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瓦龙到梅里雪山的路况到底有多糟?

如题所述

这些年丙察察路段察瓦龙处又新晋一个网红打卡点——甲应村,海拔3720米,当地人叫甲兴村,号称梅里雪山最后的秘境,是小清新们眼中的“一封遗世情书”。

从察瓦龙进入,沿左贡方向行驶约十公里,在一挂满经幡的丁字路口右转,就是去甲应村的土路。翻越海拔最高4600米的崩功腊卡垭口,然后在羊肠九曲50多公里的烂路上行驶两三个多小时,就进入只有4户藏族人家的小村庄甲应村。

去甲应村途经的第一个垭口: 朵尼拉垭口,这里是个三岔路口,向左前方直行是通向左贡县,向右是通向甲应村的上山道。



这种路虽然是非铺装路面,但并不是多么难走,就是路窄了一些,有些拐弯很急需要提前做好预判,四个字:集中精力,如果再加四个字就是:减速慢行。如果在这里发生车祸,那就是“空难”了。第二次来甲应村,我在拍完落日后,夜间行车下到察瓦龙入住的,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


正在施工修路的挖掘机

甲应村 2016年11月份才通车,以前不通公路时候,需翻越两座高海拔大山,冬天需过积雪、碎石悬崖坡,危险系数较高,所以到此一游的人甚少。 村里无电、无信号,通讯基本靠喊。除了卖牦牛以及购买一些生活用品走出大山,基本与世隔绝。现在生活用电已经接通,但还是没有信号。

甲应村

听当地人说甲应村马上就要搞 旅游 开发了,盘山路正在拓展路基。随着路况的好转,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甲应村。目前还算比较原始。我知道的有三家客栈,条件一般。甲应村目前没有信号,如需要打电话可以到离村子八公里左右的一个山坡。村民以种植青稞、土豆、放牧、采药为生,以前还可以进山打猎贴补家用,现在刀枪入库,弹弓 是最先进的武器了。

进甲应村最好是四驱车,当然也有奥迪A4旅行车进去过,据说连当地的藏民都感到吃惊。没有烂车,只有烂人。

山间有朵雨做的云,那是来自怒江的蒸腾的水气。


停下车, 看着眼前云雾升腾的雪山,听着流水催动转经筒吱呀吱呀的响声,支起户外桌椅,拿出从老家带来的鸡罐头,辣椒酱,老白干,还有从德勤县农贸市场买的牦牛肉、土豆、萝卜 ,准备做两个菜犒劳一次风尘仆仆、饥肠辘辘的自己,当然还有烈酒 一壶,足慰风尘。

在飞来寺观景台一家摄影为主题的客栈,老板和我说,德钦市场上的牦牛肉很多是从青海运过来的犏牛(牦牛与普通牛杂交的后代称犏牛)冒充牦牛肉。外地人看不出来,我也不知道买的是犏牛肉还是牦牛肉,是肉就行,反正吃起来味道不错。

这是一条有故事的狗子,面朝雪山痴痴发呆,若有所思。是否在想当年它追过的那些小母狗。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大笑]

在停车安顿好后,看时间还早,就拿起相机出去拍照,等兴尽而归发现这两头牛把我高压锅里的土豆、洋葱几乎席卷一空,晚餐被它俩截胡了!我临走时还特意把高压锅扣上锅盖,又转了一圈,它们怎么打开的?成精了!看着这两头牛一脸无辜的样子,又可恨又可笑,我捡起一根木棍佯装要打,它俩扭头就跑,可不一会又折回来,可怜巴巴的看着地上的硕果仅存的一个大洋葱,送佛送到西天,我也不吃了,把地上的洋葱扔到它俩面前,一头牛上去就啃,但洋葱太大,无法下口,洋葱滴溜溜地在牛嘴边转圈,就是吃不下去,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就剩下了这个洋葱,我上前捡起洋葱,用菜刀剖成两瓣扔过去,它俩一口就横到嘴里,还抬头看了我一眼,不用谢,我心里嘀咕着。

