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特点

如题所述

你这个问题太宽泛,我就回答现代诗歌的特点吧:
现代新诗,是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语序倒置。诗人为了强化某种情感,或由于叶韵、节奏和换行的需要,往往要调整语序。如杜运燮《秋》:“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这里的“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就是“那阵雨喧闹的夏季过去了”的倒置。这样写,突出了夏季过去的时间意识。再如,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这里的“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就是“如何让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遇见我”的倒置,诗句突出了“如何让你遇见我”的迫切心情。明乎此,在解读诗歌的时候,要善于将倒置的诗句还原,以便于把握诗歌的内容。同样,台湾诗人纪弦的《你的名字》中第一节“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两句,将“每夜每夜”置于“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之后,强调了“轻轻地呼唤”之意。
第二,成分省略。日常表达中,句子的成分不能随意地省略,必备的成分必须交代清楚。而在诗歌中,为了使表达更凝练,更简约,使诗句更硬朗、更坚实,往往省略一些成分,让读者去体味,去填补诗句的空白。如,舒婷的《神女峰》(第二节):“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里,诗人将“神女峰”这一陈述对象省略。其意为,诗人对神女峰“人间天上,代代相传”的“美丽的梦”(神话传说),却留给了神女“美丽的忧伤”,进行了历史反思:“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诗人揭掉了“神”的面纱,将“神”还原为大写的“人”!和诗的结尾“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相呼应,凸现了呼唤人性复归的主题。再如,唐祈《老妓女》:“无端的笑,无端的痛哭/生命在生活前匍伏,残酷的买卖,/竟分成两种饥渴的世界。”“无端的笑,无端的痛哭”分别省略了“嫖客”和“妓女”,二者对比,寓意自明。
第三,词性转变。诗歌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而临时改变词性,是很常见的现象。如闻一多《口供》:“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句中的“坚贞”本是形容词,在这里转变成了名词。余光中的《碧潭》写道:“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句中的“玻璃”“舴艋”本为名词,在这里,余先生用作动词,其用语新奇,意蕴丰厚。红旗插上 谢谢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29
第一,语序倒置。诗人为了强化某种情感,或由于叶韵、节奏和换行的需要,往往要调整语序。如杜运燮《秋》:“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这里的“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就是“那阵雨喧闹的夏季过去了”的倒置。这样写,突出了夏季过去的时间意识。再如,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这里的“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就是“如何让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遇见我”的倒置,诗句突出了“如何让你遇见我”的迫切心情。明乎此,在解读诗歌的时候,要善于将倒置的诗句还原,以便于把握诗歌的内容。同样,台湾诗人纪弦的《你的名字》中第一节“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两句,将“每夜每夜”置于“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之后,强调了“轻轻地呼唤”之意。
第二,成分省略。日常表达中,句子的成分不能随意地省略,必备的成分必须交代清楚。而在诗歌中,为了使表达更凝练,更简约,使诗句更硬朗、更坚实,往往省略一些成分,让读者去体味,去填补诗句的空白。如,舒婷的《神女峰》(第二节):“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里,诗人将“神女峰”这一陈述对象省略。其意为,诗人对神女峰“人间天上,代代相传”的“美丽的梦”(神话传说),却留给了神女“美丽的忧伤”,进行了历史反思:“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诗人揭掉了“神”的面纱,将“神”还原为大写的“人”!和诗的结尾“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相呼应,凸现了呼唤人性复归的主题。再如,唐祈《老妓女》:“无端的笑,无端的痛哭/生命在生活前匍伏,残酷的买卖,/竟分成两种饥渴的世界。”“无端的笑,无端的痛哭”分别省略了“嫖客”和“妓女”,二者对比,寓意自明。
第三,词性转变。诗歌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而临时改变词性,是很常见的现象。如闻一多《口供》:“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句中的“坚贞”本是形容词,在这里转变成了名词。余光中的《碧潭》写道:“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句中的“玻璃”“舴艋”本为名词,在这里,余先生用作动词,其用语新奇,意蕴丰厚。红旗插上 谢谢

参考资料:心射线

第2个回答  2010-11-28
诗歌的内在特点是抒发感情。不管是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

无不是为了抒情。抒情是诗歌的生命、灵魂,没有抒情,就没有诗歌。因

此,阅读、鉴赏诗歌时,首先要弄清诗人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歌咏的是

什么样的物,叙述的是什么样的事,刻画的是什么样的人,进而看看借此

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

诗歌的外在特点是讲求韵律。特别是古典诗歌讲求合辙押韵、对仗,为此有时要倒置语序,“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的

倒装,只有把它变成顺装,才能准确理解。阅读时还要读出声来,诗歌的

韵律美只有读出声来才能更好到体会出来,即使在考试答题时,最好也要在心里读出声来。

诗歌的构成要素是意象。它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创作过程中

相互撞击、相互融合的结晶,是诗人通过想象及拟人、状物、象征、夸张、

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将意与象融合所创造出来的单一的或片断的、可感可

触的具象。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是作家为了传达某种朦胧模糊、隐曲微妙、

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思意绪而创造出来的艺术符号。因此,阅读、鉴赏诗

歌时就应该从意象的角度入手,充分了解意象的种种内涵和审美意味,这是真正读懂一篇作品的关键。

首先要仔细品味意象本身蕴涵的丰富独特的情感信息。如“白日”当然是太阳,但又不仅仅是“太阳”,作为意象,“白日”有一种灿烂辉煌、光芒万丈的气象。其次要充分了解意象所凝聚的文化内涵。特定的意象上积淀着相应的文化内涵。如“长亭”“折柳”“故人”“孤帆”等常见意象,

