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工作发展目标包括

如题所述

1. 法律分析:我国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达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 法律依据:行动的依据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该纲要确立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 经济目标: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并在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使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应保持平衡协调,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4. 产业升级: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程度,促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支持新产业和新业态的成长,增加服务业的比重。
5. 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提高创新要素的配置效率,确保在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
6. 发展协调性: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显著提高。优化城镇化质量,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优化发展空间布局。
7. 扩大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优化进出口结构,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8.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完善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增加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年限,确保就业市场稳定,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
9. 消除贫困:按照现行标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10. 社会文明提升:显著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化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营造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
11. 生态环境改善:总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水平,有效控制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和碳排放总量,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
12. 制度建设:完善各方面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
13. 社会治理:健全人民民主,建设法治政府,提高司法公信力,确保人权的实际保障和产权的有效保护。
14. 经济开放: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军事体系,提高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