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

如题所述

——2021年中国养老产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2022年市场规模或突破10万亿【组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老年市场正不断扩大。然而,养老市场却面临供应不足的问题。当前养老模式结构与国务院提出的“9073”模式结构存在差距,机构养老的数量和质量仍有待提高。供应不足导致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养老服务市场。
在需求方面,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老龄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老年人消费能力的上升,都在推动养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这为养老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2022年养老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0万亿。
养老市场的供应不足问题亟待解决。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2月发布的《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养老产业是以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为目标,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养老及相关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老年市场不断扩大,但企业供给却未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主要是“9073”模式,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目前,我国养老模式结构为居家养老占市场份额的96%,社区养老占3%,机构养老占1%,与国务院提出的“9073”模式结构仍有差距。尽管2016-2020年间,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从2.8万个增长至3.8万个,但相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仍有增长空间。
当前养老市场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一方面是高端养老地产项目不符合多数人群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养老机构交通不便,服务质量不高,不符合中档养老机构的需求。因此,面对消费升级和健康需求的变化,需要更多多样化、专业化、针对性的市场开发。
中国养老市场供应不足的问题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进入。据AgeLifePro统计,截至2020年底,至少有11个国家的40家公司进入中国养老市场,遍布17个省份,已建成44个项目。其中,美企和日企成为进入中国养老市场的主力,占比超过50%。
中国自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老龄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数据,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7.3岁。2020年全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约有1.77亿,占全国人口的12.64%,已超过国际老龄化国家7%的标准;60岁以上人口约有2.68亿,占全国人口的18.87%。老年人消费能力的上升也在推动养老服务需求的增长,2020年城乡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约为16307元,医疗支出占比较2014年提升了9.2%,显示老年人对健康的追求明显提高。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速,中国养老市场一直保持较高增长。2018年中国养老市场规模已超过6.56万亿。中产阶级养老意识的扩大将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需求的增长。巨大的老龄社会为养老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2022年养老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0万亿。
想了解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