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杏和堂的来历吗?

如题所述

杏和堂:广东药局陈李济“杏和堂”
陈李结缘同心济世
相传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600年),商人陈体全年末回乡收得货银后乘船返回广州。船抵达广州后,他匆忙上岸,一时疏忽将货银遗落在船上,被一位名叫李升佐的同船旅客拾获。李升佐谙熟医道,在广州开有一间中草药店。
李升佐为人忠厚,拾金不昧,上船后整日在码头等候失主。陈体全回到家中,察觉丢失货银后连忙四方寻觅,寻至码头时,李升佐将拾得的银元还给他。陈体全为李升佐的诚实品德所感动,意欲以银元酬报,但被李升佐婉言谢绝。陈体全见李升佐老实可靠,便诚恳提出将遗金半数投资于李升佐经营的中草药店。
李升佐谦辞再三后终于答应下来,当即用红柬写下合伙文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事,长发其年。”并将其店号定名为陈李济,意为陈李二人巧结奇缘,合伙经营,同心济世。自此,陈李济的店号就在广州城南双门底(现北京路)挂起来。
陈李济一直身处北京路闹市中心,门前过客每日成千上万。在饥民、难民较多的旧社会,常有行人晕倒,陈李济铺中的员工见状必出门营救施药,代其通知家人。“扶危助困” 被写入老铺条规的要则,延续数百年。
同治皇帝 御赐商标
陈李合资后,以济世为办厂宗旨,致力于搜集古代固有成方、验方,选用上乘药材原料,悉心研究炮制技术,终于以精湛的工艺,制成多种别具一格的古方正药。

清朝初年,陈李济的产品已在国内颇有声誉。为了扩大影响,陈李济每年趁学子赴京应考之机,运送大批产品至京展销。蜡丸这种包装独特的药品引起人们的注意,那神奇的疗效更使它逐渐赢得了声誉。学子们考完试回到各地便以京都见闻来传播陈李济的蜡丸,并视为珍品馈赠亲友。从此陈李济蜡丸便闻名遐迩,成为“广药”的代名词。
有一次,同治皇帝偶患感冒,腹痛、吐泻不止,御医合议,建议试服陈李济出品的“追风苏合丸”,果然奏效。皇上大喜,遂钦赐“杏和堂”三字为封号,同时钦准该厂储藏用作原料的“旧陈皮”为贡品,多年向朝廷进贡。因此,在清同治年代,该厂又称为“陈李济杏和堂药厂”。
陈李济创业初期,药厂只雇少数工人,前店后厂,手工生产,是典型的小作坊形式。后来由于产品声誉日高,加之善于经营,除赴京展销外,产品还远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据史料记载,在云南省怒江、西双版纳一带,当时陈李济出品的“追风苏合丸”一粒可售一个银元。
那时国内中成药行业已形成了北京、广东、江浙三大基地,其中北京以同仁堂为代表,江浙以杭州胡庆余堂为代表,广东则首推陈李济。
广告歌谣 革命暗号

19世纪20年代,随着出国谋生的华人,陈李济的产品被引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缅甸、印尼等地。清咸丰六年(1856年),陈李济又在广州十三行开设一个批发所,作为产品输出、洋药原料输入的口岸贸易机构。
陈李济无言,它的历史在悄无声息地书写着:
1900年英法联军入侵,广州老铺毁于炮火;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广州10月失陷,8年抗战,生产中断;1954年进入公私合营时期,以陈李济为主厂,先后并入神农、万春园、伟氏、冯致昌、何弘仁、燮和堂、橘香斋等七家药厂组成“广州陈李济联合制药厂”;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300百余年的陈李济招牌被改为广州中药二厂;1980年9月经批准恢复“广州陈李济药厂”厂名、“杏和堂”商标,同年,中国药材公司确定陈李济为国家重点中药厂。
陈李济与中国民主革命有很深的渊源。民主革命时期,与彭湃并称“工家革命两巨头”的杨殷烈士就是李家女婿。他在大革命时期到陈李济发动工人、组织工会,并把它作为大后方,领导了广州起义。“陈李济,神龙茶,发烧感冒有揸拿!”一首陈李济神龙茶的广告歌谣,不但家喻户晓,更是当年广州起义接头的暗号之一。时至今日,只要唱起这首歌,很多广东人依旧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
火兼文武 药辨君臣
岭南都市文化的深厚沉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南药文化。为了更好地推动中药文化,陈李济在厂内兴建了一座集中药历史、中药工艺及中药文化于一体的中药博物馆。

