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趋势?

如题所述

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是数字化与智慧化,互联网将从原来的信息互联网、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进而从“互联网+”转向“智慧+”,流量驱动、数据驱动、算法驱动、可信驱动将对未来移动创新和整个数字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如何推动未来新的转型路径?

首先是“互联网+”带来的“流量驱动”将更好地连接万物、汇集流量,形成新的服务模式,形成更加开放的平台、开放的数据、开放的应用和开放的系统;

第二是“大数据+”带来的“数据驱动”将更好地通过互联网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和用数据创新;

第三是“人工智能+”带来的“算法驱动”,要的知识模型、基底模型、数据模型和算力、算法结合才能形成更好的推动力,应用到各个领域,带来效率的大幅提升;

第四是“区块链+”带来的“可信驱动”,基于互联网、可信、分布式的数据库,对未来的整个转型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在2022移动互联网蓝皮书发布会表示:现在已经到了数字决定命运的时代,向数据要增长,向数据要治理,向数据要动能,向数据要优势,这是数字化转型我们移动互联网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30
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十年是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迭代的十年。
过去十年消费互联网发展迅猛,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中国第一梯队互联网企业,以C端为入口加上技术做支撑,平台作为载体搭建了类似水电煤一样的互联网基础设施,零售社交、本地生活、物流、支付等等,现在大家都离不开这些高度数字化的服务。可以说消费互联网的飞轮,驱动了这一大批中国互联网企业快速增长,就在最近也不乏互联网大厂加码消费赛道。
未来十年是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迭代的十年,当然这不是一种完全取代的关系,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升维,你可以理解为消费互联网企业竟速狂奔的未来号快车,将是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个飞轮驱动,中国互联网的独轮车时代结束了。
如果说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流量经济和平台生态是两大关键词,那么在产业互联网时代,重塑消费者体验和提高生产效率则是两大价值驱动力。这意味着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积累,将成为非常重要的先发优势,同时依靠技术和算力去服务产业效率的提升是不可缺少的能力。
就算你不是互联网从业者,想必也能感觉到,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始大规模融入金融、制造、零售医疗、物流等行业的生产环节中。今天很多人会通过电商平台买衣服,而服饰的设计、制造和销售,就很能体现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结合。
第2个回答  2021-12-30
趋势一,颠覆性技术创新催生更多新业态。颠覆性技术有可能使得原有产业发生根本改变,也可能是利用新技术撬动传统产业。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表示,未来10年,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可能不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而是信息技术融入各个产业之后形成的跨界融合新生态。

趋势二,网络安全与网络发展并重。新时代互联网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安全与发展相辅相成,“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网络安全地位的提升,将带动互联网发展格局的转变,导致网络安全风险的商业模式将被叫停。

趋势三,从消费互联网时代进入工业互联网时代。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最新支点。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
第3个回答  2022-06-15

互联网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互联网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分众传媒(002027)、光环新网(300383)、浙数文化(600633)、同花顺(300033)、巨人网络(002558)、掌趣科技(300315)、联创股份(300343)、新华网(603888)、焦点科技(002315)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规模和占网民比重、中国各类互联网应用用户规模和网民使用率、中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即时通信应用是网民最主要使用的互联网应用

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全球信息传输的时间,大大便捷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国网民数量也快速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较2020年12月新增网民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较2020年12月提升2.6个百分点。

在2021年我国各类互联网应用用户规模和使用率中,用户规模和使用率排名前三的应用领域分别为即时通信、网络视频(含短视频)和短视频领域,用户规模分别达10.07亿人、9.75亿人和9.34亿人,网民使用率均超过90%,其中即时通信应用网民使用率更是达到97.5%。

即时通信领域用户规模进一步增长

即时通信软件,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即时通信功能,相比于传统电信通信方式更便捷且费用成本更低,因此受到民众的广泛使用和欢迎。其用户规模也呈现连年持续上升的趋势,使用率也长期保持在90%以上的水平。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0.07亿,较2020年12月进一步增长2555万,占网民整体的97.5%。

目前我国市场上主要的即时通信应产品分为三大类,应用于私人通信领域、应用于企业通信领域和其他即时通信软件产品。知名品牌有微信、钉钉、QQ和Talkline等。其中微信注册用户量超12亿人,钉钉用户量也超4亿人。

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2021年持续稳定的增长主要体现在网址链接访问更加顺畅、新功能持续探索和企业端产品蓬勃发展等三个方面。

一是即时通信网址链接访问更加顺畅。2021年7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后,有效改善了合法网址链接访问不畅的现象,提升了互联网用户体验。

二是小程序、视频号等即时通信新功能持续探索。在小程序方面,即时通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多样的开发工具,降低了开发门槛,从而将越来越多的企业纳入到小程序生态内。

三是企业端即时通信在用户规模和产品功能上均实现蓬勃发展。在用户方面,截至2021年8月底,钉钉服务的企业、学校等各类组织数超过1900万;截至2021年底,企业微信服务的企业与组织数也达到1000万。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4个回答  2021-12-30
互联网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们的生活中,互联网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从上世纪90年代就首先从美国开启并遍布全球,当前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热点,其实就是移动互联网,也就是说互联网市场向移动互联网倾斜。

谁能抢占移动互联网市场,谁就能确定为霸主地位。中国的网购增长速度非常快,在网购整体快速增加的情况下,手机端的增速可谓是异军突起,目前,通过手机端成交的已经超过95%以上。

随着网络的发展,移动支付将全面普及,把线下零售高效接入互联网体系,整个市场将开启线上线下一体化阶段;轻度娱乐,包括休闲类游戏和低门槛视频,在低幼、银发等新网民中更易落地,在接下来有更大机会;智能手机对新网民(低幼、银发等)还是复杂,更简单交互,提供特定内容的智能硬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