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三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谁最强?

如题所述

百度
如果中国有一个企业能与腾讯在中国互联网之王的位置上一较长短的话,那一定是百度。百度的受众甚至比腾讯更广更深,只要是华人网民几乎都会用到百度,而且使用频率极高。百度作为中国搜索引擎的绝对领先者,对客户有较强的粘度,依靠搜索这一平台,百度可以象腾讯一样向互联网任一领域扩张,可以不断挖掘出新的盈利模式,google就是最好的榜样。
但相对而言,腾讯对客户的粘着力比百度更强,也更稳定。腾讯客户转换即时通讯商则原来建立起来的通讯网络将全部作废,因此转换障碍远高于百度。同时由于腾讯的活跃客户大部分为年轻人,对新功能接受程度与兴趣较高,使用频率也较高,这种客户结构使腾讯在拓展新的互联增值业务过程中比百度更容易,百度的优势则在于商用领域。
百度强大的品牌效应使新进入者难以入侵,百度最大的竞争对手也许就是google了。由于汉字的复杂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外来者的google在本土化上也会遇到一定的障碍,因此中短期难以撼动百度的地位,其他领域的互联网大佬纷纷铩羽而归也可看出跨国巨头们的文化障碍。百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仍然是中国互联网的佼佼者。
下面是两年前我对腾讯与阿里巴巴的分析:
腾讯控股
作为国内即时通讯的垄断巨头腾讯控股,占据了即时通讯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用户包括国内、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人,其活跃账户高达2.6亿(国内网民数只有1.62亿人),市场占有率高达79.1%,第二位的MSN只有13.4%,。而且腾讯的占有率仍在不断地提高,跨国巨头MSN的市场份额却呈现出萎缩的趋势。可见腾讯的垄断地位多么地强大,用“中国即时通讯的微软”来形容腾讯并不为过。
  网络虚拟世界中即时通讯类似于现实中的电话,使用频率高,普及范围广。使用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捆绑性,就象更改电话号码一样,更改QQ号会引起很多的麻烦。同时与移动通讯和电话不同,腾讯公司与其他竞争对手并未实现互联互通,因此如果选择了其他的供应商,就意味者与所有腾讯用户联系不上。试想一下如果联通用户不能给中移动用户打电话,会有什么后果。所以腾讯已经设立了一个很高的转换障碍,使新进入者难以把腾讯用户抢夺过来。对竞争对手而言,腾讯的规模也是一种壁垒,由于腾讯拥有绝大部分的即时通讯使用者,新用户选择服务商时会考虑方便性和可用性,自然优先选择腾讯,这样就形成马太效应,腾讯变得越来越强大,其垄断地位越来越稳固。跨国巨头MSN和雅虎通丝毫不能威胁腾讯,国内其他潜在竞争者更难以撼动其垄断地位。
  腾讯垄断的是即时通讯用户,即时通讯并不能产生很高的收入,要获取更高的利润,就必须依托QQ平台,不断拓展新业务,把垄断资源转化为收入和利润。腾讯在稳固垄断地位后,开始向众多的其他业务四处出击,包括互联网增值业务、移动通讯增值服务、广告等领域。凭借庞大的垄断资源优势,腾讯在进军网游、短信、拍卖等新业务中所向披靡,捷报频传。短短的几年腾讯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即时通讯服务商发展成为集休闲游戏、资讯门户、搜索等为一体的网络巨头。
  腾讯近年来的财务数据如下:
报告期 2003年12月 2004年12月 2005年12月 2006年12月
营业额 734,957 1,143,533 1,426,395 2,800,441
税前盈利 338,209 463,653 437,055 1,116,771
净利润 322,196 441,119 485,362 1,063,800
ROE(%) 19.3 17.39 32.01
经营利润率(%) 40.21 33.96 41.54
  毛利率高达70%以上,净利润率高达30%以上(与茅台相当),净利润呈现出稳步攀升的态势,2006年更是大幅上升100%以上,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17%以上,2006年高达32.01%,财务状况良好。  
  虽然腾讯拥有强势的垄断地位,但是作为互联网行业仍然具有比传统行业垄断性企业更高的风险,行业易变性更高。
  1.由于腾讯的主要利润来源并非具有垄断性的即时通讯业务,QQ平台只提供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并不直接带来巨大的利润。真正的盈利部分是网游、短信、广告等竞争激烈的领域。腾讯在这些领域虽然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占据一定的优势,但还没有达到垄断地位,这些领域的竞争历来是白热化的。腾讯能否在这些领域持续取得领先优势存在不确定性。
  2.腾讯在即时通讯领域稳固的垄断地位是由于腾讯拒绝互联互通而形成的,若政府根据反垄断法强制互联互通,腾讯的垄断地位将受到挑战。现阶段其主要竞争对手MSN与雅虎通已经进行互联互通,而且腾讯也曾经被竞争对手以垄断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告上法庭。腾讯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是强制捆绑相关软件获得的,若被裁定垄断及不正当竞争,取消捆绑对腾讯发展将带来巨大影响。
  3.对竞争对手的过度挤压已经使腾讯成为“公敌”,形象在行业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4.垃圾信息和账户被盗现象严重。
  5.未来出现替代QQ的新的商业模式。
  6.收入增长率波动性较大。
  瑕不掩瑜,腾讯对用户的垄断和粘着度使它区别于其它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高速增长,新生代网民QQ应用率的提高,腾讯的客户资源也将高速成长。同时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必然产生越来越多的增值业务,腾讯未来仍然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B2B企业,也是中国B2B行业的寡头垄断者,按照营业收入计算占据了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第二位的环球资源只有20%。按照注册用户计算,阿里巴巴更是无人能敌,高达两千多万,而第二位的慧聪资讯只有300万,相对应慧聪的营业收入不到阿里巴巴的十分之一。环球资源则只有65万的注册用户,其目标为高端客户。其它的中小网站和中国化工网、中国服装网、全球五金网等行业垂直网站更难望其颈项,垄断地位超然。
  阿里巴巴能成长为全球B2B王者的最重要原因是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这里拥有世界数量最庞大的产品供应者,蜂拥而至的世界各国采购者。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B2B网站为它们提供了高效而低成本的营销渠道。马云前瞻性地发现了这一商机,并紧紧地把握住了这一机遇。马太效应将使阿里巴巴的会员数量增长得更快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互联网的第一法则将使阿里巴巴活得更滋味。
  B 2 B网站的主要客户是中小企业,习惯于享受互联网的免费大餐,现在大部分的注册者都不愿意购买付费服务,包括慧聪资讯在内的国内大部分B 2 B网站处于烧钱、亏损的状态。B 2 B收入模式以会员费和广告费为主,由于免费客户也可以发布、搜索信息和使用一些基本的服务功能,出于成本考虑大部分中小企业选择免费服务,付费会员比率一般只有10%左右。行业盈利的艰难、阿里巴巴遥遥领先的优势和良好的财务状况,将使其它B2B网站难以撼动阿里巴巴的领先地位。
  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持续增加,现阶段使用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占比不到三成,而这一比率呈现出快速提高的趋势,也就是说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小企业选择这一服务。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收费服务将越来越为用户所接受,更多高价值的B2B增值产品的出现也将使客户更心甘情愿地购买付费服务,阿里巴巴近年注册和付费会员的高速成长说明了这一点。会员收费为阿里巴巴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马云常常高调出现在各类媒体,是阿里巴巴的代言人,其雄辩的口才和频频的曝光成为阿里巴巴最好的营销广告。阿里巴巴的国际化战略是其优势之一,两大外资股东雅虎和软银对国际化战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国外客户更习惯于使用国际化程度较高高的阿里巴巴,而很少使用中文进行搜索。近期阿里巴巴的国贸易内和海外扩张已经开始,上市后将加快扩张速度。阿里巴巴中短期高速成长无庸置疑,远期也拥有着广阔的市场成长空间。 
  阿里巴巴的主要数据:

