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如题所述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从狭义上理解,校园文化就是指校园艺术教育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艺术和审美教育,组织各类艺术社团,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从广义上理解,校园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办学活动中形成的、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其内容主要是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校风学风,同时包括校园德育管理和文化艺术活动。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应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道德情感、传统精神、校风学风等内容,它们体现了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和学校独有的人文精神。它具有以下功能:第一,育人导向功能。我国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应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引导广大的师生员工去追求真、善、美,促使师生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现代意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健康、向上、乐观、纯美的人生情趣和人生态度,促进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第二,渗透和熏陶功能。校园文化是校园主体精神的展现,表现为校园内师生员工对理想和自我完善的追求,并时刻在影响着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应该说,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校风和学风,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对人们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受到感染和熏陶,促进师生员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增强及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群体意识。第三,管理和规范功能。校园文化集聚着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及制度文化,对师生员工的行为具有广泛的约束力。一方面,它通过既定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物质载体和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氛围及其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辐射作用,使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强烈地感受到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第四,传承、融合、创新文化的功能。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研究文化是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融合文化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体现,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正是这种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使校园文化既吸收了社会主流文化的精髓,又直接为社会创造和更新了文化的内容,成为了推动社会文化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内核”和杠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甚至决定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水平。
  
  二、正确认识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是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它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和渗透,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专业精神与传统作风,形成为该环境中人们共同的理念追求、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并不断作用于全校师生员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而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育人氛围,重在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和教育,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指导着学生们健康发展。无论学生愿意与否,只要长期置身其中,肯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导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高校校园文化要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这样,校园文化建设就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内容,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主体精神,开发人的智能,同时,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提高人的觉悟;校园文化建设要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要用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影响人,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
  3.校园文化也给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新的启示
校园文化以其开放性、适应性的特点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上最新的思潮与时尚都会被敏感校园文化所吸纳。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自我封闭,必须密切关注社会文化的“热点”和学生思想的“兴奋点”,更新观念,改进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及时引领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突出校园文化主旋律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体现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高校要立足于营造良好的校园小气候,大力宣传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弘扬传统美德,表彰好人好事。根据大学生在不同时期思想认识上的困惑和特点,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功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与生活情趣,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热爱集体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大学校园内形成一种抵制歪风、弘扬正气,鄙视陋习、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
  2.加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高校是知识密集型单位,大学校园中的“科技热”是符合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学生参加校内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校园的科技活动,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素质和新的人才标准的要求,顺应了培养大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的要求,顺应了学校和广大教师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探索新渠道、建立新平台的要求。
  3.强化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必须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当前,伴随着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一些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渗透到校园这块净土中。所以,必须克服教师中普遍存在的“教书”和“育人”相脱离的弊端,在充分体现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必须采取措施“使高校教师既成为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发展方向的航标,又成为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层次的专家”。
  4.注重“两手抓”,改善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存在着一个“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问题,不但要有软件赋予校园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要有硬件设施来提供必要的条件,以满足师生对校园文化的新需求,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更好地促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5.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及个性培养上是起导向作用的。校园文化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和发展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校园文化中起导向、灵魂作用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又影响、改造和创新着校园文化。因此,我们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实现校园文化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