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怎么这么小,与东莞哪个镇区面积相似?

如题所述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但是也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的发展大都是点的发展,中部就是重庆,长沙,东北就是大连,沈阳,哈尔滨......只有长三角,小珠三角(京津冀,即黄河三角洲不讨论)经济连成片,而且占我国GDP的比重较大。

小珠三角即我们平常所说的珠三角,包括九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约4000万人。大珠三角包括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大珠三角面积18.1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8679万。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泛珠三角面积200.6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5698万。长三角则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嘉兴,镇江,常州,湖州,绍兴,南通,舟山,扬州,泰州,台州。长三角的土地面积为10.96万平方公里,人口为8212.12万人。如今长三角总GDP(暂且借用)近小珠三角的两倍,但人均不如小珠三角。长三角表现出强劲的后动力,照此下去,珠三角会被长三角全面超过。

小珠三角摆在何处呢?

1.珠三角和香港的联系不够。广东政府太高调了,总是把自己当作改革开放的大哥哥,香港弹丸之地应该是小弟弟。其实不然,广东应该承认香港在泛珠三角的经济领头作用,多与香港联系。香港是全球最大的港口之一,经济活跃(一度被评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第三产业发达,产业结构好,现代化程度高,而且香港的国际地位都可以给广州带来帮助。然而香港回归这么多年来,粤港通关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上升到民族高度,香港的经济下去了,不但是广东的经济受到影响,更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希望广东政府能够正视这一问题。香港的经济成长如何主要取决于广东政府的配合支持程度,因为香港的大部分基础物资都来源于广东深圳。

2.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辐射范围大。长三角其它城市作为上海的腹地(事实上,上海之后的中原地区都是其腹地),为其发展提供需要的物资(安徽等的矿),能源(山西就是媒省)。长三角在上海的带动下,敢于打拼,积极吸引外资,政府政策支持。尤其是浙江,企业冲在最前面,政府做“后勤”,这就是为什么最近浙江经济增长如此之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小珠三角位置比较尴尬,周围没有能够像大中原一样提供物资,能源的地方,在土地,资源等的限制下,发展就比较有限。

3.加大广东的教育投入。长三角,黄三角高校多,尤其是一流高校多。北京: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这个没办法)等等;天津:南开,天大;上海:上交,复旦,同济,中科院等。而广州,说句实话,称得上一流高校的只有中大,而且中大工科实力不行,华工太偏重工科,中科院研究所较少。不过说回来,广东政府开设大学城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让各高校互补,但就我所看,应有的效果没有发挥完全。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政府设定一个基金,在本科阶段,对于有意愿,而且学业成绩好或是有专长的同学,经济又有问题的同学,送出去两年,1+2+1政策。很多优秀的学生因为经济问题,不能接受新的思想(这不是媚外,师夷长技以制夷)。再就是加大对学生的补助。古今中外,最大的投资,回报最高的投资莫过于“人”的投资。

3.也就是其它网友也谈到的,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不过我还是觉得最重要的是留住人才,在此基础上吸引人才。行销学里面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贼船理论”(绝对不含影射的意思),说的是:在码头有一艘贼船,船长常常到处骗人上船,受到骗的人到处宣传,船长能够骗到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再也没有人会上当受骗了。这背后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留住一个人才的成本只有吸引一个人才的成本的四分之一(行销学原理)。政府应该设立一些科研基金,关于人才的生活保障基金等等,对于在校学生,应给予生活补助,设立响应的政府奖学金等等,给广东大学生一个好的印象,让广大高校学生对广东的开发事业忠诚,这是很难做到的,但也是绩效非常高的。此外,广东还有很多小方面做得不够,如:外来技工转证的问题等等。

4.营造活跃的经济氛围,培育创业的温床。经济自由是创业是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国际上常用经济自由度指数反应,它主要由贸易政策,税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