营业收入(亿) 盈利(亿) 注册用户(万) 收费会员(万)
2004 3.59 600 7.7
2005 7.38 0.7 1100 14.1
2006 13.63 2.19 1980 21.9
2007上半年 9.57 6.22(预测) 2460 25.5
  阿里巴巴并非高枕无忧,相反远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相对于阿里巴巴的企业用户,腾讯绝大部分用户为个人消费者,其消费品牌特性更明显,阿里巴巴用户的网站品牌忠诚度要低于腾讯。阿里巴巴的庞大规模已经在B2B细分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壁垒,但对客户没有独占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4
第一名:腾讯,绝大多数人离不开,QQ微信空间,游戏,大家都知道。
第二名:百度,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上网基本上也离不开,百度贴吧和 百度知道,使用人数很多,但远不及QQ,网站站长们更离不开百度。
第三名:阿里巴巴,最大平台应该就是淘宝天猫和支付宝了,不过腾讯也有支付平台,电商竞争有京东等。我可以一个月不用百度,也可以一个月不用淘宝和支付宝,但是不能一个月没有腾讯的QQ或者微信。
所以阿里绝对是不如腾讯和百度的。腾讯,目前没有对手。搜狗在百度面前不值一提,但是360搜索百度不敢轻视,360搜索<好搜>就是要和百度争天下。
腾讯绝对是第一,QQ微信普及到任何一个人,大家有目共睹。不过收费项目很多,很贵,很坑人。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目前最强的是腾讯,然后阿里,最后百度
以前是BAT
现在变成了TAB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05
他们妈卖批也强不过中国的贪污犯电信邮政
第4个回答  2015-12-25
正顺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