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戒子>>中的复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1)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
乃:于是,就。复:再,又。

2)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
复:再,又。

3)孟子不复一渲矣
复:再

=====================
原文: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①,诵②,其母方③织。孟子辍然④中止,乃复进⑤。其母知其渲⑥也,呼而问之:“何为⑦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⑧。”其母引⑨刀裂⑩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一渲矣。

注释
①少时:小时候
②诵:背诵,背书。
③方织:正在织布。方,正。
④辍(chuò)然终止:突然终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
⑤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乃:于是,就。复:再,又。
⑥渲:遗忘,忘记。
⑦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⑧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
⑨引:拿来,拿起。
⑩裂:割断。
自是之后:从此之后
之:指代孟子 (本文中“其”指孟子)
戒 :惩罚

译文:
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织布。孟子(受其影响)突然停止,过了一会儿接着再背诵下去。(发现这种情况)孟母知道他是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要在中间停顿?”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母拿起刀割断了织布,用这来告诫孟子。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18
1)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
乃:于是,就。复:再,又。

2)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
复:再,又。

3)孟子不复一渲矣
复:再

有三处哦,跟我们学的一样,呵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