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仁的生平事迹

如题所述

  生平事迹:
  陈明仁(1903—1974)号子良。1903年4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北部山区洪源乡洪源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国民党起义将领、解放军上将。陈明仁作为长子,7岁就读于家乡私塾,10岁进新式学堂,考入高小读了一年后休学,在家自修。13岁时结婚,妻子长他一岁。少时受岳飞、文天祥、于谦的事迹影响,立志长大成人后爱国爱民,有所作为。五四运动时,他撰文演讲,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受到民主思想的启蒙。1920年,在父亲和妻子的支持下,到湖南省会长沙,考入湖南私立兑泽中学(今长沙市第六中学),毕业后回乡担任小学教员,开拓了眼界,滋长了爱国强兵的心志。他和同学谈论反袁护国的主将蔡锷和泸州纳溪之战的英雄朱德团长,确立了报国志向。
  1924年春奔赴广州,后来考入广州市军政部讲武学校。不久,1924年9月,孙中山决定将讲武学校合并于黄埔军校。陈明仁得到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的帮助,于11月19日转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六队学习。毕业后,任军校教导第2团2营5连少尉排长,参加过广东革命政府讨伐陈炯明的第1、2次东征。后任国民党陆军第10师56团团长,陆军第80师少将副师长、中将师长,陆军第2师中将参谋长,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2] ,国民党军政部中将处长,陆军预备师中将师长,陆军第71军中将师长、副军长,东北第5绥靖区中将司令、第7兵团中将司令,华中“剿总”中将副总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
  1925年1月,他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军校教导二团第五营见习排长,接连参加了第一、二次东征等重大战役,征讨过威胁广东国民政府的粤军陈炯明、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等反动武装。在东莞一役,他患病在身,副营长张际春准备了担架要把他送回后方,他坚决不肯。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勇夺制高点,以一排人缴获对方一营人的枪,立了大功。
  由于作战勇敢,深得蒋介石的赏识。不到一年,他由少尉排长、中尉连长晋升为中校营长。1927年又晋升为黄埔上校队长。1928年任国民党第10师28旅56团上校团长。1930年因战功逐渐升至任28旅少将旅长。1932年至1933年任第80师中将师长、第2师中将参谋长、在福建、江西对闽赣工农红军作战。1933年6月至1934年9月,他被调到庐山军官训练团参加第一期和第三期的军事训练,并担任第一大队副大队长兼中队长,后又调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国民党军政部中将处长。
  1925年10月,在第二次东征攻打惠州战役中,刘尧宸团被蒋介石指定为主攻团进行强攻。攻城部队伤亡惨重,刘尧宸团长不幸阵亡。受命攻城之后,陈明仁置生死于度外,继续带病冲锋在前,担任敢死队长。他腰缠数枚手榴弹,手持驳壳枪,冒着炮火爬云梯攻上易守难攻的惠州城墙,将国民党旗帜插上城楼。惠州战役获胜后,蒋介石、周恩来、何应钦和苏联顾问鲍罗廷出席庆功仪式,蒋介石命令全体官兵向陈明仁致敬,嘉奖他的战功,并宣布晋升他为营长。
  当时,蒋介石和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等人都在阵地指挥所,蒋介石从望远镜中看到陈明仁冲上去,就问:“举旗登城的带头人是谁?”参谋人员说:“那是陈明仁。”战斗结束,蒋介石召集部队官兵讲话,点名陈明仁出列,又命令号兵一齐吹号,向陈明仁致敬!这样表扬一个人,在蒋介石的军事生涯中,是很少见的。自此,陈明仁青云直上,由中尉排长到中校营长,后来又升任黄埔军校上校大队长、团长、旅长……在后来的战争中,陈明仁的表现更为突出,成为国民党军队中一员骁将。
  1931年,陈明仁率部在河北巨鹿与石友三部主力作战,大败石友三部,被升为第80师副师长兼第238旅旅长。
  1933年9月,升任第80师中将师长。
  1935年,到陆军大学第13期学习。
  1936年2月7日授少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陈明仁任陆军第2预备师中将师长,71军副军长、军长等职,率部抗日。随后移驻湖南,先担任长沙地区的警备、后兼任芷江警备司令,湘潭、株洲警备司令,衡阳、衡山、耒阳警备司令。
