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的功利心理?

如题所述

就业过程中的功利心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其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较强,导致他们自我中心突出,注重功效和实惠。在就业过程中,许多大学生们过分的追求高待遇的功利心理,不能客观分析就业形势、社会需求等。过分追究实惠、追求“热门”,向往所谓的热门职业、热门单位,希望能选择专业对口、工资待遇较高的工作单位,而没有从个人的职业发展与前途、国家需要去考虑,一味地去追求利益和实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8
学习过程中的功利心理。大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目前,大学生的学习与成才意识突出,但在学习上的急功近利现象也不容忽视,学习动机功利化。他们执着地追求学习,却对所学内容本身并无兴趣。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迫于竞争的压力,实用性强、内容易学、短期效益高的知识成了大学生首选的学习内容,驾照和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倍受学生青睐和追捧,他们为此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他们关心最多的是能不能拿到奖学金,外语能不能顺利过级,能否顺利地拿到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能否顺利毕业或是否有机会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从而找到一份体面轻松、待遇较好的工作。学习动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一切唯利益至上。
第2个回答  2019-04-28
学习过程中的功利心理。大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目前,大学生的学习与成才意识突出,但在学习上的急功近利现象也不容忽视,学习动机功利化。他们执着地追求学习,却对所学内容本身并无兴趣。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迫于竞争的压力,实用性强、内容易学、短期效益高的知识成了大学生首选的学习内容,驾照和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倍受学生青睐和追捧,他们为此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他们关心最多的是能不能拿到奖学金,外语能不能顺利过级,能否顺利地拿到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能否顺利毕业或是否有机会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从而找到一份体面轻松、待遇较好的工作。学习动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一切唯利益至上。
第3个回答  2019-04-28
交往过程中的功利心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他们不再以单纯的交友为目的,在交友的选择中利己观念强烈,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交往标准。当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在交友时,注重身份交友、关系交友、利益交友等。现在的大学生在认识新朋友时,首先是考虑到交友对象的形象、身份;其次是考虑交友对象将来会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帮助,能不能利用其关系更好地为自己谋利;最后是不管交友对象如何不好,只要大方、有钱,即可以成为朋友。
第4个回答  2019-04-28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的期望值影响孩子的成长。家长将学习成绩作为判断孩子表现优劣的唯一的指标,忽略了对孩子在人文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另外,孩子上大学了,父母怕孩子“受委屈”,急于向他们灌输自己的“人生经验”,家庭的功利教育影响巨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