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册积累

字词 同假字 词类活用
大哥大姐们我也出于无奈啊,,,,,实在麻烦你们了,如果太多,就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也行,救救我吧!

1.《过秦论》

重要词语——课后练习题三
其他的
蒙故业,因遗策(蒙,承接;因,沿袭)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爱,吝惜; 致,招纳)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惫)

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举起;策,马鞭;御,驾御、统治)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追亡逐北(逃亡的军队)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蹑,置身于;阡陌,本指田间小道,这里指田野、民间)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高、强)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引、招致)

通假字——

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

孝公既没(没,通“殁”)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

赢粮而景从(景,通“影”)

词类活用——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名作状,用席子,用包裹,用囊袋)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外,名作状)

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追亡逐北(亡,逃走的军队,动作名)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以破瓮作,名作状;绳,以草绳系,名作状。牖,作窗子;枢,系户枢,都是名词作动词)

天下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一样,名作状;响,像山谷回声一样,名作状;景,像影子一样)

2.《鸿门宴》

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使进入)

张良出,要项泊(要,通“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傒(西,通“隙”,隔阂、嫌怨)

重要字词——课后练习题三

其他:

以备他盗与【非常】也(意外的变故)

妇女无所【幸】(宠爱)

故【幸】来告良(幸亏)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详细)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全部)

大王来何【操】(携带)

词类活用——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驻军,名词作动词)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名词作动词)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使动)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一样,名词作状语)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一样,名词作状语)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名词作状语)

素【善】留侯张良(形作动,善待)

3.《兰亭集序》

通假字——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通“取”)

重要词语——

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信】可乐也(实在、真)

【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

茂林【修】竹(高高的)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到达、王)

【临】文嗟悼(面对)

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

词类活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作动词)

4.《归去来兮词》

重要词语 :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扶老,拐杖)

云无心以出【岫】(山穴,此处泛指山峰)

【景】翳翳以将入(太阳)

【善】万物之得时(喜欢、羡慕)

将有事于西【畴】(田地)

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三径【就】荒(将要)

词类活用——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原意是船桨,这里名作动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

5. 师说

文字通假——
受业解惑(“受”通“授”,传授,教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重点实词——

1.“道”字的用法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道芷阳间行(取道);道听途说(道路);

2.“惑”字的用法

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疑难问题);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蛊惑人心(迷惑)

3.其他

其【下】圣人(低于);不耻【相】师(互相);

4.“传”“师”“从”见书后练习二

重点虚词:

1.虚词“其”的用法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他们的);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亦(他们);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的;)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其皆出于此乎(这)

2.虚词“之”的用法

择师而教之(他);郯子之徒(这些);句读之不知(宾语提前标志,助词)

“也”“则”“于”“乎”“所以”见书后练习三

词类活用——
1.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2.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用作动词,低于)

3. 而【耻】于学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5. 不【耻】相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6. 孔子【师】郯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6. 阿房宫赋

重点实词——

1.“一”字的用法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动词);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副词);而或长烟一空(全,都、副词);上食埃土,下引黄泉,用心一也(专一,形容词);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一体,名词)

2.“爱”字的用法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动词);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动词);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吝惜,动词);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动词)

3.“取”字的用法

奈何取之尽缁铢,用之如泥沙(夺取,动词);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动词);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动词);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4.“族”字的用法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动词);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类,名词);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名词)

重点虚词——

“焉”“而”“夫”的用法见课后练习三

词类活用——

⑴名词的活用

① 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② 【族】秦者,秦也(名作动,族灭)

③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名作动,变成焦土)

④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词意动,以……为鉴)

⑵其他重要的活用现象

① 燕赵之【收藏】(动作名,收藏的宝玉)

② 六王毕,四海【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7. 《 谏太宗十思疏》

文字通假——

【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吓);则思【无】因喜以谬赏(通“毋”,不要)
重点实词——

1.“安、信、求、治”字的用法见书后练习二

2.其他重要实词的用法

(1)“当”字的用法

人君当神气之重(掌握,主持,动词);各当时而立法(适应,相当,动词);安步以当车(当作,动词);岂非用赏罪当邪(适合,得当,形容词)