从甲应村可以看到梅里雪山西坡,日暮时分,卡瓦格博在夕阳的照射下披上了一层金纱,云海涌动,此刻皓月当空,夕阳欲坠,日月同辉,蔚为壮观。

“月照千峰为一人 , 人间颜色如尘土“。

梅里雪山西坡,从飞来寺看到的是东坡 。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甲应村。几年前我们一行三人第一次来到甲应村。在一片靠近溪流的沙棘林中扎营安寨。可惜当时做饭的视频、照片因硬盘损坏而丢失。



露营地旁的溪流,属雪山融水,流水湍急,水清且冽,可惜河中无鱼,我们提前从大理买的渔网也无用武之地了。

甲应村卡瓦格博雪山下有一个冰湖,徒步来回约9公里,湖水浑浊不堪,也激不起我的兴趣来。


冰湖

看到村子里还有新房子在建,村民说,建新房政府有补助,明年开始政府要给修路了,看着形势,三五年后,这里会是下一个雨崩,已是在劫难逃了。

我不反对发展 旅游 业,相反还大力支持。发展 旅游 业可以增加当地人的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这是富民强国的善举。但是,资本的圈地收费野蛮生长,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同时游客的大量涌入带来的环保问题却视而不见,高原生态极其脆弱,国内徒步线路上留下了大量难以降解的垃圾,对生态的破坏短期看不出来,长此以往,祸害横生。就连珠峰也未能幸免, 珠峰高山环保大队在珠峰大本营及以上区域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登山垃圾清理行动,共清理各类登山垃圾8.4吨。成了名副其实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场。 还是那句话,只留下脚印,带走照片,不留垃圾。环保与发展,不是二选一的的单项选择。

第二天早餐后无所事事,我信步走到一户藏族人家,木板围成的院子一角还有一个塑料大棚。吱呀一声我推门而入,见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主人正在做早饭,听到有人说话,屋子里跑出来两个男孩,其中一个还光着屁股,我从口袋拿出手机准备拍照,那个小男孩倏地跑回屋里,再也不肯出来。与男主人寒暄几句后一起走进大棚。高原阳光的照射下棚里温暖如春,地里长着油汪汪碧绿的蔬菜,其间偶有黄、白杂花盛开,心情为之大悦。我看了一下地里有蒜苗、小白菜等青菜,就问男主人蒜苗多少钱,他说四块钱,我说不贵,话音未落,他不紧不慢地说,一根!我去!!!


不是每座山都可以攀登,不是每条河都可以渡过。
 与新西兰人 埃德蒙·希拉里 首次登上珠峰的夏尔巴人 旦增 曾经说过,人类永远征服不了山,即便你爬上山来,也犹如婴儿爬上母亲的肩头。


在去甲应村途中会遇到大片的枯木,不知道是遭到了天谴还是人祸。无言矗立,如铁铸铜浇。


2019年.5月.甲应村

甲应村随处可见粗大的沙棘树,虬枝盘旋,拿云攫石。林中腐烂、枯败的树干俯拾皆是。晚上我们拾了一些枯枝,在满天繁星下,点起了篝火,我们三人围坐在篝火旁,喝着酒,抽着烟,肆无忌惮说起那些我们喜欢的姑娘、电影、歌曲,那些共同的记忆是我们最好的下酒菜。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北岛)。

青春少年是样样红,只是太匆匆,流金岁月人去楼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两袖一挥,清风明月;仰天一笑,快意平生;

布履一双,山河踏遍;心有明珠,山河明媚。

沙棘被称为“维生素C之王”,沙棘可以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可以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沙棘也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内地好多地方都推出来沙棘饮料。可在这儿,养在深闺人未识。任其自生自灭,也算是暴殄天物了。
  不过现在通往甲应村的道路正在施工中,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在内地的市场中见到她。

趴在地上,用手机拍了一个不知名的植物。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普照大地,人们生起牛粪火,炊烟袅袅升起,勤劳的主妇开始制作全家人的饮食用茶。她们将茶砖与酥油混合制作成酥油茶,或将鲜奶掺入煮好的茶中变成奶茶。一家人喝着酥油茶或奶茶,配上糌粑、牛羊肉等食品,开启了新的一天。

人间四月芳菲尽,但在这深山幽谷里,不知名的花儿依然吐露着芬芳。

很喜欢的一句老话;当你盯着电脑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当你愁眉发呆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当你挤地铁时,西藏的云鹰直入云端;
 当你无所事事时,尼泊尔的背包客已端起酒杯围在火堆旁;
 这个世界,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到的人。

