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很难接受自己的小孩平庸?应该怎么做呢?

如题所述

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终将平庸

BBC的纪录片《人生七年》(日本版),用28年跟踪调查了13个孩子,大部分都是出自中间阶层的普通家庭。首次播出于1992年,这些孩子7岁,往后每隔七年,节目组会采访他们一次。

在第一次参访中,孩子中有人想当明星、职棒运动员、检察官、去出版社工作……他们中有学习优秀的,父母都有给报补习班、兴趣班。但两个7年过去,他们分别放弃了梦想,成为了普通办公室职员、咖啡店员工、自助餐厅的营养师、去印刷厂工作……


很多家长都不愿意面对一个事实:你的孩子,或许会在某一段时间仿佛走的很远,但走着走着,他只是换一个城市、换一份工作,但过的生活,将和你的现在差不多。

孩子的竞争对手是过去的他自己

这些现象让在二三线城市中生活,本来觉得岁月静好,没有教孩子任何东西,秉持“快乐教育”的家长们对孩子的未来隐隐担忧:以后我的孩子有可能追上他们吗?


其实大家不必有这样的忧虑,上面我们也说了,大多数人都难逃平庸的命运。孩子的竞争对手是过去的他自己,自己和自己的纵向比较机制就叫做成长,理应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励,但横向比较机制更受到家长们的青睐——和别人比。

当一个孩子的纵向比较机制被横向比较机制压制甚至摧毁,同时在横向比较中表现不佳,他逐渐就会失去自尊心,容易失去自我,一直比同龄人更加焦虑,最后把孩子当成重拾自尊心的工具。

克里斯托弗·莫利曾说:只有一种成功——能以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度过你的一生。


可以对孩子抱有期待,但要接受平庸的现实

我们不甘平凡,但仍然难逃平庸的命运,孩子亦是如此。作为家长,我们不能拖着孩子走我们的路,需得站到他们的立场、他们的角度,为孩子找一条适合他自己的路出来,这种做法才比较合理。

每个父母都认为自己是最爱孩子的人,但最不接纳孩子的还是父母。而如何跟自己和现实妥协,接受孩子终将平凡,接受孩子躲不开磨砺,是父母必修的一堂成长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4
因为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所成就,应该保持一颗正常的心态,用心教导孩子就可以了。
第2个回答  2020-08-24
因为家长太着急了,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不笨,怎么就会变得这么平庸,其实是家长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家长的对孩子的高期待直接钝化了他们对孩子成就的认知奖赏, 这样的孩子,根本不是自己选择平庸,而是被父母的期待压成平庸。想要让孩子不平庸,那么就要不断的去鼓励孩子,而不是打压孩子。
第3个回答  2020-08-24
因为父母不满于自己平淡的人生,所以便把希望寄托和强加到孩子身上,想要孩子出人头地,我觉得还是要顺其自然好,毕竟孩子也有自己的压力和选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