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遑食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不遑暇食的暇是什么意思?
【成语出处】: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孔颖达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犹云‘艰难’也。”一说,没有闲暇时间从容地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此成语中,“遑”“暇”皆有闲暇之意。
曹操诗句含草不遑食出自哪
食不遑味

出 处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
食不知味,寝不遑安;唯思粉身,以答殊宠,但未获粉身之所耳
白居易说:“……自从被授予左拾遗这个官,仅十多天以来,我是吃饭不知道味道,睡觉睡不安稳,就是想着哪怕粉身碎骨,牺牲性命,也要报答皇上的恩泽,只是还没找到值得去牺牲性命的地方、事情……”

粉身就是粉身碎骨,牺牲性命的意思。
翻译“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孔颖达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犹云‘艰难’也。”一说,没有闲暇时间从容地吃饭。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是什么意思
踟蹰之间,此地又有什么留恋?我对王孙的思念永远没有终极!秋风激发微薄的凉意,寒蝉在我的身侧哀鸣。

出自曹植

赠白马王彪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食什么?四字词语。 贾儿的原文
楚某翁,贾于外[1]。妇独居,梦与人交;醒而扪之,小丈夫也[2]。察其情,与人异,知为狐。未几,下床去,门未开而已逝矣。入暮,邀庖媪伴焉[3]。有子十岁,素别榻卧,亦招与俱。夜既深,媪儿皆寐,狐复来。妇喃喃如梦语。媪觉,呼之,狐遂去。自是,身忽忽若有亡[4]。至夜,不敢息烛, 戒子睡勿熟。夜阑,儿及媪倚壁少寐。既醒,失妇,意其出遗[5];久待不至,始疑。媪惧,不敢往觅。儿执火遍烛之,至他室,则母裸卧其中;近扶之,亦不羞缩。自是遂狂,歌哭叫詈,日万状。夜厌与人居,另榻寝儿,媪亦遣去。儿每闻母笑语,辄起火之。母反怒诃儿,儿亦不为意,因共壮儿胆[6]。 然嬉戏无节,日效圬者[7],以砖石叠窗上,止之,不听。或去其一石,则滚地作娇啼,人无敢气触之[8]。过数日,两窗尽塞,无少明。已,乃合泥涂壁孔,终日营营,不惮其劳。涂已,无所作,遂把厨刀霍霍磨之[9]。见者皆憎其顽,不以人齿。儿宵分隐刀于怀[10],以瓢覆灯。伺母呓语,急启灯,杜门声喊。久之,无异,乃离门扬言,诈作欲搜状。歘有一物,如狸,突奔门隙。急击之,仅断其尾,约二寸许,溼血犹滴。初,挑灯起,母便诟骂,儿若弗闻。击之不中, 懊恨而寝。自念虽不即戮,可以幸其不来。及明,视血迹逾垣而去。迹之,入何氏园中。至夜,果绝,儿窃喜,但母痴卧如死。未几,贾人归,就榻问讯。 妇嫚骂,视若仇。儿以状对。翁惊,延医药之。妇泻药诟骂。潜以药入汤水杂饮之,数日渐安。父子俱喜。一夜,睡醒,失妇所在;父子又觅得于别室。由是复颠,不欲与夫同室处。向夕,竟奔他室。挽之,骂益甚。翁无策,尽扃他扉。妇奔去,则门自辟。翁患之,驱禳备至,殊无少验。儿薄暮潜入何氏园,伏莽中,将以探狐所在。月初升,乍闻人语。暗拨蓬科[11],见二人来饮,一长鬣奴捧壶[12],衣老棕色。语俱细隐,不甚可辨。移时,闻一人曰:“明日可取白酒一瓻来[13]。”顷之,俱去,惟长鬣独 留,脱衣卧庭石上。审顾之,四肢皆如人,但尾垂后部。儿欲归,恐狐觉, 遂终夜伏。未明,又闻二人以次复来,哝哝入竹丛中。儿乃归。翁问所往,答:“宿阿伯家。”适从父入市,见帽肆挂狐尾,乞翁市之。翁不顾。儿牵 父衣,娇聒之。翁不忍过拂[14],市焉。父贸易廛中,儿戏弄其侧,乘父他顾,盗钱去,沽白酒,寄肆廊[15]。有舅氏城居,素业猎。儿奔其家。舅他出。妗诘母疾[16],答云:“连朝稍可[17]。又以耗子齧衣,怒涕不解,故遣我乞猎药耳[18]。”妗捡椟,出钱许,裹付儿。儿少之。妗欲作汤饼啖儿[19]。儿觑室无人,自发药裹,窃盈掬而怀之。乃趋告妗,俾勿举火[20],“父待市中,不遑食也”。遂径出,隐以药置酒中。遨游市上,抵暮方归。 父问所在,托在舅家。儿自是日游廛肆间。一日,见长鬣人亦杂俦中。儿审之确,阴缀系之[21]。渐与语,诘其居里。 答言:“北村。”亦询儿,儿伪云:“山洞。”长鬣怪其洞居。儿笑曰:“我世居洞府,君固否耶?”其人益惊,便诘姓氏。儿曰:“我胡氏子。曾在何处,见君从两郎,顾忘之耶?”其人熟审之,若信若疑。儿微启下裳,少少露其假尾,曰:“我辈混迹人中,但此物犹存,为可恨耳。”其人问:“在市欲何作?”儿曰:“父遣我沽。”其人亦以沽告。儿问:“沽未?”曰:“吾侪多贫,故常窃时多。”儿曰:“此役亦良苦,耽惊忧。”其人曰:“受主人遣,不得不尔。”因问:“主人伊谁?”曰:“即曩所见两郎兄弟也。一私北郭王氏妇,一宿东村某翁家。翁家儿大恶,被断尾,十日始瘥,今复往矣。”言已,欲别,曰:“勿误我事。”儿曰:“窃之难,不若沽之易。我先沽寄廊下,敬以相赠。我囊中尚有余钱,不愁沽也。”其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