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怎么养?要多长时间才能开花?

如题所述

水仙花的养殖方法包括土栽、沙栽、水栽以及雕刻造型。养殖技术并不复杂,关键是要保持温度在15℃左右,阳光充足,并且要经常浇水、换水。通常情况下,养殖25天到30天后即可开花。
水仙花属于石蒜科,水仙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花卉。其鳞茎肥大,呈卵状球形,外皮呈棕色。水仙花不育,无法进行有性繁殖,因此主要依靠无性繁殖。水仙花的原产地主要集中在欧洲中部、北非和地中海沿岸。在我国,水仙花的栽培主要分布在福建漳州和上海崇明两地,此外,还有一些内地的地区也有栽培。
漳州水仙球的磷茎肥大,形状美观,容易长出脚芽,且脚芽对称,花芽多属于多花型水仙,主要有单瓣花(金盏银台)和重瓣花(玉玲珑)两个品种。上海崇明水仙球的鳞茎较小,鳞片紧密而薄,不易长出脚芽,且脚芽不太对称,花芽较少,属于单花型水仙。
在北京地区,水仙花多数采用水养方式,很少用土栽植。在栽植之前,挑选水仙球时,首先要看球的外形是否丰满坚实,外棕色鳞茎皮是否完整,芽和根是否已经生长出来。水仙球的颜色也是判断其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深褐色的外鳞茎皮光亮者通常较好。轻轻摇晃水仙球,如果感觉坚实且有弹性,说明质量较好。如果球体重量较轻,松软无弹性,则可能脱水严重,水养后生长不佳,花少、花期短、香味淡,甚至可能出现哑花。
水仙球的桩数是衡量其花芽多少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水仙球,主鳞茎球周径长25厘米以上的为10桩,24.1~25厘米的为20桩,23.1~24厘米的为30桩,22.1~23厘米的为40桩。水仙球的桩数与花芽数量并不完全成正比,每个花农的种植技术、施肥种类、栽植行距、栽植时间、灌水多少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花芽的数量,因此同一桩数的水仙球,花芽数量也可能有差异。
水仙花的栽培管理相对简单。栽植前应先剥去褐色干皮,除去鳞茎球底部的泥土,用刀片清除干净根盘上的枯根,注意不要伤害到新生根盘。然后松口,松口有利于花芽并列生长。从鳞茎球并列芽的间隙处用刀片自上而下开1-2处刻伤一小缝,但不要碰伤花芽。将鳞茎球放入清洁水中浸泡24小时后取出,用干净的沙布、脱脂棉或小毛刷轻轻清除刀伤处流出的粘液,然后将其直立放在水仙浅盆中固定稳住,加水没过根盘即可。
水养水仙花不需要施肥,只靠清水就能生长发育,因此对水质要求较高。水养水仙最理想的水质是没有污染的井水或泉水。如果使用自来水,最好先将自来水在清洁的盆中或水桶中晾晒1-2天,使其中的化学物质挥发或沉淀后再使用。如果水中的杂质或化学物质过多,水仙的根尖容易变质发霉,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会影响水仙的生长发育。
养水仙花需要每天定期更换盆水,并且每天要向水仙植株喷洒1-2次清水,保持环境湿度。在栽植后期,如果环境过于干燥,会使花蕾苞膜脱水变干,韧性增加,导致开花时花苞难以破裂,常形成“哑花”。花苞外面的苞膜不易破开时,可以使用人工方法破开花苞,但不可一次性将苞膜去除,应分3次进行,使苞膜内的花蕾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以免对花蕾生长不利。
温度对水仙花的生长发育和开花时间有密切关系。水仙花喜温暖、湿润、喜阳光,忌高温,又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在北京地区,水养盆栽水仙应放置在光照充足,白天平均温度10-15℃左右,夜间最低温度5℃左右的栽培环境。如果想要在元旦开花,需要栽植45天左右;如果想要在春节开花,需要栽植30天左右(2月份)。水仙鳞茎球从水养到花朵开败整个过程中,其理想温度是两头低中间高。前期为复壮生根期,温度要适当低些(5-10℃),可以抑制叶片生长以利生根;中期温度要适当的高一些(10-15℃),以利叶片和花蕾的生长;开花期温度适当低些(7-10℃),使花的衰老期推迟,花期可以延长一周左右。栽植时注意不要把水仙放置于暖气片附近或火炉旁,温度高会引起叶片、花梗徒长,变得细而长,开花少甚至不开花,叶片变黄而薄,东倒西斜失去观赏价值。天气晴朗,室外温度在5℃以上无风时,可以将水仙放置室外向阳背风处,日落前再将其移入室内,这样能防止叶片、花梗徒长,使水仙植株长得矮而壮,提高水仙的观赏价值。
漳州水仙还讲究雕刻造型水养,所挑选的鳞茎球,具有能雕刻培育出表现主题思想所需要的形态。选桩头大、体形矮长圆、主芽微露、肥硕丰满、皮色光润、地盘平滑、脚芽匀称、底部未出新根的磷茎球。如果想要雕刻培育出集自然美与造型美于一体的,别具韵味的水仙雕刻精巧造型技艺和优美的意境,关键是雕刻技术的熟练程度和水养时光照和温度的管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