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仓库火灾危险性有哪些

如题所述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不安全因素。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在生产、生活中,为了利用能量,让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在生产过程中流动、转换和做功,就必须采取屏蔽措施约束、限制能量,即必须控制危险源。约束、限制能量的屏蔽应该能够可靠地控制能量,防止能量意外地释放。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绝对可靠的屏蔽措施并不存在。在许多因素的复杂作用下,约束、限制能量的屏蔽措施可能失效,甚至可能被破坏而发生事故。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它包括人、物两个主要方面的问题。

主要把第二类危险源作为控制火灾事故发生的主体。

1、人的因素

事故主要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的,首先分析由于人的因素,可能引起的火灾。人的因素主要从管理不到位和工人的违章操作两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1.1 管理不到位

(1)管理者的安全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缺少专业的安全知识。工人的行为是否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安全管理不严格,势必造成工人的安全意识淡薄。而由物的因素所引起的事故,也是人的因素所决定的,其与管理者在安全方面管理是否严格,专业知识是否充分有着直接联系。

(2)管理者对工人的安全培训不够重视。工人未经培训就上岗,当遇火时,人员惊慌失措,缺少应急的办法。

(3)安全检查的措施和制度尚待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缺少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演练。

(4)安全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存在“只重视生产,不重视安全”的现象。

(5)我国70%以上的棉纺织企业仍在使用70年以前的老厂房,耐火等级较低,火灾燃烧施救难度较大。

(6)强迫员工超负荷工作,不考虑人体的承受能力,超过人体的生理极限,造成安全意识下降,引起火灾。

1.2 工人的违章操作

(1)安全检查不到位。安全检查不定期,岗前岗后火灾危险因素查找不到位,不全面,忽视很多安全死角。对于存在的安全危险,心存侥幸心理。

(2)工人忽视卫生检查,不及时清理尘埃、毛絮,造成静电起火。

(3)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本身具有操作说明书,工人不按照操作说明中的要求操作设备,造成设备短路等事故,引起火灾。

(4)工人擅自动火。如:工人随便吸烟,可能因为烟头或者火星使机器运转时引燃花毛、棉絮。

2、物方面的因素

这里的物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的机械的不安全状态、棉絮以及燃料助剂的影响。棉纺中主要用到的机械设备为: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浆纱机、络筒机、验布机、梳棉机、粗纱机、精梳机、细纱机等。

2.1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根据棉纺织工序的机械设备多且流程繁杂,工作系统较为庞大等特点,以下列出可能因此出现的火灾危险因素:

(1)电器设备高热起火:如设备连续运转,回转机件轴承缺乏润滑,产生高热,引起附着在机件上的飞花着火;设备高负荷运转通风不良,容易出现电火花、电弧、危险温度等。

(2)硬物打击,引起火花起火: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由于硬件松动、滑脱、变形等原因,引起与机械的撞击,容易产生电火花,引起棉花着火。

(3)厂区布局不合理。多数棉纺织企业存在此种问题,机器过多,摆放密集,通道狭窄,容易造成花毛、尘埃堆积,引起静电起火。而机器过于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造成小范围内温度骤然升高。

(4)设备、设施失修失灵,造成设备在非正常条件下使用。如:倍捻机器失灵、染色罐起重机钢丝线脱落断丝等,使飞出物打击正在工作的机器设备,摩擦出火花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厂房顶部防雷防电设施不全,有缺陷。在雷雨天气下,容易由雷电袭击造成漏电、短路等事故,引燃棉毛,引起火灾。

2.2棉絮的影响

(1)存在大量的易燃可燃物质:纺织原料主要是化学纤维物质和棉、麻纤维,这些都是可燃易燃物质。棉纤维细小蓬松,与空气接触面大,燃点低,遇到小能量的火花,就能引起燃烧,其燃烧速度比木材快16~25倍;麻纤维呈束装状态,其燃烧速度比棉花快;纺织原料燃烧可以产生大量的浓烟,并伴随有毒有害气体排出。

(2)生产中摩擦发热起火:抓棉机内回花使用量过大,原料、回花中含有回丝、布条、绳头等,回条未按要求扯散直接放入抓棉机内回用,都会造成打手、罗拉等机轴缠绕,摩擦发热起火。

2.3燃料助剂的影响

燃料、助剂仓库潮湿。燃料均为可燃物,还有一些油脂。保险粉的主要成分为连二亚硫酸钠,受潮则分解发热,易引起燃烧。温度达到75℃以上即剧烈分解,放出大量的热量。如果仓库环境不合适,可以引起火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