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复读之后,不想复读了怎么办?

如题所述

高考失利,你会选择复读吗?作为一个参加过三次高考的学渣,我觉得自己还是有那么一点发言权的。先简单来说下自己参加三次高考的经历。第一次高考,由于高一高二都是玩过来的,虽然高三幡然醒悟、奋起直追,也确实取得了些进步,班级排名从倒数几名进入到前十。但是第一次高考依然没考好,成绩只能上本三,没去,因为学费贵啊!

第二次高考,考上了一所安微的二本院校,报道的时候跟着我爸去学校转了一圈,发现学校很小,教学楼很破旧,宿舍黑漆漆的暗无天日,我跟我爸说我不在这念,所以就回去了。第三次复读其实很轻松,我没怎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很多课也没去上,晚自习也经常一个人窝在家里打游戏,虽然吊儿郎当,但是由于那些知识点都念了三年了,成绩倒也不差,最后考了一所还算不错的学校,只是值得吗?我自己也不知道。下面来说说哪些高考失利的人更适合复读:

确实有实力的,但是高考临场发挥没发挥好,自己又有决心再拼一年的;成绩一般的,但是复读的决心很大,学习效率高,之前没认真读书的,家里条件又允许的,可以再多一次尝试,万一上了呢。

哪些人我又不建议复读呢?有以下几个:

有实力,但是没决心的,不要去复读。因为这一年会很苦,承担的心理压力要比应届高三学生大得多,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复读过程中松懈、堕落了,最后的结果很可能还不如之前的高考成绩。成绩一般的,学习效率很低,虽然不甘心很想去复读,但是建议也不要去复读啦。在我三年的高考生涯中,我看过很多这样的学生,每天就像小蜜蜂一样辛勤,整天钻在厚厚的书本里,但是,没有效率,所有的努力都是白搭,所有的努力也仅仅是看起来很努力,有用吗?最后的结果是很少能把高考成绩提高,还白白吃了一年的苦。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天赋,你的天赋可能不在读书高考这,浪费的这一年你应该去寻找自己的天赋才对。当然还有很多家里连逼带骗的未列举的情形,欢迎你们补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7

7月23日记者到深圳城市学院高考复读学校采访,左自军校长的一句话就让记者感受到今年深圳高考复读市场的火爆。业内人士普遍估计,2017年高考复读生数量会超过3000人,比去年增加一半。

市场三分重奖招揽优生

深圳复读市场火爆,蛋糕被谁分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场基本被深圳城市学院、教育机构、民办高中学校"三分天下"。而公办学校不办复读班,是因为2008年教育部就禁止所有公办中学举办高考复读班,公办中学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而广东省、深圳市早在2002年就提出公办高中禁办复读班。

记者了解到,深圳复读市场的蛋糕主要被深圳城市学院和社会教育机构分享了,民办高中学校招收的人数较少,且采用插班到应届班就读的方式不被大多考生和家长接受。

市场火爆也带来激烈竞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重奖招揽优生是大家都在采用的措施。深圳城市学院在招生简章中表示:达到一本线的学生前往复读,免收学费;超过二本线60分以上(含60分)但未达到一本线的学生,减免学费6000元。另外,对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复读生,每位一次性奖励10000元。

一家教育机构也在招生简章中承诺:复读同学考上北大、清华奖励2万元;考上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几所名校奖励5000元。

在决定是否复读前,学生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评估,比如那些考试成绩介于本科和重本、专科和本科之间的学生可以考虑复读,“这种情况学生本身接受能力还可以,可能原来高一高二没认真学,导致高三一些知识点没复习到位,通过1年巩固提高,可能成绩会有所提升。”高考已正常发挥的学生不适合复读,“因为他们此前已尽力,再选择复读,提升空间不大”。更现实的是,复读一年的费用可能比上一年大学花费还要多。

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复读时既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对考生的心理压力也是各种各样,有的人对过去的抱怨,对曾经与自己一起奋战的同胞们,或许因为优势与势力,或许是因为运气比自己好,从而导致很难让大人们捉摸的心理因素。一方面也由于年龄的影响,生活枯燥与压抑,同时有时也会经受不住自己人生特殊时期带来的考验。

高考复读后在第二年中若是考出好成绩,超越了上一年,实属不易。这其中的综合努力,与自己的心灵与思想作斗争远远地超过了纯粹为高考而复习的努力。有很多学生高考之所以失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偏科现象严重,有些科目基础薄弱,高考成绩很不理想,以至于影响到整体的成绩,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短板效应”。

存在这样的情况时,复读生应该着重加强薄弱环节,那么,在复读班学生人数众多,老师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时,最好选择信誉好、可信度高的教育机构或者有经验的家教进行针对性的专门辅导,帮助基础科目薄弱的学生尽快提高该科成绩,以达到整体成绩的改善。

第2个回答  2017-12-27

辽宁高考状元刘丁宁为了进入北大中文系“追寻更纯粹的国学”,放弃学籍和72万全额奖学金,回母校复读,如今再以666分成功“卫冕”文科状元。连续两年问鼎辽宁省高考状元,弃港大选北大,“学霸”刘丁宁的选择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赞其勇敢寻梦,有人弹其愚蠢,也有人质疑内地的高考状元不适应香港大学的土壤。事实上,刘丁宁并非第一个选择复读的高考状元,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选择复读的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缘何选择复读