推开博物馆两扇厚重的仿古大门,一股老宅特有的阴凉,混合着清苦的药香,悠悠袭来。这里是博物馆正厅,再现了民国初年陈李济老铺的原貌:宫灯高悬、雕梁扶栏、水磨青砖高墙、精工细雕的酸枝药柜、古色古香的酸枝趟栊门、色泽不同的瓷瓶、幽幽发光的锡罐,令人目眩神迷。药柜上所陈列的药品均是陈李济当年口碑最好,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浓郁的岭南民俗氛围中,看方、执药的伙计神态逼真;陈、李二公的肖像下,坐堂问病的老中医三指把脉,站在他旁边穿琵琶襟套装的小姑娘,目光亲切,对病人体贴入微。各式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点燃起过往的记忆。
“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博物馆内高悬的一幅百年楹联尤为引人注目。所谓“火兼文武”指的是火候的重要性,其中“武火”即猛火,“文火”即小火。而“药辨君臣”强调的则是中药配伍的准确性,其中“君药”是针对病因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一般效力较强,药量较大;“臣药”是指药方中能够协助和加强主药作用的药物。上联谓医人如治国,良医如良相。下联接上联之意,良医既如良相,药亦有辨君臣,君臣同心,济世兴国。这正是陈李济屹立杏林400年的核心精神所在!
“陈李济”:并不强调家族利益的408 年老药企
陈永涓,陈体全的第11代后人,这在她的家族族谱上有清晰的记载。目前她在“陈李济”中药博物馆“任讲解员,药厂里的很多人称她为”十一姐“。她告诉记者,她希望自己的讲解让每一个来博物馆参观的客人都能体会到中医中药的深奥与微妙。
家族世代以“诚信”为本
记者:父辈有跟你们说过陈家祖先的创业故事吗?
陈永涓:我们的祖先陈体全公,幼时到西樵山采药为母亲治病的故事,小时候都有听说过。我想,正因为他也略懂医理,所以后来才会跟李升佐公共同经营药厂。而关于他们由丢失的货银结识的故事,也有听过。“陈李济”可谓由一个 “诚”字而诞生的。在日后的经营中,也严格遵循了祖先的遗训。
记者:作为陈体全公的后人,您觉得这个家族有些什么特性吗?
陈永涓:从小父亲就教导我们做人一定要“诚”,这里面包括了待人真诚和为人诚实。祖先的遗愿家里每个子孙后人都恪守着。另外,在我们家族中,或许是因为自小耳濡目染,虽没有人专门给我们讲解药理知识、制药工序,但我们好像与生俱来就懂得了辨别中药、药材配伍等常识。
“陈李济”曾自组“消防队”
记者:在“文革”中,据说“陈李济”药厂的很多传统都被破坏了,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
陈永涓:祖先们在创业时就有规定同心济世,救急扶危。后来,不管是陈家还是李家的经营者,也都继承了这一点。我记得,以前有路过门市的百姓,如果正好不幸晕倒或者受伤,“陈李济”都会施药相救。在门市就经常备有追风苏合丸、行军散、万应如意油、黎峒丸等应急的药。还有,当时汉民路(现北京路)一带尽是木屋平房,秋风干燥的时候,会有火灾。一方面为了自身安全,另一方面也为了救助市民,“陈李济”自组了一支二十壮丁的消防队,并有三辆漆着 “杏和堂——救济扶危”的水车,当有火灾危险时,“消防队”就会出动。
陈李后人曾被严禁通婚
记者:“陈李济”本来是陈李两家创立的品牌,后来公私合营了。作为后人,您会不会更希望它依然是自己拥有继承权的家族企业呢?
陈永涓:应该说,“陈李济”在创立之初,就有着济世意识,而不仅仅是狭隘的家族利益。在陈李两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陈公和李公的后人,永世不准通婚。不管是姓陈还是姓李,在祖先和我们后人看来,我们就是一家人,就是兄弟姐妹。其次,通婚之后,就不分陈李两家了,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混乱,管理就会变得不明晰。老祖宗的头脑很清醒,这样做的确保证了“陈李济”能很好地延续下来。此后三百多年,沿袭了轮流执政的传统,两族人轮流任司理,家族利益意识都在弱化。
“陈李济”的理念,在于惠及大众,它所生产的药品,目的是治病救人,价格定位也要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几百年来,接班人的素质和品行远远优先于家族利益。太强调个人或者家族利益,就没有“陈李济” 了,更没有“陈李济” 的今天。
当代,“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传播着“江南药王”长盛不衰的故事。在中国虽然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中药号,还有人说,但最有名的被大家公认的只有"两家半"——北京的同仁堂算一家,杭州的胡庆余堂算一家,广东的陈李济算半家。
唯独似乎被世人遗忘的是中国最早的医药传家的“时济堂”党家。只有陕西汉中古迹胜景汉台的半淹在水池中的那巨大的一人多高的石雕凹石鼎(本来是一直摆在党家花园正中的蜜柑树下的石鼎座上,养太古石用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以建市筹建公园为名,拿一个猪槽换下来,从原汉中市西大街49号党家拖走的)在承袭着不为人知的“时济堂”往事的辛酸和曾有的辉煌;而同仁堂与陈李济的古建筑包括作坊已被全部拆掉,换成新造的房子,没有传统特色,只有胡庆余堂,原址上新旧夹合,保留了下来。古朴中隐现着几分神秘,优雅里蕴藏有文化积淀。