(2)居域中之大(占据);承天景命(大);克终者盖寡(能够);虽董之以严刑(监督)

重点虚词——
1.“以、哉、所”见书后练习三

2.“而”字的用法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垂拱而治(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词类活用——

1. 形容词的活用:

(1)必固其根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则思正身以黜恶(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端正);宏兹九德(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光大);则思知止以安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安定);

(2)居域中之大(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地位);简能而任之(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择善而从之(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

(3)乐盘游(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2. 其他活用现象:

必竭诚以待下(方位名词作一般名词,指臣民);则思江海下百川(方位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诚能见所欲(动词作名词,喜好的东西)

8. 《种树郭橐驼传》

文字通假—— 缫而绪(通”尔”,你们)

重点实词——
“寿,性,致,害”字的用法

1.寿且孳(使……长寿)/沛公奉卮酒为寿(健康)

2.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本性)/凡植木之性(方法)/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通”性”资质)

3.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使……尽)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到达)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
不爱珍器重宝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纳)

4.不害其长而已(妨害)
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伤害)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

重点虚词 “其”的用法 见书后练习.
词类活用——

1. 名词的活用

a. 【名】我固当(名作动,起名)

b. 早【实】以蕃(名作动,结果实)

c.非能使木【寿】且孳(名作形 ,长寿)
d.【爪】其枯以验其生枯(名作动,用指甲滑破)

e. 而卒以【祸】(名作动,造成祸害)

f.早【缫】而【绪】(名作动,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理出丝的头绪)

g.早织而缕【线】(名作动,纺线)

h.【字】而幼孩(名作动,养育)

2.其他重要的活用现象

a.以【致】其性焉尔(使动用法,使……尽)

b.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形作动,保全)

c.非有能【硕茂】之也(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

d.鸣鼓而【聚】之(使动用法,使…….聚集)