  1939年秋,移驻湖北松滋、枝江。次年春,开赴广西参加桂南会战。
  1941年,他率预备二师驰援广西,与第5军军长杜聿明所率领的第200师进攻昆仑关。在战斗中,陈明仁采用“打黑不打白”的作战方法,白天派少数官兵潜行侦察敌情,一俟夜幕降临即出动攻击,陈明仁指挥的预2师,先后夺回了三二四高地和九塘、五塘、四塘、高峰岩等要地,歼敌2000余人。1941年冬,陈明仁改任第71军副军长。
  1943年冬,日军渡过怒江,开始进攻滇西。陈明仁以副军长名义指挥71军,主攻龙陵,经过大小几十次激烈战斗,龙陵守敌2000敌人大部被歼。战后,陈明仁接任第71军军长。
  1944年夏,陈明仁率部越过怒江,进攻云南龙陵县日军,在松山要塞与日军展开一场恶战,全歼守敌。接着指挥部队从攀枝花、惠通桥渡过怒江,沿滇缅公路正面主攻龙陵。陈明仁组织各师敢死队,采取轮番攻击的部署,使日军疲于应战,经过8天的进攻,日军大部被歼,百余人被俘。陈明仁升任71军军长。同年11月3日,远征军收复龙陵。随后,为配合湘西会战,陈明仁奉命率部挺进广西,攻击盘踞在柳州、桂林之敌。71军所向披靡,先克柳州,再克桂林,大获全胜。这时,日寇已成强弩之末,71军在陈明仁的率领下,乘胜追敌,挺进湖南。
  1945年1月,随即又挥师南进,指挥该军一部参加滇西缅北反击,攻克畹町附近的回龙山。战斗打响后,陈明仁亲自督战,以三分之一的兵力佯攻三台山,主力则部署在回龙山下,准备实攻。敌军在陈明仁的诱惑下,果然上当。日军集结主力,向三台山转移。这时,陈明仁命令部队向回龙山进攻,并设伏拦截驰援回龙山的日军,歼守敌八百多人,取得了回龙山反击战的胜利。随后,协助友军攻克了中缅边界重镇畹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了无条件投降。日军投降后,陈明仁部被调往无锡,担任南京、上海的卫戍任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明仁率部参加内战。1946年调往东北,兼任东北第五绥靖区中将司令。这年夏天,他率部在四平坚守顽抗,战后,升任第7兵团中将司令官。不久,被蒋介石以“纵兵抢粮”罪将其撤职。挂了一个总统府参军的虚职,赋闲南京。
  1947年1月,第71军奉命开往东北进攻解放军,多次被解放军击败。6月,该部退守四平,抵抗解放军的围攻,30日,解放军主动撤围;陈明仁以少数兵力坚守四平,巷战19昼夜,被蒋介石擢升为第7兵团司令官。
  1947年11月19日晋升中将军衔。
  1948年,白崇禧利用陈明仁和陈诚的矛盾,保举陈明仁为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武汉警备司令,旋又兼任第29军军长。不久,新恢复的71军与29军合编为第一兵团,陈明仁任第一兵团司令长官、湖南省政府代理主席。
  1949年2月,陈明仁率部回湖南,兼任长沙警备司令。6月,人民解放军进军湖南,解放了平江、醴陵等十余县,包围长沙。陈明仁代理湖南省主席、湖南省绥靖总司令兼省保安司令。
  1949年8月与程潜率部在长沙起义,陈明仁所部7万余人整编为两个军6个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任兵团司令官,并兼湖南省政府临时主席。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嘉勉。9月应邀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后,先后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21兵团司令员,第55军军长,湖南省临时政府主席,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后来率部进军湘西、广西剿匪。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是第1、2、3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1、2、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1届全国委员会代表及第3、4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9年9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见到他时曾说:你还认识我吗?打惠州的时候,我还向你举枪致过敬哩。
  1950年2月初,陈明仁率兵团司令部从浏阳移驻醴陵,12月中旬,奉中南军区命令,率部进驻桂南,担负小瑶山及周围的四十八弄、同正、隆安、百色等地的剿匪任务,经过5个月的战争,共歼灭土匪3万多人。
  1952年1月,21兵团司令部改组为水利工程部队司令部,10月,陈明仁改任第55军军长。不久,他率部开赴广东湛江,担负守卫祖国南大门的光荣任务。
  1955年陈明仁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

