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如题所述

意思是:如果以后我实现了我的凌云壮志,我可以嘲笑黄巢的行为不是大丈夫所为。

出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原文: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释义: 我人虽然在吴地服刑,但心却在山东,飘零江湖常常感叹蹉跎岁月,如果以后我实现了我的凌云壮志,我可以嘲笑黄巢的行为不是大丈夫所为。

扩展资料:

这句话是出自宋江之口,为一首反诗,宋江拿自己和唐末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相比,宋江认为,如果某日能实现自己的抱负,那黄巢也算不得什么了。其寓意为我宋江现在虽然不得意,但将来必定会有一番作为,能和黄巢相比较。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 ,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虽然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反贼,但宋江还有一片忠义之心,这也是他后来受招安的思想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02

    【诗句解释】

如果将来有一天我的志向能够实现,我会嘲笑黄巢算不上真正的大丈夫。


    【出处】

出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宋江在浔阳楼上题的词。词牌名是《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译文

自己从小就攻读经史,大了后又精通权谋之术,你们当官的会的我宋江也都会,我宋江的本事一点也不必那些当官的差。 但是时运不济,混了半天不过一个小吏,好比虎落平阳,忍气吞声。 

则是进一步的感叹自己目前的潦倒,想我宋江这么一个经世之才,竟然成了囚犯被发配到江州。老天实在是对我宋江不公啊。 再这样下去,我就豁出去上梁山了,既然官府不给出路,老天又对我宋江不公,我宋江就自己来找回公道,定要叫这浔阳江血雨腥风一番。

我人虽然在吴地(江州),但心却在山东(梁山),飘零江湖真是蹉跎岁月,早知如此不如就在梁山就落草了。要是我宋江上了梁山,哪天如果实现了我的凌云壮志,凭我宋江的驾驭能力,黄巢又算得了什么。


    【创作背景】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宋江刺配到了江州后,酒后在浔阳楼墙壁上题写的反诗。寓意自己现在虽然不得意,将来必有一番作为,敢和黄巢相比。反应宋江对自己的境遇极为不满;以及对腐败的吏治不满,同时表达对自己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期望。


    【相关拓展】

1,宋江的反诗是对应[ 唐 ] 黄巢的反诗《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2,黄巢(820~884年),字号不详,曹州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 成年后,没有通过科举考试。乾符二年(875年)六月,响应王仙芝起义。号称"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中和四年(884年),战死于狼虎谷(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

3,《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讲述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失败消亡。

4,《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通过市井社会、日常琐事和平凡的人物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奠定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都对后世的中国乃至东亚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7-22
这句话出自《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上题反诗时所写的诗句,意思是如果有一天我实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就会嘲笑黄巢的行为不是大丈夫所为。这两句诗表现了宋江对黄巢的轻视和自视甚高的心态,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