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初一上册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生物、历史的复习资料

如题所述

七年级历史』初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免费试题
·初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免费试题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41 推荐程度: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整理]-人教版七下历史期末测试题及参..
·人教版[整理]-人教版七下历史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1 推荐程度:
『七年级历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全部教案)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9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49 推荐程度:
『七年级历史』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同步练习题 1,选择题:...问答:⑴杜甫的《忆昔》反映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时候 这一背景是......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34 推荐程度:
『七年级历史』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60分钟,100分) 姓名( )班级( ) 一,选择题:(本大题36小题,每小题1分,计36分,答案务必填入卷子最后的表格里,否则不给分) 1,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45
;class_id=85
『七年级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免费试题
·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免费试题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1 推荐程度: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复习题
·生物学是研究_和_的科学. 2,_和_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_. 3,生物的特征_,_,_,_,_. 4,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_,_和_三大类,也可以按生活环......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34 推荐程度:
『七年级生物』七年级生物课程标准三百选择题
·1.水稻与稻株旁的稗草,水稻与水稻里的蝗虫,它们的关系依次是( ) A. 合作,捕食 B. 捕食,合作 C. 竞争,捕食...能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86.在阳光不足的地方生长的芒......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5 推荐程度:
『七年级生物』七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34分) 1,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2,生物圈,生物,非生物因素,3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4,400X,装片,左上方5,细胞膜,叶绿体,......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36 推荐程度:
;class_id=76
『七年级数学』七年级数学上下册试卷一(42份)北师大
·七年级数学上下册试卷一(42份)北师大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1 推荐程度:
『七年级数学』七年级试卷下试卷集(55份)北师大
·七年级试卷下试卷集(55份)北师大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6 推荐程度: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附答案)..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附答案)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2 推荐程度:
『七年级数学』七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七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class_id=67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92 推荐程度:
『七年级语文』新人教版初一下七年级下期末总复习完整资料..
·新人教版初一下七年级下期末总复习完整资料1-新人教[全套]】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83 推荐程度:
『七年级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综合试卷(北师大)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综合试卷(北师大)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49 推荐程度:
『七年级语文』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语文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8分) 1.给拼音写出汉字.(4分) jiǎo ( )洁 jī( )...请设想一下,下列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这种情......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483 推荐程度: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练习卷
·课内阅读 (一)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了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603
;class_id=81
『七年级英语』七年级英语期末测试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听力。(2%) I、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或短语。(听两遍) ( )1.A.bags B.box C.boxes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40 推荐程度:
『七年级英语』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2试题
·一.Complete the words according to the sentences and the first letters of the words.(1*7) 根......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55 推荐程度:
『七年级英语』七年级下学期英语期中考试卷
·听力部分(20分) 一,听句子,选择你所听到的单词.(5分) 1. A. shopping...七,完成句子,请根据所给的汉语完成英文句子,每空限填一词.(分) 1.有许多人在那儿......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3 推荐程度:
『七年级英语』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复习资料
·◆Unit 1.Wheres the post office 目标语言:ask for and give directions on the street 重点句型:Is ...在......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72 推荐程度:
『七年级英语』七年级下学期英语Unit4-Six复习练习
·五,将下列句子译成英语:(20) 1, 她的笔友Sam来自美国. __ 2,Tom 在日本有许多笔友. _______ 3,我最...七年级英语下Unit Seven单元测试题 一......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4 推荐程度:
『七年级英语』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单元练习题
·I. 语音.(5分) 选择下面各组单词划线部分的发音情况: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 ) 1. post phone across welcome ( ) 2. b......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9 推荐程度:
『七年级英语』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笔试试卷
·七.作文.(10分) "五一"假期(May Day)就快到了, 写一篇不少于50字的短文,介绍你和你的家人或朋友的假期活动...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笔试试卷2006.4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1 推荐程度:
『七年级英语』七年级下学期英语期中考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 听力部分(15%) 一,选出你听到的句子 1. A. 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B. ...七.根据信息卡回答问题. (5......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8 推荐程度:
『七年级英语』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单元过关练习题(unit1上..
·I. 语音.(5分) 选择下面各组单词划线部分的发音情况: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 ) 1. post phone across welcome ( ) 2. b......
看看吧,能有一些帮助的
祝考试成功~~~~~~~
参考资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04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
21、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形势图》 P33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P36—37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P37
30、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P27、P36
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P37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P38—39
3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P41
3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P41
35、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P41
36、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 P43
37、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 “四诊法”。 P43
38、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P43
39、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P44
40、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P46—P47
41、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他主张“兼爱”“非攻”;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P47—P49
第三章 秦、西汉、东汉(41-67)
42、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定都咸阳。《秦朝疆域图》 P60
43、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44、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45、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P59
46、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在陈建立了政权 P63
47、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P64
48、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P67
49、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50、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68—69
51、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P69
52、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治理黄河。P73
53、汉朝时用耧车播种,纺织业中也有了提花机 P73
54、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P74
55、 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P77
56、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P78—79
57、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P79
58、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P83
59、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班超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者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P84—85
60、
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P83
61、 我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开始于西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P87
62、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P88
63、 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P88
64、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编写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P89
65、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尊老子为教主。P92—91
66、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写了《论衡》一书。 P93
67、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编写了《史记》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P94
68、秦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P95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68-84)
70、 200年,曹操对袁绍的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P102
71、208年,曹操对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P103—104
72、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P105
73、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省),加强了夷洲与大陆的联系 P106
74、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P108
75、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P109
76、316年西晋灭亡,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P109
77、383年,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 P11O
78、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79、北魏分裂后,北方先后出现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P116
80、 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P118
81、北朝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P119
82、北魏的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P119
83、东晋的王羲之有代表作《兰亭序》,称后人称为“书圣” P122、
84、东晋的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P123
85、南朝的思想家范缜,他撰写了《神灭论》。P124
86、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P124

