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啊如何改正不正确的学习习惯

如题所述

一、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完成学习任务并学会学习的基础,会让人终身受益,因此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通过调查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的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找到相应策略,以便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长期实践和观察,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步有了预习的习惯,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能向家长或老师询问。能在老师的提醒下做好课前准备。绝大多数学生能专心听讲。读书写字姿势正确。做作业时比较专心,能够自觉爱护本簿,保持本面的整洁。
  不足之处:
  (1)个别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轻易被周边的事物所吸引,做作业时不够专心,需要有老师的督促才能完成任务,自习课上学会自觉学习的学生还在多数,个别学生爱干扰他人的学习,自我约束力较差。学习效率不高。
  (2)欠缺认真倾听的习惯。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别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
  (3)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欠缺。
  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一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会把文章读完,但不会带着问题思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只是期待其他同学回答,自己甘愿做听客,似乎与自己无关,长期以来以形成“等”的习惯,没有养成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
  2、当前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的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迁就,导致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放纵等消极的性格特点,以至慢慢发展为不良的习惯,如学习不努力、不肯吃苦、懒惰、作业不完成、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等。家庭结构的变异或家长
  自身的恶习,如父母离异、有盗窃或赌博等行为,会使孩子受到腐蚀,导致行为习惯不良。
  二、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从小抓起,潜移默化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否则就是麻烦的,因为就像“建筑师要想建造一座建筑物,他就需要选择一块开阔的地段。假如地面上已经有了房屋,他便必须把它拆掉,方才能去建造一所新房屋”一样。夸美纽斯的这段话提示我们,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越早越好,因为如不乘其“心理上还很清新”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让其自发地形成不良习惯,要想改正过来,就十分艰难费事了。比如,小学生写字姿势一旦形成了弯腰驼背的习惯,家庭作业一旦形成了马虎了了事的习惯,即使花费几倍精力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纠正,有些人甚至会保持终生。所以,当然,在强调尽早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同时,还需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以发展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对1-3年级的学生,应以培养他们专心听讲、写字姿势正确的良好习惯为重点;到4-6年级,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上课前先预习,作业整齐、规范、细心、迅速等要求,以使他们在小学毕业前养成“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作业,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加强教育,启发自觉
  尽管有些习惯是由于无意重复所养成的,但人的大多数良好习惯都是有意识养成的。而要使小学生能有意识养成一种良好学习习惯,首先必须通过教育使小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养成此种学习习惯,从而激发他们产生养成此种良好习惯的欲望;其次必须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即有信心、决心和恒心。例如,要养成每天早起跑步锻炼和早读的习惯,那就要有坚持精神:不但每天都要早起,不能赖床,且不管严寒酷暑,刮风下雨,都要自觉坚持,不可寻借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换言之,要使学生自觉做到“我要干”,而非“要我干”。
  (三)坚持从小事做起。
  诸葛亮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一恒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以逐步帮助小学生全面地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例如: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要求:预读习惯、查读习惯、划读习惯、摘读习惯、询读习惯、注读习惯、比读习惯、议读习惯。在培养小学生这八个习惯过程中,只能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有的放失地逐步地培养,最终由小积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反复强化巩固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怎样才能使强化有效果呢?首先,要步调一致:各课教师间要一致,班与班之间要一致,教师与家长要一致。否则,就容易发生“内耗”。以“先复习后作业”习惯为例,如果教师在学校里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严格训练,而家长却听之任之,甚至因为家庭中某些特殊情况而允许孩子“例外”,则孩子不仅不但形成先复习后作业的良好习惯,甚至还有可能形成“不复习,乱作业”的恶习。其次,要持久要求。持久就是不断强化,持久才能使小学生逐步适应,最终才能养成习惯。在培养习惯问题上,决不能也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发生。为了做到持久要求,可要求小学生订一些制度,并严格地检查监促他们执行。
  (五)相互学习,相辅相成
  除了学习习惯外,对小学生来说,要养成的良好习惯颇多,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但在上述诸多习惯中,最重要的是生活习惯,因为小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为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马大哈”的话,那么,要培养他形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就比较困难。因此,为要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决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而要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结合起来进行。
  (六)与恶习作斗争
  为要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教育他们自觉地与自己已经养成的某些不良习惯作斗争,并用新的良好习惯代替它,这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一要启发学生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性,促使小学生下决心改掉老毛病;二要帮助学生解决行动中的具体困难,落实具体措施;三要不断提醒督促检查,并善于运用批评和表扬武器;四要要求小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搞“下不为例”。关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的很好:“每一回破例,就像让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要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