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纯金属的制备手段主要包括化学提纯和物理提纯,其中化学提纯如精馏(特别是金属氯化物的精馏及氢还原)、升华和溶剂萃取,物理提纯如区熔提纯是常用的方法。以区熔提纯为例,其效果往往优于单一方法,尤其是在提纯后的金属纯度提升上。
化学提纯虽能将金属提纯,但容易受到容器和药剂杂质的影响,纯度受限。通常先用化学方法将金属纯化到一定程度,再借助物理提纯如区熔提纯,以实现更高纯度。以半导体材料锗和超纯金属铝为例,锗的区熔提纯效果显著,其纯度通过电阻率表征,电阻率达到30-50欧姆·厘米时,纯度已达到8-9,能满足电子器件需求。然而,对于探测器级的超纯锗,还需进一步特殊处理,除去部分分配系数接近1或大于1的杂质,如磷、砷等。
铝的提纯过程则不同,通过三层电解法制得的精铝纯度为99.99%,区熔提纯只能提升至5的高纯度。但在有机物电解液中电解,可以提纯到99.9995%,除去不利分配系数的杂质,经过数次区熔提纯,可达接近7的纯度。这种超纯铝因其低温下的高导电性,适合用于低温电磁设备。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所需的金属,如镓、铟等,可通过氯化物精馏、氢还原、电解精炼、区熔和拉晶提纯等方法,达到0.1-1ppm的总金属杂质含量。银、金等其他金属也可达到相近的高纯度水平。
任何金属都不能达到绝对纯。“超纯”具有相对的含义,是指技术上达到的标准。由于技术的发展,也常使“超纯”的标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