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意识,潜意识,理性,感性,性格;大脑,心,灵魂等的相互关系十分迷惑,求指点。

比如“认识自己”,动作的发出者是自己,动作的接受者还是自己,有些不解。
“管理自己的情绪”,“意识服从于潜意识”,“理性管理感性”,“跟着感觉走”等。

对于“区分意识和潜意识”之类更是困惑,区分的发出者是谁喃?

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和应用适用于生活的哪些层面喃?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用到这么多吗?

说的有些颠三倒四的。
谢谢了。

通俗讲
对于我们人这个个体来说
意识是我们头脑中能认识和识别的可以解释并且清晰的知道的一切信息
它是一种心理状态

潜意识是包括两种
1.你记忆中不愿去回忆再现的,压抑的意识潜藏起来的意识
2.你自己都不知道的意识

理性与感性是相对的

理性重客观事实具体的历史的客观实在
感性重情感共鸣

人要理性但也需感性
只有理性没有感性,不免不近人情,给人冷漠
只有感性没有理性,不免意气用事,给人浮躁

性格,气质,个性,人格易混淆
性格带上了社会道德标准,有好坏
气质没有好坏,与生俱来
人格包括气质,性格
个性有时叫人格

大脑,心,灵魂
脑包括脑干,大脑,小脑

我们口头说的大脑一般指脑

大脑和心都是器官

灵魂是描述符号

人类的所处环境不同
对灵魂的解释不同

有人认为灵魂由脑生
有人认为灵魂有心生
认识自己,动作的发出者并不一定是自己
即使是自己也不矛盾,这是一种自我暗示,自我对话

她决定要认识自己、我决定要认识自己

“管理自己的情绪 ” 意思是说你要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 释放自己的情绪 该笑时候就笑 该哭就哭 该伤心时别故作开心 不该伤心场合别乱伤心,即使伤心也不要让别人知道

“意识服从于潜意识”一件事你想怎么想就怎么想,比如你潜意识里很讨厌一个人,那么你意识到的是这个人如何讨厌如何不好……
“理性管理感性”看了一个电影若你很想大哭一场大骂男一号,但你理性告诉你这是公众场合,哭了多尴尬啊,再说这是电影,于是你就不会当众骂
“跟着感觉走”
做一件事你心情很顺,那么你就一直会做下去
如果不顺,那么你就会挺下来

个人理解
若有误
见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19
就潜意识和意识谈谈。潜意识是人在思维趋于停止,形象地说就如滚滚前进的波涛瞬间或者经过一番环境的过滤后,转而为缓缓流过的清泉。人实现瞬间的自我,没有思想的冲动,没有渴望外界的欲望,回归自我,本我的一个状态。潜意识往往可以诠释一个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又决定了一个人的语言,行为,情感,思想等有形的意识特征的内在和外在整体集合。一般都是后天形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潜意识决定意识的原因所在。有意哲学者建议先澄清概念,理清思路;建构系统;把握规律,实际应用。
第2个回答  2010-10-20
了解了也没用
第3个回答  2010-10-19
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