2013年高考,刘丁宁以668分考入香港大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但开学仅一个月,刘丁宁就辞别香港大学,重回高中复读。她的低调退学却引来轰动效果,关于退学原因的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刘丁宁复读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徐楠告诉记者,“一开始我们也不希望她回来,希望她能适应那边的环境,但这孩子挺有主见和主意。”徐楠透露,港大的课程设置与刘丁宁想学的内容有些差距。刘丁宁觉得,在香港一直待下去,考研究生再回到北大,花费这个时间没有任何意义,这不是她想追求的,干嘛在这儿浪费时间,与其这样不如再重新选择一次。

复读的高考状元,以前有,以后还有

退学复读的高考状元,刘丁宁并非第一人。2005年德州齐河县的高考理科状元吕德鑫,总分669分,入读同济大学。2008年,已经是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的他,选择了退学复读。吕德鑫告诉记者,大学并不像他想的那样,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也不感兴趣,自己在大学里混日子,错过了转专业、修双学位的机会,也没交到知心朋友。于是他选择了退学复读,想重新开始,复读目标是北大或香港高校的商科专业。

退学复读的高考状元,刘丁宁也并非最后一个。2014年湖北高考荆州市的文科状元肖雅欣,总分620分(语文128,数学140,英语141,文科综合211),可是当得知自己的分数时,肖雅欣脸上没有喜悦,只有更多的遗憾。她在微博表示:自己可能准备复读。因为起初以为620分的总分仅能入读人大,所以比较失落……

被疑是"枪手"的高考状元

浙江嘉善县高考文科状元陈一天,也是一名退学复读的高考状元,使他进入公众视线的,不只是连续三年选择复读,更多的是高分复读背后是否隐藏着“职业考生”的真相。

陈一天,四度参加高考,成绩分别为636、617、678、679,这样的高分足以入读名校,而他却非清华北大不上,复读三年。作为高分复读生,他连续三年出现在浙江新理想高复学校“光荣榜”上,成为这家学校对外招生宣传的活招牌,也因此被质疑是"枪手"。

2010年高考成绩揭晓后,就有考生在百度"知道"里发问:嘉兴嘉州新理想高复(新理想高复嘉兴校区)招生发生了一件怪事,“去年看到广告上有一个叫陈一天的同学文科678分,怎么今年又出现了一个叫陈一天的人,分数又变成了679分,这是什么原因呢?”而举报的老师说:“这名学生已经至少在这里高复了3年,年年都是高分。早就有家长来问,学校为了做宣传是不是找'枪手'考高分?”举报人称,像陈一天这样的优秀学生,学校每年支付的费用是15万元。

陈一天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否认是新理想高复的“枪手”,他说自己有很重的北大情结。

据陈一天自述,他2007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报考浙江大学,高考636分,与与浙大当年的最低录取分持平,最后没有被录取。2008年,高考复读第一年,他考了617分,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但他嫌专业不好,加上自己对未进入北大实在不甘心,于是读了没几天选择了退学。2009年,高考复读第二年,他考了678分,被复旦大学录取,但最后没有进入他所喜欢的经济专业,而是被调剂到了英语专业,决定再试一年。2010年,高考复读第三年,也是陈一天第四次参加高考,成绩是679分,他填的志愿是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但是,2010年北大在浙江的文科录取分数线是686分,这意味着陈一天将再次无缘北大。

湖北安徽最盛产高考复读状元

无论是刘丁宁,还是上述提到的吕德鑫、陈一天,很多复读状元都已经考上香港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复读的唯一目的就是考取北大清华等中国顶尖大学或追求自己心仪的热门专业。

据中国校友会网所近日发布的《2014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的2009-2013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中,全国共有25名高分复读生问鼎中国各地区高考文理科状元,占状元总数的5.98%。其中,2013年有6名复读生问鼎状元,2012年、2011年和2009年各有5人;2010年有4人。从高考复读状元的地区分布来看,湖北省高考状元中复读生人数最多,有5人,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安徽省有4人,名列第二;山西省和重庆市各有3人,并列第三;河南省和江西省各有2人,广西自治区、黑龙江省、湖南省、吉林省、辽宁省、山东省各有1人。

相比而言,全国高考复读生状元较为集中在湖北、安徽、山西、河南、湖南、吉林、山东、重庆等省市,这些省区的大量考生常将读大学作为改变人生命运的首选路径;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厦门大学博士冯用军副教授指出,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区未出现或较少出现高分复读生状元,这不仅与北上广等省市的大学多、录取分数偏低、高考录取率高等有关,还与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和求学就业多元化有关。

高考状元复读背后的制度思考

高考状元从港大退学复读,再度成为状元,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彪悍”的“学霸”,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要上北大,按照规定,必须复读,这是很荒谬的事情。”这凸显出了我国内地高等教育体系缺乏自由转学制度的短板。熊丙奇说,如果一个学生进入大学后,感觉不适应这个学校或者认为该校不适合自己,他可以申请转学。大学排行榜中也有“新生留校率”的指标,这样学生有了选择权,也能倒逼学校提升教育质量。

业内专家表示,如果能实行学生的自由转学或者自主录取入学,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无疑能极大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竞争机制,对内地高等教育体制的提高也是一大促进。

第3个回答  2017-12-27

有人认为,复读是一次相当重要的人生选择,却并不是一道必选题。那么,究竟该不该选择复读?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复读?如何选择复读学校?

