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执行此次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次任务有望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2020年11月24日,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第三步拉开序幕。
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将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扩展资料:
研制历程
2020年9月,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透露,嫦娥五号将于2020年底前发射,实现月球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
11月17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同月下旬择机实施发射。
11月23日18时30分许,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开始加注液氧液氢低温推进剂,计划于24日凌晨4时至5时择机实施发射任务。
12月4日,旗开月表,五星闪耀。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国旗展示的照片。这是继嫦娥三号、四号任务后,五星红旗又一次展现在月球表面,同时也是五星红旗第一次月表动态展示。
嫦娥五号预计年底前发射,发射成功后意味着将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将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扩展资料:
嫦娥五号主要面对取样、上升、对接和高速再入等四个主要技术难题。同时,嫦娥五号的系统设计面临五大挑战。
第一是“分离面多”。相较于神舟飞船和“嫦娥三号”均只有两个部分需要分离,即两个分离面,“嫦娥五号”有5个分离面,分别是轨道器和着陆器组合体、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轨道器和支撑舱及轨道器与对接支架。这些分离面都必须“一次性成功”。
第二是“模式复杂”。探测器需要经历多个飞行阶段,还需要完成月面采样、月面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地球大气高速再入返回着陆等关键环节,并且设计约束多。
其中,上升器与轨道器需要在距离地球38万千米的月球轨道上完成对接,在这里无法借助卫星导航的帮助,需要依靠探测器自身实现交会对接。
第三是“细节严酷”。为获取月壤样品,“嫦娥五号”无人采样器将通过采样钻头深入月球内部和采样机械臂月球表面采样两种方法,再把样品转移到上升器,由上升器与轨道器对接,最终把样品转移到返回器,整个环节必须分毫不差。
第四是“温度控制”。月球表面白天温度约零上180摄氏度,夜间零下150摄氏度,昼夜温差约330摄氏度。另外上升器发动机点火瞬间达到上千摄氏度,如何避免烧毁上升器和着陆器,对研制团队提出挑战。
第五是“瘦身压力”。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对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重量有严格的约束,一方面要尽可能对分系统进行“瘦身”,另一方面,因为备份产品较少,必须确保质量可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嫦娥五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人们对于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脚步,由最开始的美国的阿波罗号顺利登陆月球,那是人们第一次见到月球,随着人们对于月球的探索,航空航天计划也在各国收到了极大的关注,同样,我们中国也在为之努力奋斗,从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一直到现在马上就要进行发射的嫦娥五号,这段进程中国一直在稳扎稳打,而我们的嫦娥五号也准备在2019年年底进行发射了,那我们的嫦娥五号发射以后意味着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要从嫦娥三号开始说起,2013年12月,嫦娥三号首次登上月球,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并且成功的完成了对月球的巡测,2019年1月,嫦娥四号顺利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同样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月球的背面实现的软着陆,嫦娥五号肩负着采集月球土壤样本的艰巨任务,同时嫦娥五号要做到对于月球表面的地质勘探的任务,任务量巨大,并且非常困难,并且嫦娥五号是我国实行“绕”“落”“回”中的“回”最后一步,所嫦娥五号是我国首个无人月面取样返回航天器,也同样肩负着我国探月计划的收官之战,可以说嫦娥五号顺利发射承载着我国对于月球探索计划的收官之战,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嫦娥五号的顺利发射也意味着我国对于月球的探索过程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我国对于月球的探索计划可能随着嫦娥五号的发射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我国的航空航天计划确并没有停止,甚至可以说不敢松懈,随着不断地发展 ,我国现在已经提出了对于火星的探索计划,并且一直在着手准备了,我们国家不管是在月球探索的过程中或者是在火星探索过程中,中国从来不走别人走过的路,我们要走自己的路,走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路
最后祝愿我们伟大的中国在航空航天事业上面取得巨大的进步,不只是在探月工程中取得胜利,也包括在探索火星过程中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