  曾先后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当选为第一届、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四届常务委员会委员,首届、二届湖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会常务委员,第一届、二届、三届湖南省人大代表。
  陈明仁是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1968年陈明仁因病离职休养。
  1974年5月21日,陈明仁因患癌症与世长辞,终年71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09
  陈明仁将军
  中文名称: 陈明仁
  又名: 陈子良
  生卒年: 1903-1974
  省: 湖南
  生平简介
  生平文件
  生平文件
  无
  陈明仁(1903-1974),号子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一

  陈明仁,1903年4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陈家岭的一个富户人家。1922年中学毕业,后回家乡小学教书。1924年春,辗转广州,入陆军讲武学校第四队学习,后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

  1922年2月组建教导团,陈明仁被分到第二团第二营第三连任见习排长。参加了第一次东征,因作战勇敢,被升为少尉排长。

  1925年7月,第二次东征时,陈明仁调任第一军第二师四团三连中尉排长。同年9月在东莞战斗中,指挥全排抢占制高点,乘敌不备缴了陈炯明一个营的枪,被升为三连连长。随后,率部攻打惠州城,陈明仁首先登上城头与敌展开肉搏,后继部队一拥而上,攻克惠州。战役结束后的第三天,在庆功会上,蒋介石亲发口令,吹三番号向陈明仁致敬,还带头呼口号:“向陈明仁看齐!”命令到会全体官兵举枪向陈明仁致敬,并当场宣布提升陈明仁为营长。此后,陈明仁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先入军校进修,后升任团长。

  1931年,陈明仁任第三独立旅旅长,奉命率部对石友山进行合力夹击。陈明仁以一个旅击溃石友山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讨石战役后,陈明仁被蒋介石提为八十八师副师长兼二三八旅旅长。

  1933年,陈明仁升为八十八师师长,归“东路剿匪总司令”蒋鼎文指挥,对陈铭枢、李济深等在福建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作战,并在七里坪、新集等地“进剿”红军。

  1934年夏,陈明仁所属的二三八旅在沙县被红军击溃后,八十八师移驻龙岩。陈明仁被蒋介石电令到庐山,被留在军官训练团学习,编在第一大队任大队副兼中队长。在庐山学习几个月后到庐山任二师师长,不久又调任国民党军委会参议的闲职。1935年入陆军大学第十三期学习,学期3年。

  二

  1938年春,陈明仁被任命为预备二师师长。在湖北咸宁接任后,即奉令率部参加抗击日军的九江作战。陈明仁师对日军猛打硬拼,受到蒋介石的青睐。1940年陈明仁率师参加了广西昆仑关的对日作战。1941升为预二师中将师长。接着率部开往云南,驻守昆明附近。1942年,陈明仁任远征军第十七集团军七十一军副军长,指挥所部进驻云南保山,建立江防阵地,与日军隔江对峙。

  1944年夏,陈明仁率部越过怒江,进攻龙陵日军,在松山要塞与日军展开一场恶战,全歼守敌。接着指挥部队从攀枝花、惠通桥渡过怒江,沿滇缅公路正面主攻龙陵。陈明仁组织各师敢死队,采取轮番攻击的部署,使日军疲于应战,经过8天的进攻,日军大部被歼,百余人被俘。陈明仁升任七十一军军长。随即又挥师南进,指挥该军一部参加滇西缅北反击,攻克畹町附近的回龙山。战斗打响后,陈明仁亲自督战,命令一部火力猛轰日军主阵地,一部火力指向日军后方和三台山,断其机动增援。陈明仁的有效指挥,使战斗顺利发展。

  三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发动了大规模内战。1946年春,陈明仁率七十一军到东北参加内战。同年4月15日由永吉向四平进发,行军途中,八十七师在金家屯以北大洼地区被解放军歼灭一个团,后续部队又被斩成数断,全师溃散,师长黄炎落荒而逃。

  1947年6月中旬,四平被解放军围攻。陈明仁调兵遣将,拼死抵抗。不久,军部的核心阵地被解放军突破,活捉了陈明仁的胞弟陈明信,5天时间占领了四平铁路以西地区,到6月24日,解放军已攻占四平的五分之三。此时,解放军主动撤出战斗,指挥出现了失误。蒋介石急调五十三军增援,使陈明仁守住了四平。