问答题:
1、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P38—39
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君主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成就有哪些?P46—47
答:思想上: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上: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3、评价秦始皇。 P57、P62
答: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顺民心,完成统一,他自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修长城开发南疆,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他又是一个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修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3、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此措施?P68、P74、P78
答: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②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④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5、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有哪些?P111
答: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耐旱耐寒作物。
③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④民族融合加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⑤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
答: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进一步实行了改革
内容: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意义:1、促进了民族融合.2、传统汉文化得到发展
第2个回答  2010-11-04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B.那几个士兵到处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可是找不着。
C.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但磨不平那一颗颗硬币大的小凹凼。
D.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B.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C.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D.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6.标有序号的地方,应该填人的恰当的标点符号是 ( )
我想用诺贝尔奖获得者①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来结束本文②“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意③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为下段文字选择一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
我平时叫她口阿妈口,连口长口字也不带口但到憎恶她的时候,口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A.“”“”;——, B.“”“”,……;
C.“”“”,——; D.“”“”;……;
8.修改病句。
(1 )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寄予很高的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
(2)从世界杯上的表现来看,我国的足球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3)许多下海经商的人成了高薪阶层,相比之下,大多数政府官员却成了“清水衙门”……
(4)如果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
9.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三百来斤左右。
B.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
C.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台阶遮出一大片绿阴。
D.他觉得终于可以造屋了,便破土动工,选定一个日子。
10.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二、修辞与表达方式
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 )
(2)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 )
(3)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 )
(4)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 )
(5)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 ( )
(6)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 ( )
(7)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 ( )
2.指出下列句中描写长妈妈时所用的描写方法。
(1)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
(2)“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 ( )
(3)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 )
3.指出下列句中描写父亲时所用的描写方法。
(1)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 ( )
(2)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 )
(3)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 )
4.下列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B.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D.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5.下列不含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
A.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B.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C.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D.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6.对于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他)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2)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3)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
A.拟人 比喻 反问 B.拟人 反复 设问
C.排比 反复、比喻 设问 D.排比 反复 设问
7.下列修辞手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 ( )
A.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B.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
C.(农妇)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
D.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8.下列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
A.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
B.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
C.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D.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9.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式正确的一项是 ( )
(1)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2)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
(3)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4)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
A.外貌 神态 动作 语言 B.外貌 心理 动作 语言
C.外貌 心理 神态 语言 D. 外貌 动作 神态 语言
10.下列句中的对偶句有(多项) (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下列句子中属于祈使句的一项是 ( )
A.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B.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
C.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D.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1
12.下列句子中没运用描写方法的一项是 ( )
A.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B.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C.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D.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三、衔接与排序
1.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毹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
A.那时我是很聪明的。 B.那时我真傻。
C.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D.那日{不是很聪明吗?
2.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1)又隔了几天,他整个人走到台阶上去,说全冻实牢了。
(2)这位年轻人连外出谋生的人也大半不认识,老信客说了又说,比了又比,
(3)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干丈夫生命的代价, 。
A.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 B.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
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 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
C.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 D.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 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 都不相信只有这一点点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他是班上的清洁委员,很爱护环境卫生。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看到了地上有纸团,他很自舅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筒里, ,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A.班主任发现了他 B.班主任发现了自己
C.自己被班主任发现了 D.这被班主任发现了
4.填在文段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画自古便有一条“计白当黑’’的准则, ,显示的是一种静默的力量,一种空白自丰满。尤其是在水墨画中,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胸襟人品。
①表示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音乐境界 ‘
②就像音乐中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③“计白当黑”被运用得出神入化
④作者运用“计白当黑”出神入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按照课文,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
①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②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第六十四军以及一些民团,现向襄阳逃窜。
③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封、南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
④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被俘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来宋希濂。
⑤最近宋希濂升任了徐州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所主任去代替原任的杜聿明。

