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种植技术,很全面,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一、品种选择

    1、本芹品种有:津南实芹1号、马厂芹菜、实秆芹菜等。

    2、西芹品种有:加州王、高犹它52—70、意大利冬芹、中芹一号、中芹二号、西芹一号等。

    由于芹菜种子非常小,千粒重只有0.4-0.5克,陈旧型的种子发芽率很低,有的几乎不发芽。因此,在选择品种的同时,还要考虑种子是否是1—2年的新鲜种子。

    二、培育壮苗  

    越冬栽培的芹菜育苗方法与其它温室秋冬茬栽培的蔬菜育苗法相同,仍然要在遮荫苗床上进行。选择地势较高、旱能浇、涝能排、土质疏松的肥沃地块做苗床。选好苗床后,划1.2米宽、6-8米长的畦面,把苗床土均匀地铲起10厘米厚,粉碎过筛,按3:1加入充分腐熟、过筛的优质圈肥,混匀,平铺到苗床上,留1/5的混合土备用。苗床四周要围25厘米高的小埂,然后交足水分,水渗下后用留下的备用土找平苗床,避免苗床上有坑洼的地方。直接撒播种子。由于芹菜种子非常小,直接播种很难播匀,播前要把种子与3-5倍的过筛细沙混匀。每亩栽培田的播种量大约300克左右。每平方米苗床播种量4-5克。播种完毕,覆盖0.6-1厘米厚的过筛细沙土。

    由于芹菜性喜冷凉,耐寒怕热,苗期正值高温,种子超过30℃即失去发芽力,为出苗整齐,并使幼苗有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要采用遮荫育苗法。苗床上扣1.5米宽,1米高的小拱棚,棚架上直接覆盖遮阳网,四周封严。因芹菜种子细小,顶土力极弱,苗床稍为干燥板结,就不能出苗,出苗前如遇热雨,应及时用冷凉的井水喷灌降温,同时要用铅丝耙轻划苗床,破除板结,降低苗床水分蒸发,以免幼苗因缺氧而窒息,同时防止高温抑制发芽出苗。

    播种4-5天后,先有一层幼小的苗出土,这是杂草,要在芹菜幼苗出土前人工拔除。大约10天左右,芹菜的两片子叶破土而出,这时要加强浇水,保持苗床湿润。幼苗全部出土后,早晨、傍晚和阴雨天要撤下遮阳网,晴天上午10:30-下午4:30进行遮荫,尽可能使幼苗有一个适宜的生长温度。当幼苗长到两片真叶时结合人工拔除杂草,间去丛生苗,苗距1厘米,3-4片叶时再次间苗,使苗距保持2厘米左右,避免幼苗因养分不足长成弱苗或无效苗。间苗后要及时浇水,但要浅浇勤浇,保持苗床见干见湿。因为此时幼苗尚未形成发达的输导组织,既怕旱又怕涝,地面若有积水会导致幼苗缺氧死亡。

    三、定植  

    1、整地、施肥:芹菜适于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粘土壤栽培,需要比较高的养分条件,因此在定植前1周每亩设施入腐熟圈肥6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碳铵25公斤,硫酸锌4公斤,均匀撒施于地表,耕翻一遍,耕深20厘米。结合整地做成1.5米宽的畦,深浇。

    2、定植前的准备:9月上旬初霜来临之前,当幼苗长到5-6片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2天,将棚膜扣成天棚状,给苗床浇足水分。起苗时要尽可能地不破坏根系,起苗深度达10厘米。起苗后根据幼苗大小进行分级。定植时先栽大苗,后栽小苗,避免大小苗混栽形成大苗欺小苗、长势不良的现象

    3、定植:采用平畦沟栽的方法进行定植。定植时,将每一畦面开7道小沟,够深10厘米,沟宽5厘米,沟间距18-20厘米。将幼苗直立地放入沟中,株距:本芹8厘米,牧栽苗45000株左右;西芹20厘米,亩栽苗16000株左右。品种不同,要求的株行距有所不同。埋土深度与幼苗原来的入土深度相同,要露出心叶,不能过深或过浅。每栽完1畦立即浇水,避免幼苗因失水过多缓苗慢。

    四、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1、温、湿度管理:芹菜植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10月份之前,要通过浇水和调节放风量的大小来控制温度。这一阶段最高温度不超过22℃;进入11月份之后,要通过加强覆盖保温、降低通风量来保证温度。这一阶段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0℃。如果5-10℃连续达10天,很容易通过春化阶段,形成抽薹。芹菜的整个成株期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地表要经常保持湿润。

    2、光照调节:芹菜是一种耐弱光的蔬菜作物。光照的长短对它的营养生长影响不大,但是对它的生殖生长影响非常大,尤其是越冬栽培中,光照调节不好,会过早地发生抽薹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通过进行光照调节,可以避免或延迟抽薹,达到连续采收、获得高产的目的。具体做法是,晚揭早盖草帘子,控制每天的光照时间在6-9小时以内,让芹菜始终处于短日照条件下。

    3、水肥管理:定植后要看苗浇水。心叶长出之前,要保持地表见干见湿,缺水时要浅浇,促进缓苗。心叶长出之后,控制浇水,期间可以用铅丝耙轻划地表,代替中耕,阻断土壤毛细管,降低水分蒸发,促进根系生长。当心叶开始直立生长时,加强水分供应,经常保持地表湿润,并随水追施1次尿素,每亩施15公斤。进入心叶肥大期后,要加强钾肥的供应,亩施生物钾肥10公斤,同时混施硫酸铵30公斤。以后,每擗收1次就追1次肥,确保心叶再次快速肥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沼渣液肥代替化肥,每亩次冲施1000公斤,施完后要放风排毒。

    芹菜的浇水、追肥比较讲究。浇水一般是在采收前1-2天进行,以浇小水为主,目的是植株充分吸收水分后,擗收的叶柄能保持鲜嫩的状态上市。采收之后不能立即浇水,而是要过1周、伤口基本愈合后再浇水,有利于控制病害。追肥以撒施为主。要在叶片没有露水时进行,撒施完化肥后,先用柔软的笤帚扫净落在叶片上的化肥颗粒,否则叶片上的水珠吸附化肥后会灼伤叶片,降低商品性。追肥后浇水,一定要漫过心叶,溶化心叶中夹带的化肥颗粒,否则会烧坏心叶,影响产量。

    4、芹菜栽培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因素,芹菜是以叶柄为商品的蔬菜,因此一切栽培措施都要围绕叶柄的生长来进行。首先水分不足、缺氮和低温受冻,叶柄容易产生空心;其次温度过高、土壤干燥、缺硼,叶柄会发生“劈裂”现象,西芹缺钙则易烂心;第三,在芹菜株高达到20厘米以上、收获前半个月,喷1次赤霉素。施用浓度为10毫克/升水,结合0.1%的磷酸二氢钾效果更好。选择晴天上午9点以前喷洒,阴雨天禁止使用。喷后要多浇水,多施肥。使用赤霉素不但可以增加产量,而且可以提高质量,增加抗病性。

    5、采收:温室越冬芹菜的收获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擗收。栽培本芹和西芹都可以采取这种收获方法。每次每株采收2-3片达到商品性的大叶柄。另一种是割收。主要是西芹采用这种方法收获。当市场销售价格较高时,瞅准时机一次性收割上市。不论是哪种方法,芹菜收获后运销期间,尽量使产品处在低温高湿条件下,但不能受冻,降低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减少养分、水分消耗,保持鲜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