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性描述一下褶皱!

我认为 断层:断层与节理同属断裂构造,而断层往往是节理的进一步发育所致。 或者说,当节理发生位移,两壁有所错动时,即称为断层。 断层是野外常见的一种重要地质现象。 地质旅行时遇到断层,应如何研究呢?首先要确定断层的几何要素,其内容包 括下列各点:①断层面。所谓断层面,就是两部分岩块沿着滑动方向所产生的破裂 面。断层面的空间位置也像地层的层面一样,是由其走向和倾向而确定的。但断层 面并非一个平整的面,往往是一个曲面,特别是向地下沿伸的那一部分,产状可以 有较大的变化。此外,断层面不是单独存在的,往往是有好几个平行地排列着,构 成所谓断层带,又由于断层带上两壁岩层的位移错动,使岩石发生破碎,因此又称 为断层破碎带。其宽度达几米、甚至几十米。一般情况下,断层的规模愈大,断层 带的宽度也愈大。 ②断盘。断层面两侧相对移动的岩块称为断盘。由于断层面两壁发生相对移动, 所以断盘就有上升盘和下降盘之分。在野外识别时,按其位于断层面之上者称上盘 ;位于断层面之下者称下盘。当断层面垂直时,就无上盘或下盘之分。 ③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相交之线,称断层线。 ④位移。这是断层面两侧岩块相对移动的泛称。在野外观察断层时,位移的方 向是必须当场解决的问题之一。特别遇到开矿时,一旦遇到矿脉(或矿层)中断, 往往是断层位移所致,需要立即追查。追查的办法是运用两侧岩层的层序关系来判 断或抚摸断层面上的擦痕等来确定。 在地质旅行时,如何注意断层?怎样研究断层?观察什么内容?此类问题必须 熟练掌握,现分述如下:先讨论断层的标志及两盘相对位移问题。 ①构造(线)不连续。各种地质体,诸如地层、矿层、矿脉、侵入体与围岩的 接触界线等都有一定的形状和分布方向。一旦断层发生,它们就会突然中断、错开, 即造成构造(线)的不连续现象,这是判断断层现象的直接标志。 ②地层的重复或缺失。这是很重要的断层证据。虽然褶皱构造也有地层的重复 现象,但它是对称性的重复;而断层的地层重复却是单向性的。至于地层的缺失, 凡沉积间断或不整合构造也可造成,但这两类地层缺失都是区域性的,而断层造成 的地层缺失则是局部性的。关键的问题,旅行者应对区域内的地层系统及其分布情 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可以在旅行准备时查阅地层表、剖面、地层柱状图之类)。 利用地层的重复或缺失不仅是判断断层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判断断层两盘相对 动向的重要方法,借此还可以确定断层的性质——正断层,还是逆断层?基本上有六种情况,如图所示。 ③断层面(带)上的构造特征。这是识别断层的直观证据,即在眼前“方寸” 之地内所能见到的若干构造现象,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断层擦痕:就是断层两侧 岩块相互滑动和磨擦时留下的痕迹,由一系列彼此平行而且较为均匀的细密线条组 成,或为一系列相间排列的擦脊与擦槽构成。在坚脆岩石的断层擦痕的表面,往往 平滑明亮,发光如镜。并常覆以炭质、硅质、铁质或碳酸盐质的薄膜。有时,也在 断层的擦面上见到不规则的阶梯状断口,其上覆以纤维状的矿物(如方解石之类) 晶体。 断层擦痕对于决定两盘位移方向颇有用处,如用手抚摸时,感到光滑的方向乃 是对盘活动位移的方向。或自粗而细,自深而浅的方向乃示对盘活动位移的方向。 或者利用阶梯状断口,阶梯形陡坡之倾向指示对盘相对滑动的动向。 构造岩:当断层两壁相对移动之时,岩石发生破碎,在强大的压力下,矿物出 现定向排列,并有重结晶作用。也就是说,由于动力作用而发生变质,形成一系列 新的岩石,即称为构造岩。 构造岩的种类很多,如构造角砾石(角砾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碎裂岩 (破碎的程度比前者更高,主要是原岩中的矿物颗粒的破碎,常见于逆断层或平移 断层的断裂带中)。糜棱岩(破碎极细,用显微镜观察)。更进一步的破碎即片理 化岩(具有片状构造的构造岩)。 此外,还有牵引构造:是断层带中的一种伴生构造,它是由于断层两壁发生位 移时使地层造成弧形的弯曲现象,可以指示断层的位移方向,如图所示。 与断层带有关的,还有一种断层的伴生构造,主要是断层旁侧的节理及拖曳褶 皱。这些节理常与断层斜交,其锐角所指的方向指示本盘滑动的动向。 其他标志,主要是指地貌或水文上的一些特征,不过,此种地质现象只能说明 有断层存在,不易说明其两盘的运动方向,诸如三角面山,河流的突然改向,山脊 的突然中断,众多的温泉或泉水的定向分布, 对称性描述一下褶皱!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有想法还有不懂的话,可以与我联系:2010淘宝网官方推荐商城: http://taobao.002800.co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