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双休日是指一般都是在周六以及周日放假休息的时间,不是法定节假日,是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以外的休息时间,它是常规的休息时间。

法定节假日是指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等。企业一般实行月薪制,不涉及私企对双休日配发工资问题。

具体区别如下:

一、概念不同

双休日是休息日。《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七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国家法定假日指的是国家规定放假的日子。

二、支付的加班工资不同

法定休假日加班的,企业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的应首先安排其补休,补休时间应等同于加班时间,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三、时间不同

双休日企业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调整每周的休息日期,而法定节假日是国家规定的固定的日期休假。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时制度。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劳动法》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扩展资料

双休日历史发展:

1、1994年以前:我国法定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八小时,每个星期要工作六天,只有一天休息。上班族只能把所有的家务活都放在周日干,那时流行这样一个说法:“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

2、1994年3月1日:实行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的工时制度,即“1+2”休假制度。每逢大礼拜,就可以休息两天,而在小礼拜就只休息一天。1994年3月5日,一个星期六。这是我国新工时制实行的第一个休息日,人们感到了一个不小的“解放”。

3、但显然人们对当时第一个五天半工作日还不习惯,当时一家报纸有这样的新闻:轮到第一个双休日(当时是隔周休息一个星期六),全市有几十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忘了“今天我休息”,照常一大早赶到单位。另一个不适应表现在人们对双休日的利用方面。有些人在第一个双休日里并没有觉得特别轻松,倒是觉得很没意思,呆在家里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4、1995年3月2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签署了国务院第174号令,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决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实行双休日,即“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规定从当年的5月1日之后改为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即家喻户晓的双休日工作制。

5、新工时制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同时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过渡的作用。星期五成了周末,电视台也纷纷调整节目编排,每逢周末,安排许多综艺娱乐、文艺晚会之类的节目。社会上增加了花样繁多的双休日活动,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双休日制度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和提高,给商家也带来了不小的财富。

6、1999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黄金周”的概念是在国办发[2000]46号文件下达后才明确提出的。

7、2008年,五一长假在实行了十年后被取消,相应的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中国传统节日。放假总量较之前增加了一天。

8、2013年5月1日,是我国双休日制度实行的第18个年头。是双休日制度的推广和实行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休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定节假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7
因此法定节假日共有11天,分别如下:(一)元旦节,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用人单位应该在法定节日期间安排劳动者休假,若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法定年节假日是由国家法律、法规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也是劳动者休息时间的一种。法定节假日调整后充分体现了科学性、统筹性的特点。对旅游和社会经济的真实拉动效应,以及新的节假日方案对于旅游及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的数理分析,形成科学决策的数理依据。此外,方案最大的特色是统筹性,它统筹兼顾了旧的节假日制度的优点及新的社会需要;统筹兼顾了不同社会力量的意见和需要。更重要的是,它还统筹兼顾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传统文化习俗之间的关系,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这一点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将会产生深远的意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追答

第2个回答  2020-05-09
应该是法定休假日和法定休息日。
法定休假日为国家规定的节日假期。
法定休息日为周六周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12
区别就是休息日加班可计两倍于平日工资的加班费,而法定节假日是计三倍。
纵横法律网
毕华宝律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