求文理科在高二会考前仍进行九门科目。但目前这在很多学校只是象征性地保留,也更多只为了应付会考或上级的检查。实际的教学上老师也不太重视,而大部分的学生也轻视这些科目。而在会考或其它的检查之后学校就直接将这些科目从课程表上删除。文科、理科数学上也有所区别。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文理分科制度将逐渐被取消。

高考改革的制度改革:

第一,统考内容和方式有突破。重大举措主要是两点:

一是调整科目,不分文理科,增强考试的综合性,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二是外语不再在统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考试,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可以一年多考,将最好成绩计入统考总分。

第二,综合评价有突破。评价一名学生,不仅仅注重“考三天”,还要“看三年”。除了统考之外,将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再实行百分制,而以合格和不同等级来评判,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以及高校招生基本要求,自主选择参加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

第三,招生录取有突破。一是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依据统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完善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元录取办法。二是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体现职教特色,在录取方式和时间上与普通高校分开,主要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文理分科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高考改革:调整科目不分文理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高二,如果选了文科,高二还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理科上,学校为了应付会考,会安排很多理科的课时,不过高三就没理科了,而真正掌握还是要靠高三的突击。如果选理,高二就要努力了,理科到了高二不用学史地,不过高三那还要考政治会考,到高三在努力突击理科是非常不容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08-24
一般是 高二
我们这里是高一
第4个回答  2006-08-24
高二分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