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始“断舍离?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7

这是托德老师陪你的第58天

许多人都有这种感受,就是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找东西和收拾东西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不是没想过“断舍离”,可要么是因为自己太忙而放弃,要么是因为不知从何下手,还有一句大家都知道的借口:“万一以后用得上呢?”

其实,大部分你放了大半年没用的东西或没穿过的衣服,以后还真用不上。现在心理学家就教你几招,帮你开始“断舍离”。

首先,从垃圾开始收拾。如果真的无从下手,心理学家建议你先清理那些真正无用的东西,比如过期药品、废旧发票、快递盒子。清理无用的东西最没有心理负担。

其次,学会在短时间内做决定,比如5分钟之内决定一个小物件的去留。没必要在一件东西有用还是没用上纠结几个小时,因为5分钟做决定效率更高。

最后,“断舍离”之后心怀愧疚怎么办?答案是告诉自己,“东西送给别人用总比放在家里积灰强”,或者想“舍弃部分物品,有助于更好地掌控生活”。

如果家里屯了过多的东西干扰了你的生活,那就开始断舍离吧。舍掉不需要的物品,才能让自己简单、高效地生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25
  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坚定断舍离,“断舍离”不是简单的整理术,它是一种教人放下心中执念的理念,一种生活态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哲学。
  你是不是总是等脏衣服堆满篮子之后才放进洗衣机?
你是不是总是等垃圾袋塞满才想封口丢掉?
你是不是总是等××满了之后……才要……
我把这种情况叫作“满箱思维”。
  尤其,大多数东西都带有一种叫“执念”的黏着剂,这种“执念心”深深扎根于自我体验和思维观念中。
  比如,衣柜里多余的一件衣服是我们要处理的一件杂物,但是这件物品也许是重要的人送给自己的,也许是自己用仅有的钱买回来的,它的身上多多少少都会附带着主人的小故事。
  不同的“故事色彩”也代表着与主人的不同关联度。可以说,东西是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是“具象化的形态”和“抽象化的情感”的结合体。
  枫女士在离婚的7年后,一人独居,家里的杂物却摆得放不下了。另外,枫女士有一个秘密——她没有告诉家人朋友她离婚了。
对她出身的传统保守家庭来说,离婚无疑是个大忌。娘家人甚至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结了婚,就不能再跨入娘家的门槛。
这种价值观的家庭里培养出来的枫女士一心认为“所有人都不会同意她离婚”。所以,她也没有主动开口。这个秘密堵在心口7年,这7年间她从未有过什么痛快和释然。
但是,当她遇见“断舍离”后,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家里的杂物真是惊人地多,其中占大头的要数前夫的家具。这些家具里面塞满了自己不需要的杂物,像一个大仓库一样晾在那里。
枫女士为什么没有处理掉前夫的家具呢?
  那是因为枫女士觉得离婚是件丢人的事情,心里的某个地方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离婚的事实,所以就把这些家具当作不存在似的,随意扔在了一处。
注意到这一点后,枫女士行动起来了,把前夫所有的家具都“断舍离”,扔得干干净净,终于她迎来了7年不见的痛快心情,甚至鼓起勇气把离婚的事情告诉了家人和朋友。
终于,7年之后,枫女士开始真正享受单身生活了。
  “断舍离”反复强调的就是减少物量——溺“物”之人的求生之道。
  而丢掉对物品的执着,不仅周身的环境变得清爽,连内心也会从压力中解放,这便是“断舍离”的目的。
  在中国,长久以来总将“节俭”当作一项美德来看待——把物品囤积着,总有一天会用上,因此只要考虑将“还能用”的东西丢弃,心中的罪恶感便油然而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第四十八章
  我将老子的思想重新翻译之后,就是:
“有舍,便有得。”
  观念上的断舍离
1. 认识现状
  当我们决心进行断舍离时,最先应该做的是什么?
答案就是把衣柜、壁橱、抽屉等所有的收纳容器的盖子打开,让平时看不见的东西全部展现在眼前。
  人本身有一种倾向——总是看不见不想看见的东西。比如说“不想看见堆在柜子里的东西”“不想看见电视机后的灰尘”等。
2. 停止自我否定
  “waiting(等待时间)”,这段时间心里总有个声音在嘀咕:“唉,还堆着脏衣服呢……”越来越多的负担逐渐累积起来,变成了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介意_不开心_烦恼
3. 描绘家的具体构想
  实际上,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
  杂物上的断舍离
1. 拿出杂物,俯瞰
2. 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3. 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4. 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5. 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
  收拾杂物的铁则就是“分散收纳”,每次做一点,每次做一点,每次都会顺利地做完,另一个优点就是别人愿意帮把手。因为家务活被切割成分散的“小块”,相对来说做起来不困难,麻烦别人搭把手也很容易。
我把它叫作“碎片小请求”。
  比如做饭中途用完的酱油可以拜托别人“回家时顺路买回来”,这种“碎片小请求”也是夫妇之间的交流内容。
  总之,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在“入口”取舍物品的行动。
“舍”=舍去多余的东西,在“出口”清理堵塞的行动。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即通过反复实践“断”“舍”的步骤来实现通畅的新陈代谢的状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8-23
我也是一样,之前买了很多没用的东西,尤其是少女心泛滥的时候抓的布娃娃,买的各种各样的收纳,恨不得每支笔都有一个独立的收纳格,后来看到日本有一个工作,是专门给别人收拾屋子的,除了收拾以外,还会帮你丢掉没用的衣服或者东西,但是这是别人帮你做断舍离的事情,其实自己并没有改变什么,后来对这方面蛮感兴趣的,就去查相关的资料,听了卢熤翎大师讲的断舍离,断舍离是由外而内的不断审视自己,通过清理,舍弃不需要的东西,去思考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由内而外的实践断舍离,清空杂念,享受简单却充实的生活。
第4个回答  2020-11-02
断舍离的顺序:1衣柜2壁橱3厨房4餐具柜5冰箱6书架7厕所8玄关9客厅10餐厅11再利用的物品
相似回答