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念好英语…有什么好方法…马上就读高中了…我真的好后悔…帮帮一个还不知天高地厚的无助青年吧…

英语成绩怎么补上去?有什么好方法?帮帮忙…真的很重要…马上就读高中了,我很想努力……

英语的学习,到了高中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或者应该说是所有科目的学习都是进入了新的层级和阶段.简单一点来说,在这一阶段,我们要学习自学(或者应该说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注意培养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学科,不再是简单的背背记记就能取得好成绩的了.

自学也就是要注意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习 充分利用好正式开始单元授课前的预习时间,完成充分而且有效的预习. 预习不是记单词,不是把资料上的搭配等的讲解转到课本上面。 预习,必须清楚目的。

预习,英文中对应的词应该是 preview,学过构词法的都知道pre-是个什么意思的前缀.

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预习的内容分为两大块:词汇的预习以及单元内容的预习.

对于词汇的预习:1.高一年级的话,这一部分我更倾向于建议学生花大概10来分钟做个简单的预习,读一读,看下能不能都读出来,瞄一瞄,注意一下这个单元的词汇主要是涉及到哪些方面的.

2. 高二年级的话,这一部分我则倾向于建议学生在预习时,找时间去词典中看下单元里面设计的一些动词和形容词有没什么搭配,不管是否用到,先写上.不过这样一来,词汇部分的预习要的时间就要求很多了.

关于单元内容的预习:1.了解和熟悉单元话题,在预习的时候,建议学生注意下每单元前面的goals,很好的指示.

2.预知每部分的大体内容,要预知的话,当然就是要去读单元的文字和图片内容,每个部分都应该要涉及下,不能只去看下每个单元的主题阅读文章. 在做这一部分的内容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时候,课本才是基础,资料,工具书都是辅助的工具.为了把课本的内容弄明白,我们才需要看词典,看资料,看教辅.

3.找出文章中不太清楚的部分,作为听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二. 听课 说到听课,首先当然要清楚高中英语的授课结构,一般来说前面的warming up、listening、speaking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就是课文的阅读,有时候会带上integrating skills 部分的阅读,第三部分是语法部分,其他的可能就是具体的练习课了。

听课的效率是多方面决定的,比如预习的充分与否,上课精力集中与否,是否科学而又做好了课堂的笔记.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点,做为一个学生,为了获得高的课堂学习效率,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和老师做好配合.因为很多时候,老师随口而出的并不是备课时候的内容,积极的回答,配合会更有效刺激讲台上的老师,也许正式由于你们的活跃,打开了讲台上的老师的思绪,相应的你们也会收获到一节高质量的授课. 可以设想如果,从一踏入教师,同学都懒懒散散地,老师也许刚好也情绪不太高(老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也得面对课堂之外的很多难题),刚开始教室还存在一丝的活力,

笔记是一定要做的,而且要会做。虽然每个老师的看法都不一样,有的老师主张集中精力在听课上,有的老师又特别在意笔记。但是我觉得就英语课堂来说,笔记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那笔记需要记什么呢?

一记课堂上的重点内容,一般这种情况,老师都会有些特殊的方式去提醒你,比如反复强调,比如刻意停顿,比如一个很少板书的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候,总之稍微细心点,你就会发现这一个个感叹号!

二记课堂上的疑问或者未解决问题。就算预习再充分,或者说听课再仔细,你也会发现,在跟着老师去理解课文的时候,你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疑问等待着解决,这时候要么你大胆点,勇敢打断老师的讲话,诚恳地请老师解答(不要介意这样会打断课堂的持续,其实大多数老师都是非常喜欢,欣赏这样的提问方式的.)或者你觉得实在不合适这样提问,你可以用你所专用的特殊的标记标注一下,下课后自己去解决或者去请教.有时候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会给你提出很多东西,但不深入,而把任务留给你的课外,这样的东西也是需要标注下来的,甚至有些时候,老师会粗略总结下,而你对以前学过的东西印象也不太深刻了,下课后1-2分钟是可以搞定的,但是前提是下课后你还记得起来,还有这样一个个未完成的“结”.