6.按课文内容,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
①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
②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
③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④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
⑤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
正确的顺序是:
7.下列一首古诗顺序被打乱,请按照其思想内涵重新排列顺序。
①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正确的顺序是:
8.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它在我所感觉的世界里缠绕着,缠绕着。
②它在世纪的沧海桑田之中缠绕着,无声无息。
③我想那一定是一个启示,从百年之前就开始书写,写过风流写过劫难,终将又写复兴。
④它在阴云下缠绕着,无声无息。
A.③①④② B.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9.将下面的内容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
①但近年来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种类象剧减少。
②海洋里丰富的食物资源,千万年来滋养着人类。
③长期的过度捕捞使全世界2/3的产鱼区繁殖量不足,捕鱼区域只能向深海推进,这更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
④海洋里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A.④①②③ B.②④③①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10.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宇到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宴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D.一片冬日的阳光
正确的顺序是:
四、语言运用
1.给下列横线上填人恰当的成语。
(1)圆明园是一座了不起的 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2)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 ,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
(3)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 了。
(4)这部 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2.凭借语感,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
啊,友情!人间怎能没有你?愿你像和煦的阳光,常常照耀着我们的胸怀;愿你像清新的空气,时时输向我们的心房; 使每个人是健康的,美好的,愉快的,坦荡的,文明的,一往无前的……
3.古代诗词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里,秋高气爽、鹤冲云霄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 。”而在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 ,
。”
4.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因为有了水而有了灵性,有了生机。水是有灵魂的。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 ,如 。
5.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 ,依旧遗憾; ,
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6.仿照例句造句。
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 000名被残杀的人。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无论如何,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

