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服品牌。。。。。。

麻烦大家帮我推荐下¥6000~10000的西装品牌!

  在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2003-2004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活动中,报喜鸟荣获"品质大奖"。

  报喜鸟在短短的十几年中,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令人瞩目。然而,从另一个方面说,报喜鸟的成就,又远远不是一个"品质"大奖所能概括的。
  报喜鸟集团创建于1996年,目前拥有遍及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50多个城市的550多家专卖店,建成国内服装业规模最大的、管理规范的连锁专卖体系之一。销售收入从组建初期的5000万元跃升为2004年的15.6亿元。公司主导品牌"报喜鸟"先后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服装协会推荐品牌、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
  从报喜鸟的运作经验来看,我们可以归纳为三个"要素"--质量、市场与设计,三次"动作"--打破家族制、移师上海与多品牌战略。
  三个要素

  从质量到设计,再到市场营销,报喜鸟完成了自己抢占市场的三步曲。
  质量是品牌的基础

  质量是品牌的载体,没有品质就没有品牌,报喜鸟永远坚持品质在先,品牌在后。
  今年3月,报喜鸟西服因其卓越品质,在"2003/2004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中荣获"品质大奖"。报喜鸟之所以能获得品质大奖,这是报喜鸟集团对品质不断追求精益求精,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来确保产品档次的结果。

  到目前为止,集团已投入技改资金上亿元,引进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先进的制衣设备,企业的装备水平已达当前国际领先水平,综合装备水平位居全国服装行业前三位。

  自创业以来,报喜鸟一直致力于工艺水平的持续改进和提高,聘用意大利著名工艺师内利亚为首席工艺师,加强对各类工艺人员的培养,加大工艺改进与创新的研发投入,率先引进欧洲西服版型,改进服装工艺技术,实现了传统西装在技术和工艺上的重大突破,确立了报喜鸟西服的工艺技术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工艺再加上一流的管理,使得报喜鸟的产品拥有一流的品质。
  设计是品牌的灵魂

  设计体现着品牌的风格和品牌的文化内涵。在产品设计方面,报喜鸟始终推崇"引领时尚"的设计理念,不断推陈出新。自1997年以来,年年出新品,从新风格西服、挺柔西服、非粘合衬西服、轻凉西服、运动系列到条纹系列、自然绒美、全麻衬商务CEO西服等系列,始终引领着国内男装西服的时尚。由于不断加大对设计研发的投入,使得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不断缩短,新产品推出越来越快,从而确保了报喜鸟的设计在款式、风格上始终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同时,不断提升形象设计,导入CIS系统,品牌广告、品牌形象的策划就是以设计风格为核心,致力于倡导一种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服饰文化。
  市场是品牌的活力

  市场是检验品牌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将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报喜鸟进行了持续的市场创新,不断革新营销模式,推出多项创新核心竞争力的营销手段。

  在集团创建之初,报喜鸟引入国际上先进的连锁制度,专卖机构普遍采用的标准化管理思想,规定专卖店在价格、管理、形象、服务等诸方面须保持高度统一,通过吸收加盟商来壮大集团自身实力,解决了营销渠道、营销方式等问题,形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管理最规范的男装专卖体系。之后报喜鸟又推出全新的营销理念,即CS顾客满意工程:以顾客的需求为出发点,以顾客满意为目标,以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为手段,倡导全国统一价、永不打折的经营理念,推出个人量体一条龙服务,以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通过构筑多层次营销体系,优化经营渠道结构,从而确立报喜鸟品牌国内市场的领袖地位。
  三次动作

  从家族制的打破到移师上海,再到多品牌战略,报喜鸟为品牌升级积蓄能量。
  打破家族制

  1996年3月18日,温州3家服装报喜鸟、纳士、奥斯特,在多次酝酿之后达成一个后来看起来是相当成功的共识:打破传统家族式经营模式,组建成立了浙江报喜鸟服装集团,成为温州第一家通过自愿联合组建的服饰集团。

  当时,温州的服装企业已达2000多家,但是规模都不大,缺少名牌产品,合并前的3家工厂都是中型工厂,在能力、资金上都不能和大的工厂抗衡,这样就自然而然想到组合起来。

  于是,五个股东开始实行分工,有人负责广告策划,企业规划,有人负责市场,有人负责开发,有人负责制度和管理。

  原先的家族企业都是以"夫妻店"形式运作,组建成报喜鸟集团之后,原来的经营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新的发展。于是,集团做出一个决定:五个股东的夫人必须离开集团,而且,报喜鸟企业中原有的与五位股东有关联的家族成员也要离开。这种看起来"伤筋动骨"的做法,使报喜鸟从真正意义上跳出了家族企业的小天地,成为一个现代企业集团。
  移师上海

  经过几年的发展,报喜鸟已经成为一个定位在高端市场的男装品牌。2000年,报喜鸟的"先头部队"在上海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并且将这里作为为国际企业OEM的主要基地。
  报喜鸟的这一动作可以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且对集团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上海的商务成本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报喜鸟人同时也看到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域间的差别将很快缩小,这样,低成本优势走不了多远。相反,由于上海是国际化的工商业中心,这里有着与温州不可同日而语的优势。报喜鸟的OEM合作伙伴,大都是具有国际声誉的企业,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品牌是在一个偏僻地方生产的。目前,报喜鸟已经同英国玛莎集团、意大利玛佐托集团、LVMH集团等跨国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多品牌战略

  报喜鸟在市场上的营销口号是"永不打折"。在零售终端,报喜鸟一直以高档的形象出现。但是目前的职业装领域,几乎都采用竞价策略。为了避免对"报喜鸟"品牌的零售渠道带来冲击,同时兼顾职业装市场,报喜鸟以"宝鸟"品牌进入职业装领域。目前上海的生产基地并不生产报喜鸟品牌服装,除了OEM产品之外,职业装品牌"宝鸟"也是在这里生产的。
  从优秀到卓越

  2003年,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提出并实施了"从优秀到卓越"转变的发展战略,其核心要点之一是:"打造以知识为基础的国际品牌。"吴志泽说:"由于服装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不一样,人们可能比较容易理解的核心竞争力是:自有知识产权、制药业的秘方、IT行业的领先技术等等。那么服装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们要去找。核心的东西应该是人家学不会也拿不走的。"

  吴志泽认为,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吴志泽指出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有的企业为了走向世界,把中文改为英文,搞得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看不明白,他认为这样就是国际化。吴志泽强调:"你必需要有民族的特点在里面。"如:登喜路,你不管在哪个国家看到,里面总有礼帽,有雨伞,拐杖,一看就是英国的绅士风度。

  我们要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融入到报喜鸟的品牌中,报喜鸟放到国际市场上要有我们独特的民族特点。我们要做的是,不管在哪里,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品牌。你不能在中国搞一个像英国一样的品牌,再进入英国市场,这是行不通的。
  纵观国际成功品牌,无一例外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个性,品牌个性就是品牌的生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报喜鸟把民族性、文化性注入到品牌核心中,传达出报喜鸟独特的品牌个性。我们的服装品牌就是要向这样的知识性和国际性方向发展。

  我们的强国之路不会走得很久。 (文/王玉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09
PULUOMI,我们在那做过,质量,服务非常好,款式很时尚
第2个回答  2010-10-26
红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