e.又何以【番】吾生而【安】吾性耶(使动用法,使繁盛;使安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11
现代汉语语法:第三节 词类(下)
一,各类虚词的语法特征
虚词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汉语由于缺乏印欧语言那样的词性变化,许多语法意义要靠虚词来表示.例如,表示动作的完成须在动词后加"了";表示动作的持续须在动词后附上"着";表示并列常在前后两项之间加上"和"或"并";表示偏正关系常在偏项与正项之间加上"的"或"地".因此,掌握每一类虚词的语法意义,了解每一个虚词的用法,对准确地表达思想和理解话语都有很大的帮助.汉语虚词的用法有灵活的一面,也有固定的一面.所谓灵活的一面是指加不加虚词意思差不多.如"他的哥哥"和"他哥哥","玻璃被打破了"与"玻璃打破了"意思差不多.所谓固定的一面是指加不加虚词意思不一样.如"爸爸的妈妈"和"爸爸妈妈","吃了饭"和"吃饭"意思不一样.讲语法,主要讲明后一种情况.
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主要作用是连接和附着,被连接和附着的是各类实词和词组.根据实词与虚词之间不同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下列各类.
〈一〉介词
1,介词的语法特征:
(1)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等语法意义.如:
从明天(开始)(表示时间) 在家(自修)(表示处所)
按原则(办事)(表示方式) 把作业(做完)(表示对象)
(2)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宾结构不能做谓语.
(3)"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纪""取决于你的考试成绩""勇于实践""走到了目的地""献给人民""来自纽约".
2,介词的分类
(1)表示时间方所:从 自 自从 于 打 到 往 在 当 朝 向 顺着 沿着 随着
(2)表示方式:按 照 按照 依 依照 本着 经过 通过 根据 以 凭
(3)表示目的:为 为了 为着
(4)表示原因:因 由于 因为
(5)表示对象,范围:对 对于 把 向 跟 与 同 给 关于
(6)表示排除:除 除了 除去 除非
(7)表示被动:被 叫 让 给
(8)表示比较:比 和 同
上述介词中的"着,了,过"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
3,介词与动词的区别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等.
他为谁 为大家.(动词)
我们为人民服务.(介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
今天我们比技巧.(动词)
你比他强.(介词)
计划通过了.(动词)
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认识.(介词)
二者的区别在于:
(1)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
他在不在宿舍 (动词)
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在"为介词,不能改为"在不在")
(2)"X+宾"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X"是介词;若没有别的动词,"X"是动词.如:
火车到站了.(动词)
火车到十一点钟才进站.(介词)
他在宿舍.(动词)
他在宿舍住.(介词)
他住在宿舍.(介词)
(3)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了",介词不能.
汽车经过了八一桥.(动词)
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
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二〉连词
1,连词的语法特征
连词的作用是连接,没有修饰作用.从连接的成分看,有的是词或词组,有的是分句.从连接的方式看,有的表示联合关系,有的表示偏正关系.每个连词必定连接一定的成分并表示一定的关系.如:
讨论并通过("并"连接两个动词,表示联合关系)
因为今天要办很多事情,所以天刚亮他就出门了.("因为...所以"连接的分句,表示偏正关系)
2,连词的分类
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连词分为两大类:表联合关系的和表偏正关系的.
(1)并列连词(表示联合关系)
A,连接词或词组的:和 跟 同 与 及 以及 而 而且 或 或者
B,连接分句的:并 并且 于是 从而 甚至 况且 何况 然后 接着
不但...而且 与其...不如 或者...或者
与其...宁可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2)偏正连词(表示偏正关系)
A,连接词或词组:而
B,连接分句:而 只有 只要 尽管 不过 不论 任凭 以免 以便