7.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小学后,母爱 , , 。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8.下面是一段简短的议论性文字。参考提示,为语段的前两个空白处各补写一个句子,并在第三个空白处用一句概括性的话为这段文字做总结。要求补写的三个句子合乎文意,与整段文字衔接顺畅。
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假如当初商纣王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假如 (1) ?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又哪能称雄于六国?如果 (2)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3) 。
提示:吴王夫差———伍子胥 蔡桓公一一一扁鹊 楚怀王———屈原
鲁庄公———曹刿 齐威王———邹忌 唐太宗———魏征
(1)
(2)
(3)
9.仿写,注意画线的语句,恰当运用数量词表现情景。
例句: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仿句:
lO.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然后答题。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向“等待父亲凯旋的女儿”吴悠伸出橄榄枝。22日,人大招生办正式承诺,如果吴悠高考能达到人大录取线,学校将按照有关政策,尽可能满足她到人大深造的愿望。同时,人大有关负责人还表示,“如果与吴悠一样品学兼优”,这一承诺也适用于所有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
4月17日,一封“爸爸,女儿等待你凯旋”的信件感动了很多人。北师大附中高三学生吴悠和她在佑安医院传染科工作一个多月没有回家的父亲迅速为人熟知。
新闻背景介绍:2003年春,自中国内地发现“非典”病例后,许多战斗在非典前沿的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甚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截至2003年4月25日,仅广东省就有4位战斗在非典前沿的医护人员因感染非典而长眠不醒。
(1)给这则新闻取一个标题。(字数控制在15字以内)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所报道的内容。

11.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湖南日报5月27日讯 今日又有一种新型客机在长沙升空。自此从长沙乘坐南航班机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旅客,就可以坐上由南航公司引进的首架波音737—800型客机,开始更加舒适的空中之旅了。
据南航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张和平介绍。南航公司斥资13亿元引进的波音737—800型客机,是波音公司737飞机系列中最优良的机型。据悉,另外两架客机年内到货后,也将投入湖南分公司运营。
五、文学常识
1.文学常识填空。
(1)《芦花荡》是著名作家 的“白洋淀纪事之二”,“白洋淀纪事之一”是《 》
(2)第一单元我们学过 (国藉)西蒙诺夫的一篇战地通讯,标题是《 》
(3)《亲爱的爸爸妈妈》作者是美籍华裔女作家 ,文章呼唤世界需要

(4)雨果是 (国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 》《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5)你看过哪些有关战争的名著?请写出一部。
著作:《 》;作者: ;主人公: ;描写了 战争。
(6)《背影》选自 的《 》,作者字 , 人, 家、 、 。
(7)《大道之行也》选自《 》,这部书是 家经典之一, (朝代) (姓名)对秦汉以前各种 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8)一篇新闻可分为 、 、 、 、 五个部分,其中 是新闻的主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9)《阿长与<山海经》》选白鲁迅的《 》。请再列举出这部散文集的其他两部作品:《 》《 》。
2.下列对新闻(消息)体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是新闻(消息)的特性。
B.就结构而言,新闻(消息)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C.新闻(消息)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它与记叙:记叙要素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说新闻(消息)是记叙文的一种。
D.对于新闻(消息)要素,西方有五w之说,即WHAT(何事)、WHO(何人)、WHEN (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桃花源记》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B.《陋室铭》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
C.《爱莲说》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周敦颐。
D.《石壕吏》作者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干校六记》。
B.杨绛女士翻译的《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是个骑士。
C.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围城》。
D.《谈艺录》《管锥编》代表了钱钟书先生学术上的最高成就,它们都是新中国成立版发行的。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望岳》——杜甫——唐代——《杜少陵集》
B.《大道之行也》——《礼记》——春秋—— 孔子
C.《核舟记》——张潮——明代——《虞初新志》
D.《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周元公集》
6.关于“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用来警戒自己的文字叫“铭”。
B.“铭”原来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比较自由,一般不用韵。
C.古代刻在器皿上用来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7.下列作家按国别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狄更斯 莎士比亚 安徒生
B.契诃夫 列夫·托尔斯泰 普希金
C.高尔基 西蒙诺夫 奥斯特洛夫斯基
D.雨果 巴尔扎克 莫泊桑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短文。“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描写,可以议论,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B.“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伊的《核舟记》。前者记叙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C.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诗史”。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
D.《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9.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br>
第3个回答  2010-11-07
期中前三个一至三单元重点字词单元解词练习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3.训诫:告诫,教导
4.嶙峋:形容人瘦削
5.眩:眼睛昏花
6.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7.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8.收敛:收拢,合拢
9.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10.宽恕:宽容饶恕。恕,饶恕
11.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12.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1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14. 纳罕:惊奇、诧异
15.盘虬卧龙:形容树干像卧龙一样盘旋环绕
16.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17物外之趣: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18.项:颈,脖颈
19强:通“僵”,僵硬
20.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21.徐:慢慢地
22.唳:鸟鸣
23.怡然自得:形容俺是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24.可望而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25.濯:洗
26.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是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27.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弦,弦乐器;管,管乐器
28.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29.俗子:鄙俗的人
30.低回:留恋
31.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32.审美: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
33.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34.闲适:清闲安逸
35.窖:收藏东西的地洞或坑
36.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37.泯:灭
38.厄运:不幸的命运
39.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匪,非、不
40.猝然:突然
41.时习:时常的复习
42.说:通“悦”,愉快
43.愠:生气,发怒
44.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5.吾:人称代词,我
46.日:每天拿
47.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48.信:真诚,诚实
49.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50.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51.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52.殆:有害
53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54.是知也:这是聪明的。是,此、这。知,通“智”
55.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56.弘毅:刚强勇毅
57.凋:凋谢
58.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59.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60.朗润:明朗润泽
61.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62.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63.繁花:密密地开着的花
64.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65.卖弄:炫耀
66.宛转:同“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67.烘托:衬托
68.舒活:舒展,活动
69.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70.黄晕:昏黄不明亮
71.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72.髻:在头顶或脑后挽束起来的头发
73.芊芊:草木茂盛
74.黛色:青黑色
75.主宰:统治
76.灵秀:灵活、美丽
77.磅礴:气势盛大
78.终极:最后的终点
79.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80.匍匐:爬行
81.滋:滋生
82.融融:暖和的样子
83.澹澹:荡漾的样子
84.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85肥硕:果实又大又饱满
86.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87.丁丁:伐木声
88.寥阔:高原空旷。也作寥廓“
89.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90.清洌:水清
91.梦寐:睡梦
92.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93.星汉:银河
94.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幸,庆幸。至,极点。
95.次:停泊
96.残夜:夜将进未尽的时候
97.客路:旅途
98.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
99.暖树:向阳的树
100.不足:不够