三:课后的巩固

1. 练习 这个我相信不必在强调它的重要性,这是对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自觉去做相关的练习题目,可以检验自己课堂所学,找出自己的薄弱之处,关键是听课的时候,就更有针对性了。

做足够多的练习,可以真正起到检测和实际操作的目的.如果仅仅是搬下答案,那是应付老师,欺骗自己;而对着答案然后稍微思考下,是很难领悟到实际操作中会遇到的困难和缺陷的真正所在的。

练习做完,答案一对就扔桌子里面去,而缺少了对本次练习的总结,不去探究错误的原因之所在,这样也是不可取的。前面提到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摆设,如果你稍微研究下错题,你会发现有些题目是自己不小心看错了单词,有些题目是把句子的结构理解错了,有些题目是因为课本的知识点没把握牢,有些题是出现了超纲的词汇,而有些题则可能得归罪于定式思维。这样稍微一总结,有些题目,稍微查下词典自己也就解决了,而有些题目解决不了,这样听课的时候重点就更突出了.老师讲解这些练习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这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对于自己已经解决的问题,可能你会发现老师讲到一些你没有想到的东西或者是老师的思路和你不一样,这个时候 是不是该仔细听下呢? 看过这些,现在你还认为“不做练习或者抄下答案”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温故知新 英语的学习在中国很畸形,但是针对目前的高中英语考试方式,我们还是得这样学习. 英语的学习不像数学,前面的部分学好了,后面学起来更轻松,前面的内容也不太容易忘记。相对于金字塔形状的数学学习,英语的学习更新一个圆,以一点为圆心,很散很散,学的东西越多,圈圈也就越大。可能这个比喻不太确切,但说实话,英语的学习遗忘性真的是很强的.

这也就决定了英语学习的周期性.我们目前的学习是一单元一单元的推进,一单元一单元的词汇,搭配的累积,对于词汇,搭配的记忆,不能指望一劳永逸的,毕竟我们的语用环境不好,好多东西可能真的只能在题目中才会用到,所以会比较容易忘记。

不过没关系,自己看一看,记熟悉了的单词一星期之后还能记得多少,半个月后呢?由于目前我们的授课进度是大概一个星期多一点一个单元,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周期设置到一个星期.一个周期到了,花10来分钟,往前翻一翻。翻单词,搭配,笔记,重要句式,优美句子,练习题,资料,翻一翻,留个印象就下一个,不一定要花几十分钟应是要记牢.翻一翻,一是为了加深印象,另外一方面是发现自己可能还存在的薄弱环节.可能翻的东西比较多,所以这也要求大家做的时候需要一个小小的,可以灵活调整的计划.

3. 课外主动学习可以做的事情.

课外,除了一些配套资料上的练习以外,如果要在英语上额外多下功夫,该怎么做呢?对于高一和高二的学生,有些学生过早的进入了专题的练习,比如做各个击破系列,这个在我现在看来不是很可取的.

首先,是读的问题。可以适当做下阅读的训练。这个阅读的训练,我不提倡以选出答案为目的,课外的阅读的目的应该是开阔眼界,了解更多词汇的用法,把握更多的机会去看下英语的使用习惯,甚至还会是为了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大对于英美文化的了解。所以,我们可以看看一些简易的读本,比如牛津的“书虫”系列,难度适宜,又都是名著,非常不错的. 如果看资料上的带题目的阅读训练题,看完文章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试着用一两句话去总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时候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尝试着去看下作者的思想和态度. 其次,新概念是套不错的阅读材料,但是我建议是 至少要等到高二开始以后来做这个尝试. 总起来说,不要把英语的课外阅读当成题目来做,什么都可以读,只要你感兴趣,你能坚持!如果你感兴趣,就算是商品上的instruction也可以是我们很好的阅读材料.

其次,对于有些人对于听力等方面的焦虑我想做个简单的回复. 听力的训练在考前几个月是非常见效果的,现在如果是为了提高每次试卷的听力得分,每天闹着要加强听力训练是不值得肯定的。 现阶段的听力,应该说目的是为了锻炼听的能力,有利于英语的整体学习的。听课文,听比较短的文章,注意有意识的模仿发音.希望靠听力来提高英语的人可要注意啊,诀窍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方面保证量,听的材料少点为好,但是需要坚持听,另一方面,你也可以仔细听一篇,从最开始的听不懂,到最后能边听边把材料都写完整,边听边跟着说话者的强调去模仿出来.

最后,也是我认为高一和高二学生课外要非常注意的东西。如果你到高三,你还分不清楚句子的主语,谓动词,写出 I is 怎么办?对,我也就是要强调语法学习的重要。很多人提语法都头痛,其实我也是,但是这并不是要求还在上高一和高二的你,去找本高中语法大全或者高三总复习的资料,去一条接一条的背!

