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一天定为24小时,而不是23小时或25小时?

如题所述

1. 一天被定为24小时,是因为这个时间单位是基于地球每天平均公转的角度,即太阳日。这个角度约为59分钟。
2.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不是完美的圆形,而是椭圆形。因此,地球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快,一天的公转角度大于59分钟;在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一天的公转角度小于59分钟。
3. 在中国历史上,从宋代开始,一天被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又细分为“初”和“正”两部分。这样的划分与现今的时间制度相似,小时的称呼也因此而来。
4. 大约在五百年前,西洋人华耳发明了机械时钟,并在1656年通过加入钟摆使时钟变得准确。这些时钟在钟面上标示出了24小时,后来这个时间单位被称为“平均太阳日”。
5. 地球的自转周期并不完全等于24小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25天,因此在地球自转一圈的同时,它在公转轨道上也大约走了1度。这意味着一天的实际时间略少于24小时,因此23小时或25小时都不是准确的一天长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