免得 除非 就算 假使 即使 如果 以致 因此 由于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3,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的连词既可连接词或词组又可以连接分句.如:
a,并,并且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今年的工作计划.(连接动词)
教室干净,明亮并且温暖.(连接形容词)
他一九三七年参加革命,并在同年入党.(连接分句)
b,不但...而且
水库不但要修,而且要修好.(连接分句)
不但在这个车间,而且在全厂都实行了承包制.(连接介宾词组)
c,而
"而"这个连词用法不同,则意义不同.既可用作并列连词又可用作偏正连词;既可连接词或词组,又可连接分句.
文笔简练而生动 少而精 战而胜之(顺接)
经验是宝贵的,而经验的获得又往往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顺接)
这里已经春暖花开,而北方还是大雪纷飞的季节.(转接)
这种苹果大而不甜.(转接)
(2)同一类型的连词用法有区别."和,跟,同,与"都可以连接词或词组,但有一些区别."跟,同"用于口语,"与"带有一些文言色彩,口语里用得少,文章里用得最多的是"和"."及"和"以及"也有不同的地方,"及"只能连接名词性成分,不能连接动词,也不能连接分句."以及"没有这些限制,其前面还可以用逗号隔开.
(3)有的词兼属连词和介词两种功能.如"因为,由于,和"等.
因为天下大雨,所以没有出门.(连词)
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介词)
可以用如下方法区别:
A,和,跟,同,与
作为连词,它们表示并列,所连接的各部分平等,不分主次,因此可以互换位置而意思不变.如:
"他和我都去过北京"换成"我和他都去过北京"意思不变.
作为介词,它们前后两部分有主次之分,不能互换.若调换位置,意思就变了.如:
我和他谈过这件事.(以"我"为主)
他和我谈过这件事.(以"他"为主)
B,因为,由于
二者作连词和作介词的意义相同.区别在于:作连词用时,连接的是分句;作介词用时,连接的是名词性词语.如:
由于他身体不太好,老师不让他参加校运会.(连词)
由于健康原因,老师不让他参加校运会.(介词)
(4)有些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也可以用来连接分句,它们与连接分句的连词的区别是:关联副词既有关联作用,又有修饰动词的作用,因而只能出现在动词之前,不能出现在主语之前.连词只表连接,因而既可出现在主语前,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后.如:
他虽然没有听懂,却没有再问.
虽然他没有听懂,但他却没有再问.
(5)有的连词还可以连接句子或句群.如"因此,但是,可是,所以"等.
〈三〉助词
1,助词的语法特征是附着在词或词组的上边表示一定的附加意义.如"你见到了新来的老师吗 ""了"附着在"见到"后面表示完成,"的"附着在"新来"后边,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偏正关系.
2,助词的分类
(1)结构助词:的,地,得
这三个助词是定,状,补的标志.它们连结词组中的偏项和正项,都念轻声"de".
A,的
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构成体词性偏正关系.中心语一般为名词性词语,也可以是形容词或动词.如"全新的计划,受表扬的这个班级,书的海洋,式样的新颖,品质的高尚,春天的到来".
还可以附在动词,形容词,代词及词组的后面组成"的"字结构.如"穿的,大的,他们的,去参观的".有时还附着在联合结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弄点豆儿什么的""买些文具什么的".
B,地
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构成谓词性偏正结构.中心语一般是动词性词语,也可以是形容性的.如"很快地订出计划,好好地休息,不断地前进,颜色格外地鲜艳".
"形.de.及物动词"这一格式中的"de"既可以是"地",也可以是"的".如:
认真(地/的)分析(原因) 科学(地/的)处理(废品)
严格(地/的)训练(队员) 全面(地/的)掌握(情况)
这类偏正结构用"地"还是"的"取决于它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出现在谓语位置上,用"地",如"大家要认真地分析原因""我们应该科学地处理废品".出现在宾语位置上用"的",如"对于事故的原因,我们作了认真的分析""张教练正在对队员进行严格的训练".
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有三种情况:
a,若受体词性词语修饰,用"的'.如:
一次科学的处理能使废品变为宝贝.
李工程师的科学处理使废品变为了宝贝.
b,若动词已带上宾语,用"地".如:
认真地分析问题很重要.
科学地处理废品是当务之急.
c,若这个偏正结构仅为"形.de.及物动词"结构,用"地"和"的"均可.若用"地"侧重动作性,若用"的"则侧重名词性.如:
严格地训练很有必要.(侧重动作性)
严格的训练很有必要.(侧重名词性)
