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有几个节气?

如题所述

我国将一年四季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分别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寓意着新的“开始”之意,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一种反映表现;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一声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开始换发生机。在古代惊蛰节还是春耕开始的节令;春分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同样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气。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其余地区都进入了明媚的春天。此时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清明预示着春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是万物进入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芒种,又名“忙种”,由于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所以在古代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夏至除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外,还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很早就有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小暑作为夏季炎热的开始,虽说这个时节阳光有点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成长;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气候虽然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非常频繁,到那时这个时节的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最利于农作物成长,所以此时的农作物是一年中生长最快的。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进这个时节就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开始减少,自然界中的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此时的炎热天气已经到了尾声,开始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一个重要节令,是秋季由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折点;秋分是一年中白天和黑夜时间最均衡的一个时节,也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寒露作为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古人就一直将寒露作为寒气渐生的开始;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其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立冬是秋季向冬季气候过渡,万物在冬季闭藏,自然是一个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冬至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小寒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一个时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2
我国目前的春夏秋冬四季是以各地侯温(五天的平均温度)作为分季的标准。这就是:当上半年的候温达到10 ℃以上时,作为春季的开始;当候温达到22 ℃以上时,就是夏季开始了;当夏季的候温下降到22 ℃时,就算是秋季了;候温下降到10 ℃以下,就是冬季开始了。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立春(2月3-5日):一年之中头一个节气,象征着春季的开始,气温回升,大地回春,万物充满生机。

雨水(2月18-20日):气温回暖,雨量开始逐渐增加。

惊蛰(3月5-7日):开始雷鸣,气温、地温逐渐升高,土地已解冻,春耕开始,蛰伏地下的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并出土活动。

春分(3月20-22日):分是平分的意思。这天,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各地的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清明(4月4-6日):气候温暖,春光明媚,草木萌发,万物欣欣向荣。

谷雨(4月19-21日):雨量渐增,适应各物生长,有“雨后百谷”的意思。

立夏(5月5-7日):是夏季伊始,气温显著升高。

小满(5月20-22日):麦类夏收作物,籽粒逐渐饱满,开始结实成熟。

芒种(6月5-7日):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成熟(种是种子的意思)。

夏至(6月21-22日):炎热的夏天来临。这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白昼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古称日长至,日影最短。

小暑(7月6-8日):暑是表示炎热的意思。暑气上升,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

大暑(7月22-24日):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立秋(8月7-9日):秋季的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的秋天开始了。

处暑(8月22-24日):”处”是”止”的意思,表示暑天到此终止。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9月7-9日):白露节前后,气温逐渐降低,天气逐渐转凉,昼暖夜寒,更易达到形成露水的条件,因而露较多、较重,呈现白色,所以叫白露。

秋分(9月22-24日):这天,太阳光又直射在赤道上,各地昼夜又一样长。

寒露(10月8-9日):表示气温已经很低,草木枯萎,露水已寒,将要结冰了,是气候逐渐转冷的季节。

霜降(10月23-24日):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现象。

立冬(11月7-8日):是指冬季的开始

小雪(11月22-23日):气温下降,开始降雪,表示已经到了下雪的季节,但雪量还不多、不大。

大雪(12月6-8日):气温继续下降,降雪量开始大起来,地面出现积雪。

冬至(12月21-23):寒冷的冬天到来了。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我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以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为一九,共九个九,八十一天。

小寒(1月5-7日):冷气积久而为寒,进入寒冬,但还未达到最冷的时候。

大寒(1月20-21日):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是在数九寒天的三九,因而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第2个回答  2020-09-16
6个,24个节气分布在四个季节里,每一个季节分别是6个节气。
第3个回答  2020-09-15
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春季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第4个回答  2020-09-16
六个,春雨惊春清谷天,夏芒芒夏暑相见,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