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报到证和档案是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报到证是毕业生转移人事档案关系和户口关系的凭证。
正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有学校报支证才能接受学生档案,因此若是就业人员没有报到证的,行政事业单位可能不会接受学生档案。
报到证是有教育部印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处签发,分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生研究生报到证”两种。
报到证是用人单位在当地公安为毕业生办理户口、组织关系、接收档案的证明。
报到证由毕业生交到用人单位处,上面的日期是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开始计算工龄的时间,与退休和养老保险都有重要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5
报到证对于未就业的毕业生来说,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转档案用。一般毕业之后学校免费保存两年,也有的学校不统一保管,你肯定要转档案的。
如果你有工作,可以直接转到公司。如果毕业没有工作,学校会将档案派回毕业生原籍,报到证会写原籍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或者是教育局,需要持报到证去原籍办理档案手续。
报到证和就业协议书真正有用的时候是你进入了国企或事业单位这种国字号的单位,民营企业和外企一般不用这个。
如果将来能进国家单位,就一定要去报到。等你到了工作单位,单位会让你去就业办公室改派单位(也就是去这个地方把单位改派到你以后的工作单位),这样你才能进入工作单位,等你进了单位,你的档案也归单位保管。
第2个回答  2019-12-03
《报到证》分上下两联(内容相同),上联(蓝色)由校就业指导中心寄发给毕业生,下联(白色)则放入学生档案内(人事档案属国家机密,不允许个人持有。如果你的用人单位拥有档案管理资格那么你的档案就放在单位;如果没有,那你的档案放在人才市场类的档案保存处。若你没签就业协议书,那你的档案就直接打回原籍)。而《报到证》则交由你手自行保管。在这里必须要重点说的是,很多人在毕业后没多久就把《报到证》丢了,而当若干年后单位希望将你提干要求出示《报到证》时,很多就没有了,而只能再跑回某地去重新开证明,这时的证明可就没那么好开了,所以还是劝毕业生保管好《报到证》。
简单说,报到证是调动档案的证明手续。
第3个回答  2019-10-30
毕业报到证,是应届毕业生才有的,学校出具的,由学生找到单位后,凭此到单位报到。
  档案是指学生档案,里面有你入团、入党等个人基本人事资料,有单位可将档案交单位人力资源部,无单位要交由具有人事代理资格的地方保管。档案要装你从入学、工作至退休一身所有你相关资料,退休待遇审批时,必须要提供档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