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著名的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故事?

如题所述

1、切苹果

儿子骄傲地告诉父亲:他在切开苹果时发现苹果里有一个五角星。疑惑不解的父亲想,他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苹果里的五角星?当儿子把自己切开的苹果拿给父亲看时,父亲惊叹:真没想到还能把苹果横着切。

切苹果一般总是以果柄为切入点竖着落刀,一分为二。如果把它横着放在桌上,然后拦腰切断,就会发现苹果里会有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这让人不免感叹,吃了这么多年苹果,我们却从来没发现过苹果里竟然有五角星图案。而仅仅换一种切法,就发现了鲜为人知的秘密。

2、可口可乐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为迎合新一代年轻人的需求,抛开日益逼近的百事可乐,占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决定改变原有配方。新配方的可口可乐上市了,但是可口可乐公司收到了几万份可口可乐老顾客的抗议信件、不计其数的抗议电话,他们强烈抗议可口可乐改变原有配方、原有文化。

此举严重伤害了他们对可口可乐的信赖,使他们万分痛心,强烈要求换回原来的配方。在休斯敦、亚特兰大,消费者甚至举行了示威游行……几个月后,可口可乐迫于市场和公众的压力,不得不撤回全部新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新配方以失败落下帷幕。从那以后,可口可乐口味再也不曾有大改变。3个月后,公司又推出了老配方的可乐,并通过大量推广活动及时挽救了这场危机。到1986年底,新可乐从市场上消失。

3、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在练字。

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4、伊辛巴耶娃

伊辛巴耶娃的体育之路开端于母亲娜塔莉亚,年轻时的娜塔莉亚曾是毕业于大学体育系的业余篮球运动员,女儿们出生后,娜塔莉亚便认为她们应该成为运动员,伊辛巴耶娃6岁时就和小一岁的妹妹伊涅萨一起在家玩妈妈组织的体育游戏。

稍大些,伊辛巴耶娃和伊涅萨相继练起了体操,可中学之后,小小的体操场已难容伊辛巴耶娃日益高大的身躯,她只好改练了撑杆跳。这一练就练出了如今的撑杆跳女皇。

5、蒲松龄落第不落志

蒲松龄和同时期的中国读书人一样,渴望通过科举改变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惜,命运并不青睐这个勤奋刻苦的读书人,让他连续四次在科举考试中落榜,白白耗费了十几年的光阴。在多次落榜后,蒲松龄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前途。

最终,他放弃了考取功名的念头,决定另辟蹊径,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之道。

有了这个信念之后,蒲松龄便开始了另一种生活:茶水换故事。他花钱置办了一些桌椅,在自家门口支起一个茶摊,每天供过路人喝茶解渴。然而,他的原则是:如果喝茶人能讲出一些自己没有听过的故事,那么喝的茶不收钱。

每天路过的人络绎不绝,蒲松龄就笑吟吟地听他们讲述奇闻逸事。然后,他记录下听到的故事,晚上回家便将这些整理成文字。历经20年,他终于写了闻名中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