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名人效应?

如题所述

上世纪30年代初。美国有两位大学生打赌,他们寄出了一封不写收信地址,只写“居里夫人收”的信,看它能否寄到居里夫人手里。结果,这封信真的寄到了居里夫人手里。

试想,如果换了一个普通人,信还可能寄到吗?

可见,人们对名人的追随有时比对权威的盲信更加缺乏理性。因为权威毕竟是在某个领域里达到较高造诣的人,而人们对名人的遵从往往和他的专业能力并无关系,而仅仅是因为把名人神化了。

法国文学家歌德失恋后,写出了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轰动一时。小说是一部悲剧,其主人公维特最终因失恋自杀,写得非常逼真感人。没想到,小说发表后不久,社会上青年人自杀的比率骤然升高。这都是受到小说中主人公的感染。在心情悲观的时候模仿主人公而导致的。

当然,只有像“维特”这样的“名人”才会引起这样强烈的模仿效应,如果是一个普通人自杀了,肯定无法引起这种大面积的模仿,以至于当局不得不一度将此书列为禁书。

上面这两个例子中对名人的追随和模仿都是非常盲目和不理性的,并且人们对名人的追捧是古已有之。

在有很多时候,人们还会利用名人效应为自己服务。比如明朝年间,江西吉州地方有个名叫欧阳伯乐的秀才到省城赴考时,在行李担上插了一面旗,上写:“庐陵魁选欧阳伯乐”,以标榜自己是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后代。众考生见此便赋诗一首加以嘲讽:“有客遥来自吉州,姓名挑在担竿头。虽知你是欧阳后,毕竟从来不识修(羞)。”

据说,自南唐后主李煜欣赏女人的小脚,以至于此后世代兴起缠足风,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李后主宠爱的名妃为了有一双可爱的小脚,用绫子缠足,结果这种风气蔓延到全国,乃至对后世的无数中国女性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

纵然如此,借名人光的现象在今天也绝不少见。我们可以放眼看一看,一些企事业单位以及商场、酒店、学校、娱乐场所,大都愿意请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名人雅士题写名称;很多书籍也喜欢请名人题签;有的药品、保健品的宣传资料上,常常见到政界高级知名官员的题词以及接见董事长、总裁的照片。

这些原因不外乎是名人更容易被人们买账,而产生的名人效应。还有许多人初次见面,总爱向对方夸耀自己认识某某大人物,一提到那些官居要职的人,即便攀不上亲戚之类,也一定要说成是自己的熟人,或“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其实,这些人都是想“狐假虎威”,借名人之名为自己捞取好处。

在古文《韩非子》中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王袍,因而全国的老百姓都穿紫衣,弄得紫布紫绢大涨价。齐桓公问管仲该怎么办。管仲说:“你若要阻止这种风气,只能自己不穿,再跟别人说你讨厌紫色。”齐桓公这样做,果然没多久老百姓都不穿紫衣服了。

为什么齐桓公的喜好会领导全国的风潮呢?难道是他很精通穿衣之道吗?并不是因为齐桓公更精通服装的设计,而是因为齐桓公是名人,而且是当时齐国最大的名人。所以,人们不仅对权威十分盲从,对名人更容易有超乎寻常的崇拜和信任。名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是一群“特殊”的人类,他们是社会的宠儿,拥有比一般人更大的影响力和权利。这就是名人效应。

其实作为名人,如果只因为自己有点名声,就以为自己是拥有特权者,是高于公众的人物,简直“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这样的狂妄自大,往往只能为人所不齿。

如某著名影星,走路都要别人让道,只因为他是明星;或者有的名人以为自己拥有特权,人家如果不知道他是谁,他还感觉特别不可思议。相比之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则表现出谦逊的、平民化的风范。希拉里和朋友在一家酒吧喝酒,到打烊的时候,兴致正浓,但是酒吧服务人员不管你是谁,到点了都得走人。作为第一夫人,希拉里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也没有要求任何特殊待遇,而是顺从地接受了。

就实际上而言,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从本质上看都是普通人。每一个人的成就,都不可能纯粹是自己所成就的,在其背后往往都凝结着许多其他人的劳动,只不过名声碰巧属于他而已。而且名声也不一定是永久的。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的人,不仅被人瞧不起,而且迟早要栽跟头的。因此,作为名人,不要被一时的“名人效应”冲昏了脑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第2个回答  2020-05-2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