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还不上了怎么办?

如题所述

 1、只要欠了钱,银行都有可能会起诉,这由银行自行决定;\x0d\x0a  2、如果欠款的金额达到一万以上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的“恶意透支”,涉嫌信用卡诈骗罪;\x0d\x0a  3、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x0d\x0a  4、法律依据:《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条 【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x0d\x0a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x0d\x0a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x0d\x0a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x0d\x0a  (四)恶意透支的。\x0d\x0a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x0d\x0a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x0d\x0a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x0d\x0a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x0d\x0a  (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x0d\x0a  (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x0d\x0a  (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x0d\x0a  (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x0d\x0a  (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x0d\x0a  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x0d\x0a  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x0d\x0a  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8
首先看您是什么用途,普遍的有两种方式,一是亲朋好友借;通常现在人是 救急不救穷,然而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很多人不愿意借钱,这样不如按收息的方式给对方支付利息,可能会比较方便点,大家都不为难;
其二就是贷款,这里也分生意贷款,跟个人自贷。好像平安银行有一种生意卡,高额的,条件是必须自己是生意人,有营业执照,自己是法人,在商圈里有良好的信誉记录,这样的话可以办一种生意卡,日息万分之五的;不然就只能办理抵押贷款,貌似现在银行卡的很严,比较难办;最后好像还有一些是包装公司的,需要提供您的个人户口簿扫描资料,他们帮您包装好个人信息,再去银行评估办理。
1. 抵押贷款,这个办法比较适合名下有保值较大的用户,自住房、汽车、银行认可的大额理财产品都可以作为质押或抵押物来进行贷款。一般来说,抵押物保值比较高,能够贷款到的金额也会比较大,如果是用房子抵押贷款的话,30万是绰绰有余的。
2. 申请个人信用贷款,想要申请30万贷款,属于大额贷款,一般的小额贷款平台能够发放的贷款额度已经无法满足。建议用户可以向银行申请,只要用户资信良好,无不良征信记录,一般是可以申请到一千-30万的贷款额度。
拓展资料:申请贷款业务的条件:
1. 年龄在18-65周岁的 自然人;
2. 借款人的实际年龄加贷款申请期限不 应超过70岁;
3. 具有稳定职业、稳定收入,按期 偿付贷款本息的能力。
贷款还不上了怎么办?
1.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
2.如果贷款机构起诉到法院胜诉之后,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4.贷款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