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弧触电

如题

电灼伤

触电是指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触电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内部组织,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电伤会在人体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常见的有电灼伤、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

在触电事故中,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8

人靠近高压线(高压带电体),造成弧光放电而触电,电压越高,对人身的危险性越大。

由于电压过高即使不接触高压输电线路在接近过程中人会看到一瞬的闪光(就是弧光)并被高压击倒触电受伤或死亡也就是弧光放电。

使电容器两平行板相距10厘米左右,使感应圈的换向开关闭合,这时两平行金属板已是高压带电体。然后拿着有机玻璃棒的A端,使B端的金属导线横向地逐渐靠近两平行板之间,靠近到一定程度时,可看到两板通过金属导线B放电,而在导线两端与两板间产生电火花的现象。


扩展资料:

当使金属导线B逐渐靠近两平行板到一定程度时。金属导线无需与高压带电体接触,而仅是“靠近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放电现象,且火花是发生在金属导体两端与两板之间,因而必定有电流通过金属导线(它在本实验中相当于“高压电弧触电”中的“人体”)。

在感应圈输出端空载时,可能出现较高电压,为避免高压线圈内部绝缘击穿,在第2项的实验中,决不可卸下放电针。应使两放电针尖相距不大于感应圈的最大火花间距(这种感应圈为8厘米),以便高压线圈电压一旦超过允许值时,通过放电针放电而避免内部绝缘破坏。

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之间就发生放电现象,电流流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所以“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是安全用电原则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压电弧触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3
电弧
电弧当用开关电器断开电流时,如果电路电压不低于10—20伏,电流不小于80~100mA,电器的触头间便会产生电弧。

电弧是高温高导电率的游离气体,它不仅对触头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且使断开电路的时间延长。

因此,在了解开关电器的结构和工作情况之前,首先来看看其是如何产生和熄灭的。

电弧的形成是触头间中性质子(分子和原子)被游离的过程。开关触头分离时,触头间距离很小,电场强度E很高(E = U/d)。当电场强度超过3×10---6---V/m时,阴极表面的电子就会被电场力拉出而形成触头空间的自由电子。这种游离方式称为:强电场发射。

从阴极表面发射出来的自由电子和触头间原有的少数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作加速运动,途中不断地和中性质点相碰撞。只要电子的运动速度v足够高,电子的动能A = mv2足够大,就可能从中性质子中打出电子,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这种现象称为碰撞游离。新形成的自由电子也向阳极作加速运动,同样地会与中性质点碰撞而发生游离。碰撞游离连续进行的结果是触头间充满了电子和正离子,具有很大的电导;在外加电压下,介质被击穿而产生电弧,电路再次被导通。

触头间电弧燃烧的间隙称为弧隙。电弧形成后,弧隙间的高温使阴极表面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向外发射,形成热电场发射。同时在高温的作用下(电弧中心部分维持的温度可达10000℃以上),气体中性质点的不规则热运动速度增加。当具有足够动能的中性质点相互碰撞时,将被游离而形成电子和正离子,这种现象称为热游离。

随着触头分开的距离增大,触头间的电场强度E逐渐减小,这时电弧的燃烧主要是依靠热游离维持的。

在开关电器的触头间,发生游离过程的同时,还发生着使带电质点减少的去游离过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1-10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或者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放电,或者电弧及人体时,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导电回路,这种情况,就叫触电,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按其开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是指电流流经人体内部,引起疼痛发麻,肌肉抽搐,严重的会引起强烈痉挛,心定颤动或呼吸停止,甚至由于因人体心脏,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致命伤害,造成死亡。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电伤是指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或者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分的电烙印,又由于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皮肤金属化。这此伤害会给人体留下伤痕,严重时也可能致人于死命。电伤通常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造成的。
电击和电伤也可能同时发生,这在高压触电事故中是常见的。
第4个回答  2014-01-10
高压线路和高压带电设备在正常运行时,所带电压常常是几千伏,几万伏甚至是几十万伏。在人体离它们较近时,高压线或高压设备所带高电压,有可能击穿它们与人体之间的空气,于是发生通过人体产生的放电现象,在电流通过人体时,造成电烧伤,甚至死亡,这就是所谓的高压电弧触电。<br><br>为了避免这种触电事故的发生,电力部门规定了对不同电压等级的高压带电线路所必须保持的安全距离,它们是:1万伏,不小于1米;3.5万伏,不小于2.5米;11万伏,不小于3米;22万伏,不小于4米。有经验的电工和电力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电力线路的架设情况,一眼便可判明它的电压等级;如果没有把握,一时还不能准确判断出电压等级,为了万无一失,在工作时,宁可按高一级电压的安全距离离开。高压带电设备都有明显的标志:“高压危险,切勿靠近!”,人体同它们也必须保持安全距离,周围环境空气湿度较大时更应注意这一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