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价格联动机制有关工作的汇报

如题所述

、实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背景
  煤炭、电力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由于是同一产业链上的上、下游相关行业,二者存庄着唇齿相依的关系。我国目前电力结构中,用煤发电占总装机容量的70%以上,而电力企业也是煤炭行业的最大用户,发电用煤占全国煤炭销售量的60%左右。煤炭价格变化直接影响电价,电价变化又影响着各行各业的价格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煤电价格一直是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也是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也可以说,煤电价格是我国价格体系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煤电价格矛盾源于我国煤炭、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不同和定价机制亡的差异。1992-1994年,国家用三年时间逐步放开了煤价,由市场竞争形成。但电煤(发电用煤)市场一直存在“计划煤价”与“市场煤价”的双重体系,即计划内供应实行指导价,计划外实行市场调节价的价格双轨制。从2000年起,我国政府放开了电煤的价格,从而基本上实现了电煤的市场化。2004年以来,由于煤炭资源紧张,国际国内煤价持续上涨,涨势迅猛,电力企业面临着一方面要保证发电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去承担由于购买高价市场电煤而发电越多亏损越大的压力。而电力改革的步伐相对滞后,由于电价调整政策性强,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面广,且需要经过一系列程序,使得电价调整滞后于煤价变化。电力企业2002年才实现初步的“厂网分离、竞价上网”,上网电价和终端售电价仍然实行政府定价。发电竞价上网本是为了提高发电企业的运营效率,但煤炭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提高抵消了效率增加的幅度,竞价上网的优势没有得到体现,发电企业饱受着电价刚性与煤价上浮所造成的生存空间狭小之苦。煤电企业的紧张关系,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的不协调关系,即煤炭基本上按市场供需状况定价,电力却仍然实行政府定价;火电企业的燃料主要依赖于煤,煤炭价格随市场供求变化上涨之后,电价却不能轻易—上涨,火电企业“吃不消”。
  理顺煤电价格矛盾的根本力、法是将煤炭、电力价格都放开由市场形成,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因此建立政府调控下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是缓解当前煤电价格矛盾的有效手段。另外,煤电价格之争除了电煤供求矛盾外,还有来自运输瓶颈制约、煤炭资源品质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因此,目前的电煤供应紧张问题除了出台“煤电价格联动”措施外,还需综合治理和进一步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
  200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的通知》,明确了煤电价格联动的若干重要问题,这是我国首次煤电价格联动。
  二、煤电价格联动的主要内容
  1、从长远看,要在坚持放开煤价的基础上,对电力价格实行竞价上网,建立市场化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2、上网电价与煤炭价格联动。以2004年1—5月份煤炭综合出矿价格为基础,由电力企业消化煤价上涨的30%,调整燃煤电厂上网电价。水电价格相应适当调整,其他电价不随煤价调整。3、建立电煤价格信息系统及指标体系,计算平均煤价及变化幅度,定期对外发布,作为煤电价格联动的计算依据。4、上网电价调整后,相应调整电网企业销售电价。居民电价、农业电价和中小化肥电价一年最多调整一次,其他电价随上网电价调整。5、合理核定电网经营企业输配电价格。6、确定电价联动周期。原则上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运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相应调整电价。如变化幅度不到5%,下一周期累计计算。7、按区域电网或在区域电网内分价区实行煤电价格联动。8、政府依法对煤炭价格进行调控,保持煤电价格的基本稳定。9、制止价格垄断和价格联盟行为。10、整顿煤炭流通秩序,制止中间环节各种乱加价行为。11、推进煤炭订货方式改革,鼓励煤电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