在悠悠数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中,天文历法和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类最大的贡献。其意义远远超过四大发明。明清四大药局之一的“同仁堂”堂号,现今是国药的标志;“时济堂”党氏中医,是真正师传口授,一脉相承,传承至今,济世活人的中国最古老的医药家族;“胡庆余堂”沉淀的是丰富独特的文化,而“陈李济”的理念,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之精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28
相传405年前,广东省南海县人李升佐,在广州大南门已末牌坊脚(今北京路194号)经营一间中草药店。一次,李在码头发现一包银两,于是日复一日在原地
苦候失主,终于原封不动把银两归还失主陈体全。陈感念李的高风亮节,将失而复得的银两半数投资李的中草药店,两人立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
长发其祥。”并将草药店取字号“陈李济”,寓意“存心济世”。
1600年 陈体全、李升佐两公创建陈李济。
1650年创制乌鸡丸,该产品后来衍生出御用名药乌鸡白凤丸
康熙年间 首创蜡壳药丸剂型。
1826年 在广州十三行七十二号增设批发所,成为经营产品输出、洋药原料输入的进出口贸易机构。
同治年间 获“杏和堂”封号。
民国初年 政府颁布商标法,注册“杏和堂”商标,沿用至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3-04
是民国初年,陈李济注册的商标,沿用至今。现在陈李济是广药集团的子品牌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寿的药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2-28
陈李结缘同心济世
相传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600年),商人陈体全年末回乡收得货银后乘船返回广州。船抵达广州后,他匆忙上岸,一时疏忽将货银遗落在船上,被一位名叫李升佐的同船旅客拾获。李升佐谙熟医道,在广州开有一间中草药店。

李升佐为人忠厚,拾金不昧,上船后整日在码头等候失主。陈体全回到家中,察觉丢失货银后连忙四方寻觅,寻至码头时,
李升佐将拾得的银元还给他。陈体全为李升佐的诚实品德所感动,意欲以银元酬报,但被李升佐婉言谢绝。陈体全见李升佐老实可靠,便诚恳提出将遗金半数投资于
李升佐经营的中草药店。

李升佐谦辞再三后终于答应下来,当即用红柬写下合伙文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事,长发其年。”并将其店号定名为陈李济,意为陈李二人巧结奇缘,合伙经营,同心济世。自此,陈李济的店号就在广州城南双门底(现北京路)挂起来。

陈李济一直身处北京路闹市中心,门前过客每日成千上万。在饥民、难民较多的旧社会,常有行人晕倒,陈李济铺中的员工见状必出门营救施药,代其通知家人。“扶危助困” 被写入老铺条规的要则,延续数百年。

同治皇帝 御赐商标

陈李合资后,以济世为办厂宗旨,致力于搜集古代固有成方、验方,选用上乘药材原料,悉心研究炮制技术,终于以精湛的工艺,制成多种别具一格的古方正药。

清朝初年,陈李济的产品已在国内颇有声誉。为了扩大影响,陈李济每年趁学子赴京应考之机,运送大批产品至京展销。蜡
丸这种包装独特的药品引起人们的注意,那神奇的疗效更使它逐渐赢得了声誉。学子们考完试回到各地便以京都见闻来传播陈李济的蜡丸,并视为珍品馈赠亲友。从
此陈李济蜡丸便闻名遐迩,成为“广药”的代名词。

有一次,同治皇帝偶患感冒,腹痛、吐泻不止,御医合议,建议试服陈李济出品的“追风苏合丸”,果然奏效。皇上大喜,遂钦赐“杏和堂”三字为封号,同时钦准该厂储藏用作原料的“旧陈皮”为贡品,多年向朝廷进贡。因此,在清同治年代,该厂又称为“陈李济杏和堂药厂”。
第4个回答  2024-05-22
杏和堂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一段穿越百年的传奇故事。
在徽州的古朴巷弄里,坐落着一座百年老字号药铺——杏和堂。它的招牌高悬,门匾上龙飞凤舞地写着杏和堂三个大字。这个名字的背后,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清末民初,徽州大地上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一位名叫汪杏生的药师,心怀济世救人之志,不顾战乱艰险,四处奔波为百姓治病。汪杏生医术高明,为人正直,深受乡亲们的爱戴。但由于战乱,他的药铺屡遭劫掠,难以维系。
后来,汪杏生结识了一位名唤吕和山的富商。吕和山仰慕汪杏生的医德,拿出自己的积蓄,资助汪杏生重建药铺。为了表达对吕和山的感激之情,汪杏生将自己的药铺命名为杏和堂,取自两人姓氏,寓意杏林济世,和气生财。
杏和堂开业后,生意兴隆,汪杏生精湛的医术和吕和山的经商头脑,让杏和堂成为远近闻名的药铺。杏和堂不仅出售各种药材,还提供免费施诊,为贫困百姓治病。
时光流转,百年风雨,杏和堂始终坚持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宗旨。如今,杏和堂早已走出昔日的徽州古城,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多家分店,成为中药行业里的知名品牌。
杏和堂的名字,不仅传承了汪杏生和吕和山的善心和义举,更寄托着人们对健康、和谐的美好祈愿。每当我们走进杏和堂,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百年传承下来的医者仁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