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杜桥的西洋中学怎么样啊?!「要详细的」拜托了各位 谢谢

如题所述

杜桥西洋中学,在杜桥也只排第三,看不出那里好 下面是主观的介绍 杜桥镇西洋中学位于镇郊的上王村,距离镇区四五公里,是个农村学校,但他们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内抓质量,外树形象,一些曾在城里读过小学的孩子都来这所乡村学校就读初中。学校也不负众望,2000年,学校有2名学生考入台州中学,实现零的突破;今年,学校更是突飞猛进,有23名学生考入台州中学。 在这所乡村学校里转一圈,记者看到,学校里都是平整的水泥路面,一棵棵绿树笔直地屹立在教学楼中间,不时有红花掩映其中,仔细一看还有两幢新房子。校长项兆法介绍,这是暑假期间,学校新建的学生公寓。 据了解,学校周边村民因外出经商较多,学生大多住校,现在学生900多人,其中住宿生就有660人左右,学生住宿开始紧张。为此,学校利用所筹集的人教基金用于学校硬件设施改造,共投入420多万元建造了两座学生宿舍、配置了多媒体教室、硬化了水泥路面、改造了食堂和旧屋,这既美化了校园,又优化了育人环境。 学校在改善了硬件环境后,又向着提高软件建设发展,目前学校在管理上摸索出了自己的新路子,并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2年前,学校就冒险取消了在初三时将学生分流的措施,所有新生报到后,按入校成绩平均分配,所有老师是临时抽签决定。因此,所有班级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当初,老师们还担心会对教学质量有影响。谁知,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入省重点中学。 在日常管理上,每天中午和晚上的自修时间,老师可以不用在教室里坐镇;学校提倡教师发挥团队精神,对偏科的学生进行引导,采取“一个也不能少”的态度,让学生均衡发展。 一些新教师,初来乍到,自认技不如人,又羞与老教师沟通。学校想改变这种状况,苦于没有法子。上学期,数学组组长陈慧红带着学校的一批老师前往路桥取经,期间对于新老教师的互动深有感触。将想法反馈到校方后,学校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有意识地安排新老教师同一办公室,鼓励新老教师互动,让新教师早日站稳自己的讲台。现在,办公室里经常是三五个老师挤在一起,大家没有新老之分,为教学中碰到的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争执中,新老师学到了实用的知识,老教师则在这争执中突然思想碰出火花,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德育栽绿树,教育结硕果。西洋中学的工作之所以充满活力,蒸蒸日上,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结合实际,改进自身的教学思路,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使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相继成为教学能手。 在质量方面,校方要求各教师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认真辅导课外活动。对教师备教改更是常抓不懈,班子成员经常不定期进行检查。教研活动方面,保证每周有一节公开课,多时有两节。 对新教师,学校要求他们工作时脚踏实地,业务上多向老前辈请教,不妨走出校门,向外校的优秀老师求教。获今年数学教学大比赛一等奖的王茂炜初到该校时,就到处拜师,每天上完课后还跑到镇上,向杜桥中学和学海中学的老师请教,随后就将所学的用于自身教学。在改作业时,他坚持面改,跟学生面对面,如有做错的,就当面教学生。 对班主任的管理,学校不横加干涉,鼓励个性化管理。今年刚毕业的初三(四)班班主任周彩萍老师对此体会最是深刻。记得当初接手时学生正值初三毕业班,自身又是个女老师,周彩萍担心学生不听她的话。对此,项兆法说:“你尽管大胆地干,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于是,她就放开胆子,实施自己“服务于学生,学生必须听从其管理”的想法,在日常生活细节上,对学生无微不至地关怀;对不听管教的学生,积极引导,如不听其话的,就积极寻找其他途径,直到学生心服口服。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毕业时,她所在的班级就有10名学生考上了台中,而且全年级中考分数最高的2名学生都在这个班级。
希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8
1988年西洋中学校长叫什么名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