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与代码

14

学科门类:学科门类是对具有一定关联学科的归类,是授予学位的学科类别。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规定我国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13个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学科大类):根据科学研究对象、范式、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划分的学科分类体系,是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一级学科原则上按学科属性进行设置。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4月更新)》,设置了111个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专业) :根据科学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一级学科内进一步划分的若干种既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学科、专业,是组成一级学科的基本单元。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09〕10号)的规定,二级学科目录每5年编制一次,供学位授予单位实施人才培养时参考。

专业代码:考研专业前面的代码是专业代码,方便计算机和考生识别以及研究生招生管理,专业代码是一串6位数字编号,但不仅仅是编号,它有着特殊的含义。

专业代码前2位是学科门类,从01开始编号,超过十用10/11等,依次递增,即: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对于学硕,国家线就是按照专业代码前两位(学科门类)划分的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