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背后的资本盛宴:宝能之后,恒大来了;戴森之后,苹果来了

如题所述

不知是因为电动车拉低了造车门槛,还是新能源产业确实有利可图,这些年来,做房地产的、搞互联网的,甚至一些做手机和电吹风的企业,都已纷纷重资进入汽车业。

在传统车企向电动化转型、跨行业企业的持续布局之下,新能源汽车的赛道已经变得十分拥挤。

这些天,“恒大研发团队亮相”、“恒驰1路跑视频曝光”等消息,持续充斥在各大新闻媒体平台,引起广泛的热议。

与此同时,苹果造车的消息也再次浮出水面,让我们这些“局外人”看的眼花缭乱。

根据外媒消息,苹果正在与台积电合作研发自动驾驶芯片。而且,苹果将在美国设厂制造汽车,生产计划、初步技术、产品参数已经基本确定,目前已经开始与汽车电子供应商展开初步的合作洽谈,预计2024年到2025年推出“苹果牌”(?Apple Car)汽车。

听到这样的消息,一些刚刚还在抱怨AirPods Max售价过高的人,已经转过头来开始为特斯拉担忧了!

其实对于苹果造车这件事,既不是苹果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媒体的捕风捉影。

早在2014年,苹果发布Carplay车载软件的时候,就已经传出了苹果想要打造智能汽车的消息。

到了2015年,无人驾驶项目"泰坦计划"流出,同时也有消息称,苹果正在从特斯拉、克莱斯勒、大众等全球车企中广聚贤才,一度让很多人觉得“苹果造车”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

只是后来的几年间,这套自动驾驶系统并没有真正落地,自动驾驶部门也曝出了裁员的消息,“苹果造车”的消息也就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但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其实苹果从2017年开始,就在不断申请有关汽车方面的专利,至今正式获得的汽车相关专利甚至已经超过100项。

基于这些消息或许可以判断,“苹果汽车”这次是要“玩真的了”。

传统车企想要制造一部燃油车,或多或少会受困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上的技术壁垒。

但随着汽车电动化的到来,成熟的供应链已经让电动车在技术获取上十分容易:电动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在市场上都能找到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

而新造车中的特斯拉,这些年之所以能够做得风生水起,凭借的就是自己在软件的上的实力,这样的优势不仅使其在新造车企业中遥遥领先,就连奋起直追的传统车企也不是轻易就能赶上。

如果苹果这个强大的对手进入市场,很可能会成为特斯拉迄今为止需要面对最强大的对手。

而两家品牌的竞争核心,也会集中在软件和无人驾驶领域。

从技术层面看,尽管特斯拉和苹果都具备自研软件的实力,但苹果的生态系统相比特斯拉显然更有优势。

从手机到平板,从电脑到各类终端,把全球消费者都很习惯的iOS、OS移植到汽车上,接受程度显然更高。

只是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到来之后,也许对于苹果来说,按照其一贯的思路,电动车不过是其软件生态中的一个承载平台罢了,真正研发重点还是会放在软实力上?。

如果你看完了上面的一段就会明白,如今的汽车制造已经不同以往,变速箱和发动机的匹配验证作为汽车研发中最重要的一环,很可能将不再占用过多的研发精力,因为电动车几乎所有的配套零件都能在市场中轻松找到。

而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这个硬件平台也会慢慢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其中的系统和软件才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是房地产“跨界”造车,还是车企“跨界”盖房,这本身只是商业的投资行为,没有必要因为资本属性定义产品优劣。

但是从宝能和恒大在造车上的发展路线来看,他们的核心策略依然是把摊子铺大,以期从中获得规模效益,但在产品上却同质化严重,依然缺乏值得称道的亮点。

试想一下,未来生产的电动车由于没有了发动机这个庞然大物,设计上更加灵活,市场上的新车一定会越来越好看,而且空间利用率相比传统燃油车也会更高;另外随着电池技术取得突破,续航里程以及充换电的问题也将得到很好地解决,“里程焦虑”?已不在。

到了那个时候,电动车会不会已经变成和今天手机市场一样,拼的就是软件以及核心技术呢?

而一些只有车壳和电池的汽车产品,在系统无法与时俱进的情况下,不就成了今天的老年机了么。

如果抛开品牌、销售渠道这些市场层面的因素,造车真的成了一件有钱就能干的事情。

尽管从全球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占比相对传统燃油车来说还微不足道,但巨大的市场潜力不得不让传统车企捏上一把汗。

如何在新老能源交接的时候做好品牌的过渡,眼下已经成了摆在传统车企面前的大问题。

不过要想调转船头,发展新能源,对一些发展了上百年的传统车企来说也是难上加难,吃惯了技术市场红利的人,怎么能受得了“再创业”苦呢。

综合来看,传统车企正在面对百年未遇的巨大挑战。?而对一些新造车企业来说,只要方向对了,机会就来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