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是哪一座桥?

如题所述

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的石拱桥——赵州桥,始建于隋代大业年间,是由著名的匠师李春设计建造的。这座石桥已有千年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净跨约37米,宽9米,拱高7.23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在拱圈两肩各设有2个跨度不等的腹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中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专家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比我国晚了1200多年。赵州桥的雕刻艺术,包括栏板、望柱和锁口石等,桥上的狮象龙兽形态逼真,琢工精致秀丽,堪称艺术珍品。

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距今1400多年。在这千年的岁月中,石桥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其中,1966年邢台发生7.6级地震,赵州桥距离震中只有40多公里,都没有被破坏。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过9次。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说过: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4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赵州桥屹立千年不塌足见其建造工艺的高超。

李春和工匠们在建造赵州桥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大跨度桥梁选用半圆形拱,会使拱顶很高,造成桥高坡陡、车马行人过桥非常不便,且对施工不利。为此,李春和工匠们一起创造性地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同时兼顾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要求。赵州桥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李春还对拱肩进行了重大的改进,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敞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靠近大拱脚的小拱净跨为3.8米,另一拱的净跨为2.8米。

这种大拱加小拱的敞肩拱具有优异的技术性能:第一,其可以增加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季节由于水量增加对桥产生的冲击力。据计算4个小拱可增加过水面积16%左右,大大降低洪水对大桥的冲击,提高大桥的安全性。第二,敞肩拱比实肩拱可节省大量土石材料,减轻桥身的自重。据计算4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26立方米,减轻自身重量700吨,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增加桥梁的稳固。第三,4个小拱均衡对称,大拱与小拱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增加了造型的优美,使桥体看上去更加轻巧秀丽,完美诠释了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第四,敞肩拱式结构在承载时使桥梁处于有利的状况,可减少主拱圈的变形,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符合结构力学理论。

另外,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桥梁建筑方法中,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但是多孔桥也有缺点,如桥墩多,既不利于舟船航行,也妨碍洪水宣泄;桥墩长期受水流冲击、侵蚀,天长日久容易塌毁。因此,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这显然已经成为桥梁建筑史上的空前创举。

赵州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