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的种类

如题所述

制动的种类主要分为四种:行车制动、驻车制动、发动机制动和辅助制动。

1. 行车制动,俗称“脚刹”。它是汽车在正常行驶时的制动方式,主要是通过将刹车踏板的机械力转换为液压力,然后液压力传到制动器上并产生制动力矩,从而使车轮减速。行车制动器由制动踏板、推杆、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和制动鼓等组成。在行车过程中,一般采用行车制动(脚刹),便于在前进的过程中减速停车,不仅使汽车保持不动,若行车制动失灵时才采用驻车制动。当车停稳后,就要使用驻车制动(手刹),防止车辆前滑和后溜。

2. 驻车制动,又俗称“手刹”,又分为机械式手刹和电子手刹。它的作用是在停车时给汽车一个阻力,使汽车不溜车。驻车制动的作用力主要是使汽车停放时不至于溜滑,所以又称为“停车制动”。它的制动力矩比行车制动小得多,仅仅是在坡路停车不溜车就可以了。

3. 发动机制动,是指抬起油门踏板,但不踏下离合器,利用发动机的压缩行程产生的压缩阻力,内摩擦力和进排气阻力对驱动轮形成制动作用。也就是“拖档走”挂着档不给油,发动机对车没有牵引力。相反由于车轮转动带动了传动系,怠速下的发动机对车产生反作用的阻力,档位越高发动机对车的作用越小,反之越大。

4. 辅助制动,在汽车不是自动挡的情况下,在低速行驶时(一般为10km/h以下)的制动和上述三种制动方式结合使用。具体方法是,挂入倒挡,松油门,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来降低车速。这种制动方式严重磨损发动机和变速器,所以只适合在刹车失灵,或制动轮上沾有油污、摩擦系数大大降低等紧急情况下使用。

这四种制动方式在汽车行驶中各有其重要作用,驾驶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