C,得
用于中心语和补语之间,构成补充词组,中心语为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如"唱得很好""说得大家都笑起来了""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冷得发抖".
(2)动态助词(也叫时态助词):着,了,过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附着在动词后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都念轻声."着"表示动作进行或持续,如"正在研究着""我吃着饭呢""手里拿着一本书"."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如"吃了饭""买了电脑"."过"表示动作已成为过去或成为经验,如"看过,吃过,去过,学过".
(3)其他助词:们,所,似的,来,多,把,初,第等.
A,们
"们"是个复数助词,经常附着在表人名词和一般的人称代词的后面,表示"群"的意义.如"先生们,我们,你们".表示事物的名词一般不能与"们"组合.有时带上"们",如"青蛙们,蝴蝶们"这是修辞上的拟人用法.
一般表示人的名词后边用了"们"前边不能再加表示确定数目的定语,例如不能说"三位先生们""二位代表们".不过,若这个定语是表示不定多数的,有时也可以加"们".例如作报告时使用的呼语常有"各位先生们,诸位朋友们""全体同学们"的说法._
B,所
经常附着在及物动词前边,构成"所"字结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如"所说,所知,所需,所关注".有些"所"字结构只用来修饰别的名词,这个名词在意念上是前边动词支配的对象.如"所知道的事情""所领导的军队""所读的小说"."所"字结构可以加"的"组成"的"字结构,如"所知道的""所唱的""所说的".
"所"还经常和"被""为"相搭配,组成"被(为)...所"的句式,表示被动,如"我们无不被(为)他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C,似的(一般,一样)
经常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组成比况结构,具有描写作用.如"象野马似的""踢皮球似的""花园似的城市""仿佛睡着了似的""乐得什么似的".为说明语言事实的方便,与"似的"作用相当的"一般""一样"也可以叫作比况助词.
D,来,多,把
经常附着在数词或量词之后,表示概数.如"十来斤,十多斤,五百来人,五百多人,斤把米,千把人,十多个人".
E,"(在)...来看/看来,(对)...来说/说来,(不管/不论)...也好/也罢,(如果/要是)...的话"等,也是助词.
〈四〉语气词
语气词的作用是附着在句子的后面,有时也在句中表示语气.常用的语气词主要有"的,了,么,呢,吧,啊"六个,都念轻声.这六个语气词表达不同的色彩,可分A,B,C三类.
A,的 表示确实如此 了 表示已经如此或出现新情况
B,么 表示可疑 呢 表示不容置疑 吧 表示半信半疑
"呢"也可用于疑问句,表示深究的意味.用上"呢"的疑问句,总有表 示疑问的词语(如"谁呢 ")或者有表示疑问的结构(如"去不去呢
").
C,啊 增加感情色彩
以上三类又可以叠用:
A和B叠用:真的么 真的呢. 真的吧
吃了么 吃了呢. 吃了吧
B和C叠用:a,么+啊--->嘛(表示显而易见)
他本来就不愿意去嘛!
人多力量大嘛!
b,么+啊--->吗(表示要求证实)
他明天会来吗
人多力量就大吗
A和C叠用:了+啊--->啦
我可见到你啦!
A,B,C叠用:了吗
他去了吗
语气词一般都放在句末,有时也放在句中,有的表示语气停顿,引起注意,有的表示列举,等等.如:
我呢,一直就是不赞成.
你这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急.
譬如喝茶吧,他最讲究.
他爱好体育,排球啊,篮球啊,乒乓球啊,都喜欢打.
二,叹词和象声词
这两类词的语法特征是:经常单独使用,不跟别的词发生结构关系.这一特征既不同于实词,也不同于虚词,应算作特殊的词类.如"哼!还有象你这么说话的!""砰砰,远处传来了枪声."
1,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应.如:
唉 哟 喂 啊 哎哟 哼 咦 嗯 哦 哎呀 哈哈
叹词有时还可以活用为谓语,状语,定语,补语等句子成分.如:
他嗯了一声,什么话也没说.(谓语)
大家都哈哈地笑了起来.(状语)
我听见电话传来喂喂的声音.(定语)
一句话把他气得直哼哼.(补语)
2,象声词:表示物体的音响或动物的叫声.如:
砰 哗啦 噼啪 叮当 咚咚 唧唧 汪汪 吱吱喳喳 嗡嗡
象声词除了可单独使用之外,还可以充当定语和状语.如"呼的一声""咚咚咚的脚步声""叮叮当当地响着""心里怦怦直跳"
三,词类的次类
我们所说的某类词的语法特征指的是它的主要语法特征,即足以与其他词类区别开来的语法特征,而不是它的全部特征.事实上,同一类词内部还有次类,各有自己的特征.下面以动词为例加以说明.
动词以"能用'不'修饰,经常作谓语"等特征与其他词类相区别.动词本身又可再分类.有的动词能带宾语,有的动词不能带宾语,据此,我们可以把动词分为两类:有宾(及物)动词和无宾(不及物)动词.如"吃,姓,当,开始,值得"等能带宾语,"站岗,苏醒,完毕"等不能带宾语.