期中前三个单元解词
1.隐秘:
2.一瞬间:
3.训诫:
4.嶙峋:
5.眩:
6.啜泣:
7.小心翼翼:

8.收敛:
9.聒聒:
10.宽恕:
11.卑微:
12.一丝不苟:

13.忍俊不禁:
14.纳罕:
15.盘虬卧龙:
16.秋毫:

17物外之趣:
18.项:
19强:
20.素帐:
21.徐:
22.唳:
23.怡然自得:

24.可望而不可即:
25.濯:
26.点缀:
27.繁弦急管:

28.红灯绿酒:
29.俗子:
30.低回:
31.具体而微:

32.审美:
33.风韵:
34.闲适:
35.窖:
36.得失之患:
37.泯:
38.厄运:
39.获益匪浅:
40.猝然:
41.时习:
42.说:
43.愠:
44.君子:
45.吾:
46.日:
47.三省:
48.信:
49.传:
50.温故而知新:

51.罔:
52.殆:
53女:
54.是知也:

55.见贤思齐焉:

56.弘毅:
57.凋:
58.其恕乎:

59.欣欣然:
60.朗润:
61.酝酿:

62.赶趟儿:

63.繁花:
64.呼朋引伴:
65.卖弄:
66.宛转:
67.烘托:
68.舒活:
69.花枝招展:

70.黄晕:
71.响晴:
72.髻:
73.芊芊:
74.黛色:
75.主宰:
76.灵秀:
77.磅礴:
78.终极:
79.春华秋实:
80.匍匐:
81.滋:
82.融融:
83.澹澹:
84.闲情逸致:
85肥硕:
86.栖息
87.丁丁:
88.寥廓:
89.枯涸:
90.清洌:
91.梦寐:
92.竦峙:
93.星汉:
94.幸甚至哉:

95.次:
96.残夜:
97.客路:
98.水面初平:

99.暖树:
100.不足:
第4个回答  2010-11-01
可以直接上网搜

参考资料:我是网虫

第5个回答  2010-11-0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