这里是拍梅里西坡的最佳位置,而不是山下的甲应村。这也是我两次甲应村之行的心得。这里视野开阔,超过180度的雪山环绕身旁,层峦叠嶂,壁立千仞,有些场景的磅礴之势,相机是远远不能够记录的。山间还可以经常看到壮观的云雾,“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站在垭口回望梅里西坡诸峰,夕阳努力的从云层缝隙照亮了山尖,给皑皑雪山镀上了一层油润的金色。

虽然这些年来看了许多次日照金山,但每一次相逢,依然毫无抵抗力。这一抹亮丽的金色,世间最美,让我沉醉,让我义无反顾地多次朝觐,流连驻足,欲罢不能。

奇怪的是,我每次看到日照金山,心中就不由自主想到此刻的众神们,在山巅金碧辉煌的宫殿里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举行一场盛大的PARTY。这是众神的黄昏,云端上的狂欢。

从察瓦龙出发大约4-5个小时,行驶100公里就到了目若村,目若村是 丙察察公路上的重要驿站。第一次走丙察察我们到目若村时已是晚上九点多了,考虑到还要翻越几座大山,安全原因,我们就住在村里的客栈里,条件非常简陋。

从目若村出发,就开始了翻山之旅。

丙察察线在丙中洛到察瓦龙这段路海拔不高,海拔高的是察瓦龙到察隅路上的三个垭口,分别为4636米的雄珠拉垭口, 4498米的昌拉垭口,4706米对益秀拉垭口。 去益秀拉垭口的途中,到处是颜色丰富的山体,应该是含有丰富矿物质的原因吧


五月份的垭口,雪墙依然耸立。






然乌学村

  翻过三个垭口,路况就开始变好。然乌学村是西藏察隅县古玉乡行政村。距然乌湖约80公里。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地方,她如同小家碧玉般侧身于丙察察一隅,如不留意很容易擦肩而过。秋季碧绿的青稞映着色彩斑斓的彩林,房舍俨然,溪流淙淙。

不足的地方就是食宿不方便,我开车在村里转了几圈也没有找到客栈。只好在车里将就一晚。离然乌学村不远的罗马村到处都是野生桃树林。每当春天到来,这里就会花开如锦,芳香满谷,娇艳的桃花、绿色的麦田、金黄的油菜花和圣洁的雪山共同交织成一幅独特的画卷,犹如世外桃源,吸引着无数游人赏花踏青。

古玉乡的桃花花期跟雅鲁藏布大峡谷沿岸桑巴村、麦朗村、索松村的桃花花期大致相同,每年的四月中旬。 察隅罗马 村的桃花花期与 波密 桃花沟、 林芝 嘎纳桃花村花期大致相同,在每年的三月下旬到四月初。

把车停在一藏民家门口较为宽阔的地面上。热情的女主人看到后说她家里有开水,让我拿保温瓶装满。

她家跟其他藏族人的民居一样,房子是两层起脊的。地下一层放着生产工具,牛饲料,二楼住人。沿着咯吱咯吱的木楼梯进门,昏暗的灯光下,家里两位老人正在念经。巨大的火炉上蹲着一把黑乎乎的水壶,呲呲冒着白气,家里两个孩子,男孩约有十岁左右,小女孩七八岁,两个孩子怯生生的打量着我,我回到车上给孩子拿了些火腿、方便面。女主人还要留我吃饭,我谢绝了。

上察隅镇阿扎村隐藏着我国海拔最低的海洋性冰川——阿扎冰川,这里有世界上罕见的森林冰川景观。冰川融水滋养了它脚下的土地,阿扎村附近雪线以下的山坡上,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高山灌木,郁郁葱葱,绵延不尽。

在察隅县还有一处近几年热门景点——水磨岩,水磨岩是水流对岩石长期冲刷形成的地质奇观, 察隅 水磨岩距离 察隅 县城13公里,离 察隅 边境检查站仅50米,是然乌及察瓦龙乡到达 察隅 的必经之地。水磨岩目前尚未开发,没有门票,峡高谷深,没有任何防护设施。

至此,丙察察路段结束。

未完待续、、、(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