有宾动词内部在功能上也有差异,有的只能带一个宾语,有的可以带双宾语,据此,我们又可以把有宾动词分为两类:单宾动词和双宾动词.如"擦,造,保卫,给以"等只能带一个宾语;"给,送,借,告诉,问,欠"等可以带双宾语.
次类划分的深浅程度,取决于进一步说明现象,进一步阐述有关语法规律的需要.例如,"种(地),拔(草),垄断(市场)"和"禁止(吸烟),希望(他来),渴望(自由)"都是单宾动词,可是它们有明显的区别:前者只能带名词性词语作宾语,后者只能带非名词性词语作宾语.如果要区别它们不同的语法功能的话,单宾动词又需要往下分为:名宾动词(体宾动词)和非名宾动词(谓宾动词).
词类次类的划分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例如,动词不但可以依据语法功能进行分类(见上例),还可以依据类别意义进行分类.依据类别意义,动词至少可以分为如下九个次类:
1,行为动词:表示行为动作.如"看,洗,睡,飞,飘"等.
2,心理活动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爱,恨,想,尊敬,希望"等.
3,行止动词:表示动作开始,进行或停止.如"开始,进行,继续,停止"等.
4,使令动词:表示使令或请求.如"使,迫使,令,命令,叫,教,让,请,请求"等.
5,有无动词:表示事物的有无.包括"有,没,没有".
6,比似动词:表示事物间的比似关系.如"像,似,如,如同,仿佛"等. 7,判断动词:表示对事物的判断和肯定.只有一个"是".
还有助动词(能愿动词)和趋向动词,在动词部分已经讨论过了,此不赘述.
四,词的兼类
词的分类是以全体词作对象的,得出的结果是词类;归类是以个别词作对象的,得出的结果是词性.从分类的角度看,各类词都有自己的特征,类与类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从归类的角度看,有的词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特征,且词义有联系,这就是词的兼类.例如:"报告"一词它能受数量结构修饰(一份报告),能出现在介词后(把报告交上去),具有名词的语法特征;它又能受
"不"修饰,能带宾语(不报告这件事),能带动态助词(报告了,报告过)具有动词的语法特征.因而,"报告"是一个兼类词,兼属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 常见的兼类词有:
a,动/名兼类:领导,指示,计划,翻译,访问,损失,代表,编辑,工作 报告,联系,调查,决定等.
b,形/动兼类:端正,丰富,明白,团结,辛苦,密切,热,紧,充实,低 突出,活跃,活,红,方便,繁荣,便宜,明确,巩固等. c,形/名兼类:理想,精神,经济,道德,矛盾,科学,困难,幸福,
标准等.
另外,还有介词和动词,介词和连词相兼的,前面已作了说明.
兼类词与同形同音词:
二者的共同点是: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征;不同点是:兼类词意义上有联系,而同音词意义上没有联系.如"科学"和"老"都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征.
"科学"既可以是名词(学科学),又可以是形容词(很科学)."老"既可以是
形容词(老科学家),又可以是副词(老哭).但是,"科学"是兼类词,因为它
所兼属的两类词意义上有联系,而"老"是同音词,因为它所兼属的两类词意义上
没有联系.又如"打门"的"打"(动词)和"打今天起"的"打"(介词)是同
音词,不是兼类词,两个"打"在意义上没有联系.
兼类与活用:
二者的共同点是意义上有联系,不同点是活用是临时的,是由于修辞的需要把甲类词临时当作乙类词来用;而兼类是经常性的,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征.例如:
A,这个连长太"军阀"了!年纪不大,脾气可不小.
B,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
"军阀"是名词临时活用为形容词."胖开"中的"胖"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不属兼类.
在词的兼类问题上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仅同音词不是兼类词,同形词也不是兼类词.例如:
A,背上有一处刀伤
B,背了一捆干柴
C,传给了子孙万代
D,给将军立传
例A的"背"念去声,是名词,例B的"背"念阴平,是动词.例C的"传"念阳平,声母为ch,是动词,例D的"传"念去声,声母为zh,是名词.A与B的"背"C与D的"传"都只是同形词.
第二,"兼类词"是指在甲语境中具备甲类词语法特点,在乙语境中又具备乙类词的语法特点,不是指在同一语境中同时具备甲乙两类词的某些语法特点.例如: A,群众感到很方便/方便了群众
B,他很同情/同情他/很同情他
例A的"方便"是兼类词,在前个语境中是形容词,在后个语境中是动词.例B中的"同情"不是兼类词,是心理活动动词,"同情"在同一语境中既可受"很"修饰,又可带宾语.例A的"方便"在同一语境中则不能这样,例如不能说"很方便了群众".
第三,不要把句中的某种成分同某个词类对等起来.例如:
A,他走了.
B,走是可以的.
C,他喜欢走.