问题1:哪类落榜生适合复读?

问题1:哪类落榜生适合复读?

第一,有强烈复读欲望的考生:这类考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今年的高考成绩不符合预期。考生对结果心存不甘,很想通过一年的努力拼搏,争取明年考上理想的大学。

第二,高考发挥失常的考生:这类学生高三平时基础扎实,成绩优异,综合水平颇受认可。一般来说只要他们通过半年(参加春考)或一年的复读,并加以适当的考试心理调节,第二年高考成绩基本都能提高30分-50分。

第三,有学习潜力的考生:这类学生脑子很聪明,学习能力也不差,只是在高中阶段,没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在经历过这次高考失利的打击之后幡然醒悟,决心要好好为了自己的前途,再全身心投入地拼搏一次。

问题2:不同种类的学生应该如何复读?

问题2:不同种类的学生应该如何复读?

第一,复读冲一本的学生,要对自己的潜力有充分估量;

立志考一本,高考成绩在一本线下20分-25分的学生。通过一年有效复读,一般85%的学生能达到理想的成绩。

立志考名牌,高考成绩在目标名校线下10分-15分的学生。通过一年有效复读,一般80%的学生能进入理想大学。

第二,复读冲二本大学的学生,要对自己的实力有综合考量;

对高考成绩考量:根据历年经验,一般在线下30分以内的考生,用功复读一年本科成功率90%左右;线下60分以内的考生,用功复读一年本科成功率65%左右;线下超过60分的考生,成功率较低,约为35%左右。

平时成绩及学习习惯考量:有些考生受班级学风及师资因素影响,高中阶段基础没打牢,加之学习方法也有些问题,从而成绩不理想。但其实这类考生具有很大的学习潜力和进步空间,若这些有潜力的同学通过高考落榜的刺激,自身激发了想奋发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欲望,那么这类考生今年的努力必能有所收获,离成功不再遥远。

问题3:如何选择复读学校?

问题3:如何选择复读学校?

一、看办学时间。因为教育教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去积累办学的经验。如果是新办的学校,在师资的配备以及教学的管理经验方面都不够成熟,还需要一个过程去积累。

二、看办学口碑。复读这一年最讲究的是师资力量。考生可以向熟悉教育界的人士了解,也可以咨询曾就读的学生及其家长,去了解一个复读学校的口碑,特别是看看进入复读学校的学生,在一年之后成绩有怎样的变化。

四、看教学场所。一个稳定的学习场所能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特别是封闭式复读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校园里学习、住宿,封闭式地高考备战,老师24小时随时随地进行辅导。

五、看师资力量。有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以及有没有系统的管理,对复读生来说很重要。

六、看办学资质。怎样看是否有合法办学资格?主要是注意学校的教学资格是否合法并签订具有法律效益的正规辅导协议。

第4个回答  2017-12-27

十二年寒窗苦读,大多数学生都通过高考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华丽转身,但是,有一些同学或者因为发挥失常,或者没有被自己钟爱的大学录取,最终选择了复读这条路。但是你们知道吗?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复读,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呢?听听龙门教育给的建议吧!

一、“没考上名牌大学,不复读,怎么办?”

没考上名牌大学,不复读,怎么办

二、“没考上本科,就等于没上大学”

没考上本科,就等于没上大学

三、复读不只是知识的重复更是对习惯和耐力的挑战

复读不只是知识的重复更是对习惯和耐力的挑战

高考成绩揭晓后,有些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在考虑该不该复读,有些成绩很高但没考进“北清人复”的也想复读(更何况有的学校复读办开出了极具诱惑力的奖学金!)

但是,在考虑该不该复读之前,请好好想一想你适不适合复读!

哪些考生适合复读?

不是所有落榜生都适合选择复读,一般而言,高考成绩过高或过低的考生,复读的效果不太明显。比较有利于复读的分为以下几种:

哪些考生适合复读

哪些考生不适合复读?

哪些考生不适合复读

你确定要复读了,请好好想一想如何选择复读学校?

如何选择复读学校

目前社会上的复读班如雨后春笋遍地出现,令人眼花缭乱。为此必须经过认真考察、思考才能做出最佳选择。反之,不仅浪费金钱,还要耽误时间,错失高考良机,误了学生的前程。那么怎么进行最佳选择呢?特提供较为合理可靠的五项标准如下:

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甚至是等招上学员来以后再临时租借五方杂处的教室上课的,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当然,不管哪个复读班都必须持有教委下发的《办学许可证》等表明办学资质的文件,那是办学的前提条件,也是必备条件,这里就不多说了。

高考多少分适合复读?什么样的学生复读效果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