我所强调的是,最晚要在高二下学期结束之前,会分析句子的主干,了解构句,要会写基本的句子,当然这个你掌握的越早越好. 句子的主干有主谓构成,可能在高一入学就开始讲了,但是甚至到高中毕业还是没有掌握。一张嘴大家都知道这样说,但是一下笔,就什么都不记得了。所以要会写出正确的句子,那就必须在平时进行一定的句子练习。空谈是没用的,必须要经历实战才行。 每天写几个句子,也就是做汉译英的练习,一方面可以好好模仿下课本中比较好的句式,检测下自己对于学过的词汇和搭配的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则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的英语构句的思维。写之前,先在汉语句子上标注出主干部分,主语,谓动词那都是要标注出来的。接下来可以考虑下这个句子用英语翻译,动词用什么来表达,有没有什么搭配或者可以替换的东西.然后才是下笔。如果平时就坚持以这样的习惯的进行句子操练,我相信是非常有效的.一旦掌握了句子的构成,了解并会分析句子结构后,课外自己花在英语上的功夫才可能真正见效,英语的成绩的提升也才真正有了可能!

这次主要是关于英语平时的学习的一些建议和方法,其实这么多都有一前提,那就是必须要认真对待学习,想把英语学好.

参考资料:百度用户 泽五令 的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07
学英语 没什么捷径 贵在坚持
第2个回答  2009-08-07
1、提示:NCE3〔上外原版英音〕是人类采用录音带学习“基础英国英语”有史以来,有声资料的最高瑰宝。

2、注意:旧版胜过新版(旧是L.G.Alexander亲著,新是“何其莘”糊弄版)。

3、建议“跟读录音,默写课文”,似笨实巧!

自学,目标是学习或重温《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直到真正地滚瓜烂熟为止(因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如果觉得第三册太难了,则要从第二册开始,烂熟了第二册,再烂熟第三册)。因为基本功一定要先练好。而且主要要自学,只要方法对头,恳下功夫(工作再忙,也要每天挤出哪怕是五分钟来自学),必可大进。

以《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第一课《A Puma at Large》的第一段为例,说明一下如何利用《新概念英语》这一经典好教材来精进自己的英语水平(口头说的)和英文水平(笔头写的)。

Pumas are large, cat-like animals which are found in America. When reports came into London Zoo that a wild puma had been spotted forty-five miles south of London, they were not taken seriously. However, as the evidence began to accumulate, experts from the Zoo felt obliged to investigate, for the descriptions given by people who claimed to have seen the puma were extraordinarily similar.

第一步、列出所有的单词,如上面的spot, accumulate, be obliged to, investigate和extraordinarily五个,注上音标,标明意义。

第二步、跟着原书所配磁带朗读这五个单词,对发音不准的或没有把握的,尤其要注意不能信口按自己的习惯乱读,要唯以原声磁带为准。朗读至比较熟练为止。

第三步、如果你发现上面的自然段中,你不认识的英文单词超过十个,则说明你的英文水准还明显地处于下下位,应停止这《第三册》而改为从《第二册》开始。建议不要硬着头皮学习《第三册》,不然,你的精神固然可嘉,但你很快会学不下去而打退堂鼓的。

第四步、在认识新词的基础上,看(阅读、默读)文章本身,可对看所译之中文,直至比较理解英文原文时,立即听原声文章磁带,要反复听,遍数越多越好,耳朵跟着磁带,眼睛跟着文章,大脑跟着理解,要非常地投入。

第五步、开始自己要开口了。就是跟着磁带,自己高声地朗读,注意一定要高声。如果此过程中怕难为情的,或要打扰人家的,则自己找一个只有你一个人的地方朗读,但要高声,越高越好。很多人不习惯朗读,这很不好。须知,你将来要与外国人用英语谈笑风生,靠的就是现在一个人躲起来的“高声朗读”。

注意事项:

以上五步,不多不少,请严格执行。与《新概念英语》配套的辅导书,一律不要买,《新概念英语》正书中的练习也不用做,只要按我上面的五步做,就可以了。记住:我们不是为了去应付考试,我们为的是真正提高英语和英文水平。也请注意,我把英语和英文分开了说。英语与英文是不一样的,英文再好的人,英语可能也是很差的。请每天坚持。时间短一点,哪怕只有五分钟也是好的,建议每天30分钟到60分钟。
第3个回答  2009-08-07
光说不练是空话。
首先是单词关。
你先备好单词再慢慢学句型也就是基础“语法”
然后天天写日记。背课文。OK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