  四平之战后,陈明仁被蒋介石提升为兵团司令官,并颁发青天白日勋章。 后刘翰东等告发“陈明仁纵兵抢粮”,由陈诚请求蒋介石查办。蒋介石将陈明仁撤职,但未查办,后调往总统府任中将参军的闲职。

  作者: haoyuliu 2006-3-25 03:22 回复此发言

  --------------------------------------------------------------------------------

  2 陈明仁将军

  陈明仁在闲居南京期间,七十一军高级将领致信陈明仁不能再为蒋介石、陈诚卖命。在四平被俘的胞弟陈明信从东北释放回到南京,向他转告了李立三的寄语,叙说了优待俘虏的事实。一些好友也鼓励他抓一点实力做“资本”,以图东山再起,另谋生路。这一切对陈明仁触动很大。1948年10月的一天,陈明仁在一次秘密集会上表示了不跟蒋介石走下去的愿望。

  1948年10月,陈明仁应白崇禧屈驾恭请赴武汉就职。陈明仁到武汉后,既有华中“剿总”副司令的头衔,又有武汉警备司令部兼二十九军军长的实职。不久,国民党恢复七十一军,成立第一兵团,陈明仁为兵团司令官。在武汉,陈明仁口里喊“要战到最后一人”,暗中则与程潜默契,倾向和平(程潜:长沙绥靖主任兼湖南主席,深明大义,决心投向中共,并与中共湖南地下党有联系)。1949年初,程潜派人找白崇禧要求将陈明仁移驻湖南就地整训,充实力量,得到白崇禧欣然同意。2月18日,陈明仁以第一兵团司令官身份率二十九军、七十一军到湖南编训,兵团司令部设在长沙。

  陈明仁到长沙后,与程潜来往非常密切。为避嫌疑,先指定人员联系,后来,程潜要陈明仁兼任长沙警备司令。陈明仁在回武汉请示白崇禧,得到同意后,即回长沙接管长沙警备司令部。随后,经过中共地下党的一系列工作,程潜和陈明仁共同表示了与共产党合作,走和平道路的意愿。

  1949年6月,程潜写了要求和平起义的备忘录,请中共湖南省工委送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毛泽东7月4日给程潜复电:“先生决心取反蒋反桂及和平解决湖南问题的方针,极为佩慰。”

  1949年8月3日下午,陈明仁约集汪士楷等人在麻园岭住地共商草拟宣告起义电文稿。8月4日,由程潜、陈明仁领衔发出起义通电。宣布率领全湘军民,正式脱离广州政府,加入中共领导之人民民主政权,与人民军队为伍。

  当晚8时,程潜致电毛泽东、朱德等:“潜等业经8月4日电宣布正式脱离广州政府,即日成立湖南人民政府临时军政委员会,由陈潜、唐生智、陈明仁、仇鳌、唐伯球任委员,并推定程为主任委员的同时,由临时军政委员会推定陈明仁任湖南省政府临时主席,并决定由第一兵团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推定陈明仁兼司令官。”

  8月5日,毛泽东、朱德复电同意。随后,陈明仁又兼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和长沙市军官会副主任。8月5日下午,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第一三八师举行入城式,10万余人夹道欢迎,欢呼湖南和平解放。

  9月3日,毛泽东电邀陈明仁到北京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陈明仁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受到毛泽东等接见。

  四

  1949年11月,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陈明仁任兵团司令员。从此,陈明仁以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身份,踏上新的征途。

  1950年2月,二十一兵团由浏阳移驻醴陵,全军集中整训。同年12月,陈明仁率部开赴广西参加剿匪。经过5个月战斗,歼匪3万余人,胜利完成了任务。

  1952年1月,第二十一兵团改组为水利工程队司令部,领导荆江分洪工程建设。同年10月,在完成以上两项任务后与其他一部分部队合并为五十五军,陈明仁任军长。随后,陈明仁率部从桂林开赴湛江,担负守卫祖国南大门的任务。

  陈明仁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政协委员,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文化大革命”中,陈明仁受到冲击。

  1972年至1974年,陈明仁患癌症住院,周恩来亲自过问陈明仁的治疗方案,关怀备至。

  1974年5月21日,陈明仁与世长辞,终年71岁。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90084083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