例A中的"走"在句中做谓语,例B例C中的"走"在句中分别做主语和宾语.有人认为,既然名词的语法功能在句子中主要是做主语和宾语,例B例C中的"走"就应该是名词,因而A,B,C中的"走"应是兼类词.不能这样看.因为作主语和宾语并不是名词独有的功能,绝大部分动词也都可以作主语,宾语,而且动词在作主语和宾语时并没有丧失动词的特点,它仍可以受副词"不"修饰,也可以带宾语.例如:
D,不走也是可以的.
E,他喜欢走小路.
例D"不走"是主语,"走"受"不"修饰,例E"走小路"是宾语,"小路"是"走"的宾语.
词类表
┌—┬———┬————————————————————┬——————┐
│ │名 词│衣服 潮流 今天 现在 南昌 附近 前面│代词: │
│ ├———┼————————————————————┤ │
│实│动 词│驾驶 敬佩 是 像 可以 来 去 │我 你 咱们│
│ ├———┼————————————————————┤ │
│ │形容词│愉快 红 多 仔细 雪白 冰凉 男 大型│这 那 谁 │
│ ├———┼————————————————————┤ │
│ │数 词│九 十 百 千 万 两 半 零 │什么 哪儿 │
│ ├———┼————————————————————┤ │
│词│量 词│个 斤 米 件 次 回 趟 场 阵 │几 多么 │
│ ├———┼————————————————————┤ │
│ │副 词│不 很 没有 又 再 难道 几乎 却 │怎么 怎样 │
├—┼———┼————————————————————┴——————┤
│ │介 词│从 把 被 比 对于 随着 沿着 按照 │
│ ├———┼———————————————————————————┤
│虚│连 词│和 或 而 并 因为 可是 因此 尽管 从而 │
│ ├———┼———————————————————————————┤
│词│助 词│地 得 着 过 所 似的 把 来 多 │
│ ├———┼———————————————————————————┤
│ │语气词│的 了 么 呢 吧 啊 吗 嘛 啦 │
├—┼———┼———————————————————————————┤
│特│叹 词│啊 唉 哎哟 哼 嗯 喂 哦 │
│ ├———┼———————————————————————————┤
│类│象声词│叮当 哗啦 轰隆 砰 滴答 │
└—┴———┴———————————————————————————┘
学习提要
1,掌握每类词的主要语法特征,并能准确地给词归类.
2,掌握各类词次类的语法特征及"应注意的问题".
3,弄懂什么是词的兼类,并能区分兼类与同音,兼类与活用.
思考与练习
1,指出下列一段话的词类
建设的速度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尖锐的政治问题.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呢 归根到底,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2,"到,朝,叫,给,比"兼属动词和介词.请加以分辨,并比较它们在用法上的不同.
(1)a,他到北京了.
b,孩子们跑到操场上去了.
(2)a,大门朝南开着.
b,大门朝南.
(3)a,玻璃叫我打破了.
b,我们叫她"大铁头".
(4)a,他给我一本书.
b,衣服给雨水浇湿了.
(5)a,我比他高.
b,我们比贡献.
3,用连词"和,而,并"填空,并指出它们在用法上的区别.
(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___高尚.
(2)他们的品质纯洁___高尚.
(3)他们继承了革命的优良传统,___发扬了它.
(4)我们要继承___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的词性和用法.
(1)红的是玫瑰,粉的是月季.
(2)绿绿的叶儿,红红的花儿,十分好看.
(3)他一定会来找我的.
5,指出"就"的词性和意义.
(1)篮球联赛明天就开始.
(2)我就不相信我学不会.
(3)教室里就一个学生.
(4)大家就创作方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5)你就说得再好听,我也不相信.
(6)就他一个人去了那儿.
6,分析语气词"呢"的用法.
(1)你买什么呢
(2)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呢.
(3)小李呢
(4)你何必要这样呢
(5)我呢,就喜欢踢足球.
7,分辨兼类,同音和活用,并说明理由.
(1)这样做可以方便群众.
出入都很方便.
(2)我们要看到光明.
我们要光明正大.
(3)观点很明确.
明确了学习目的.
(4)我在写信.
他不信这一套.
(5)他从不说谎.
阳光从上面射下来.
(6)我们反对官僚主义.
你也太官僚主义了.
8,我们谈到兼类时说:"丰富"是形容词兼属动词.因为是形容词,所以它前边能加"很",但一经加"很",后边就不能带宾语了.又因为它是动词,所以能带上宾语(丰富生活),既带上宾语,它前边就不能加"很"了.可是"了解""想念"的情况不同,我们能说"很了解""了解他",也能说"很了解他","想念"也是一样.那么"了解""想念"是不是兼类词 为什么
9,写出"词的分类"的内容提要.

参考资料:这是我老师的课件。。。其他的找不到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