往往和离愁别恨有关,成为表达相思离别的现成符号。看到这些意象,就应该马上想到相应的思想感情。第三,要从意象的组合中感悟言外之意。

“从星星的弹孔中/流出血红的黎明”,“星星”“弹孔”“血”“黎明”这几个词经过诗人的组合,已不同于通常的物象了,它们的叠加产生全新的艺术效果。阅读时,要善于从意象组合的整体中理解其“增殖意”。例如辛笛的《风景》: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

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

夏天的土地绿得旧褪凄惨

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

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风景!

1948年夏

在沪杭道上

诗人看到的车窗外“比邻而居的茅屋和田野间的坟”,这一景象是十分写实的,在四十年代的农村随处可见,但此处突出地将茅屋和坟这两个意象同时组合在一个画面中,并用连词“和”来联接,诗的蕴意也就从写实上升为哲理的思考:生与死的距离近得出奇,中国人竟是如此浑浑噩噩地了结一生。

诗歌的语言形象、生动。除此外,还有精练、跳跃的特点,这与其他文体更是不同。“语不接而意接”,读者可通过联想、想象能理解的内容往往都略去了,阅读时自然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补出来。
第3个回答  2010-11-17
根据作品体裁特点进行阅读和鉴赏,是我们常用的基本的方法。但是,目前的语文报刊上的高考诗歌阅读和鉴赏解题指导文章,大都注重所谓解题技巧的指导,总是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尤其是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能力的目的。我认为,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抓住诗歌的特点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达到教学和考试的根本目的,这样还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内在特点是抒发感情。不管是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

无不是为了抒情。抒情是诗歌的生命、灵魂,没有抒情,就没有诗歌。因

此,阅读、鉴赏诗歌时,首先要弄清诗人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歌咏的是

什么样的物,叙述的是什么样的事,刻画的是什么样的人,进而看看借此

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

诗歌的外在特点是讲求韵律。特别是古典诗歌讲求合辙押韵、对仗,为此有时要倒置语序,“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的

倒装,只有把它变成顺装,才能准确理解。阅读时还要读出声来,诗歌的

韵律美只有读出声来才能更好到体会出来,即使在考试答题时,最好也要在心里读出声来。

诗歌的构成要素是意象。它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创作过程中

相互撞击、相互融合的结晶,是诗人通过想象及拟人、状物、象征、夸张、

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将意与象融合所创造出来的单一的或片断的、可感可

触的具象。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是作家为了传达某种朦胧模糊、隐曲微妙、

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思意绪而创造出来的艺术符号。因此,阅读、鉴赏诗

歌时就应该从意象的角度入手,充分了解意象的种种内涵和审美意味,这是真正读懂一篇作品的关键。

首先要仔细品味意象本身蕴涵的丰富独特的情感信息。如“白日”当然是太阳,但又不仅仅是“太阳”,作为意象,“白日”有一种灿烂辉煌、光芒万丈的气象。其次要充分了解意象所凝聚的文化内涵。特定的意象上积淀着相应的文化内涵。如“长亭”“折柳”“故人”“孤帆”等常见意象,

往往和离愁别恨有关,成为表达相思离别的现成符号。看到这些意象,就应该马上想到相应的思想感情。第三,要从意象的组合中感悟言外之意。

“从星星的弹孔中/流出血红的黎明”,“星星”“弹孔”“血”“黎明”这几个词经过诗人的组合,已不同于通常的物象了,它们的叠加产生全新的艺术效果。阅读时,要善于从意象组合的整体中理解其“增殖意”。例如辛笛的《风景》: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

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

夏天的土地绿得旧褪凄惨

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

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风景!

1948年夏

在沪杭道上

诗人看到的车窗外“比邻而居的茅屋和田野间的坟”,这一景象是十分写实的,在四十年代的农村随处可见,但此处突出地将茅屋和坟这两个意象同时组合在一个画面中,并用连词“和”来联接,诗的蕴意也就从写实上升为哲理的思考:生与死的距离近得出奇,中国人竟是如此浑浑噩噩地了结一生。

诗歌的语言形象、生动。除此外,还有精练、跳跃的特点,这与其他文体更是不同。“语不接而意接”,读者可通过联想、想象能理解的内容往往都略去了,阅读时自然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补出来。例如李白的《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孩提时代,只写了两个小孩一起玩耍的情景(给人印象极深,乃至“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成了成语),其他则一概略去。接着一下子跳到了“为君妇”的阶段,以细腻的笔触写初婚时的情景,和夫妇间婚后发展起来的爱恋。接着又一下子跳到了丈夫远行经商后对他的思念之情。这是重点写的。诗人巧妙地将一些生活片断连缀成完整的艺术整体。由此可见诗歌“语不接而意接”的特点。

用我的吧~
第4个回答  2010-11-28
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等.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和音乐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